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直播,這是螢幕上的造富運動。舞蹈、帶貨、遊戲、美妝……無數人通過直播躋身財富榜,打賞和變現的金額越來越夸張,明星主播和觀眾也越來越多。

直播,這是田地里的希望運動。不用傳統的育秧移栽方法種植水稻,而是將浸種催芽處理的稻種用無人機直接播到田里,因此被稱為「直播」。和手機上的帶貨直播相比,這是一個大多年輕人不願意乾的行業,缺少關注,利潤微薄。和有不少一夜暴富神話案例的行業比起來,需要腳踏實體的農業「直播」顯得很不性感。

但如果手機上的直播和農田里的直播結合起來了呢?

100 天直播前,我先下地看了水稻

把兩個「直播」結合,這是智慧農業科技公司極飛的嘗試,讓自己的用戶能夠在手機螢幕上看看智慧農業產品下地實操的情況。而在水稻直播開始前,我先和極飛科技一起去廣東肇慶的四會看了看稻田的准備情況。

提到智慧農業,大家可能都不會想到南方的土地。大部分人聽到這個詞想到的是新疆大片的棉花地,東北廣闊的黑土地。而講求精耕細作的南方,地塊分布不均,種植區域分散,大農場遠比平原地區少得多,規模也沒有那麼大,這都是客觀事實。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四會的水稻田

真正到了四會的田間,就切身體驗到了南方種植條件的不同了。如果說新疆收棉花現場像是萬人搖滾演唱會的話,四會的水稻田更像是一個更小的 Live 現場。在我們到達的水稻田里,有一塊田旁邊還留有墳丘和較新的墓碑。

承包了 100 畝水稻田的經營者陳火森是一個「新農人」,他在當地已屬規模較大的經營者。但他承包的土地仍不是連成一片的,而是分散在了村落不同的地方。

當時水稻正在做播種的准備工作,勤勞的小小拖拉機不再在蘇伊士運河挖土,而是在地里「整地」。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改良版拖拉機整地和人整地效率完全不同

這是水稻種植的第一步,在撒種之前做好翻耕的工作,保證水稻種植的土壤更加松軟,提升水稻的生長效率。智慧農業在這個環節改造的是拖拉機。考慮到推出一個功能強大的新型拖拉機成本過高,售價可能不會被市場接受,農業科技公司都在改造拖拉機。

一個農機自駕儀的主機會被放在拖拉機、插秧機等中大型農機的上方,觀測土地。另一個農機自駕儀的方向盤則取代了傳統拖拉機的方向盤,控制農機的自動轉向,進行輔助駕駛。這不是一個完全自動駕駛的設備,但在設置好參數後,裝有新的農機自駕儀的拖拉機就可以自動在地里翻耕,幾乎不需要人工干預,土地翻耕會更加均勻,翻耕的效率也更高。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這是一個更少被關注的自動駕駛領域,但在農間田地里卻已經得到了切實的落地。

若是把農機自駕儀放在插秧機上,插秧的效率同樣能夠提高。只是在這次的播種環節,現場用的是無人機。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直播中,拖拉機上方的就是農機自駕儀的主機

原有的水稻種植方法之一是育秧移栽,在一塊田里先將稻種栽培至發秧,確保秧苗已經長成,篩去壞苗,再將秧苗移往大田間種植至收獲。這確實是精細活,用這種方式培育的秧苗更能抗病、抗蟲害,但壞處就是成本過高。

陳火森就算了筆帳。如果用傳統的育秧移栽方式,8-10 個人也需要一個星期才能插完 100 畝地的秧苗,每個人勞務費也要 100 元/天。但用無人機將浸種催芽處理的稻種用直升機直接播到田里,給 100 畝地撒種卻能在當天輕松完成。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育秧移栽

作為對比,浸種催芽處理的稻種也具有極高的成活率。

用這種方法播種不僅可以省種子,機器撒種的過程也脫離了「經驗、感覺」的作業方法,保證每一塊地的種子都是均勻分布的。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無人機撒種演示,這種方法,種子會分布更為均勻

之後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智慧農業應用了,用無人機做田間管理,包括施肥、病蟲害防治。在田間管理環節使用無人機,可以避免原有方法可能對秧苗造成的 5% 左右損害。

在這個環節,應用的也是人工智慧技術。極飛「AI 處方圖」會自動識別田間地塊,遇到有雜草、蟲害的地方才噴藥,健康的地塊不做干預。在這個環節,無人機地塊識別已經有了高達 99.96% 的成功率。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無人機知道哪里是邊界

算筆經濟帳,水稻怎麼才能夠賺錢

用上無人機,可以減少農作物的損耗。用上農機自駕儀,可以提升翻耕的效率。這能夠幫新農人們賺更多錢了嗎?

答案是確實能,但這個錢可能沒有那麼多。

如果你記性好,可能還記得去年家里長輩總會勸你存糧,原因是新冠到來可能引發的糧食危機。這還真沒說錯,雖然身在中國的你沒怎麼受到影響。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去年發布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中就明確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到 2020 年底,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況的人數增至 2.65 億,和 2019 年的 1.35 億比起來幾乎翻了一倍。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糧食危機是真實存在的

這也給各國的糧食存量提了個醒,為了國家的糧食儲備,一些產量頗大的基礎農作物種植數還需要提升。具體到水稻種植上,就是廣東省政府給出了極為優惠的鼓勵政策,鼓勵大家多種水稻。

陳火森承包的 100 畝水稻田就不要租金,每畝田還給 500 的補貼。但在如此大的優惠力度之下,對方還是在感嘆種水稻賺錢難。相較之下,他更願意去種瑞美番茄,75 天就能成熟,商業利潤高。

能讓經營者有如此感慨,也完全是因為水稻的價格太「賤」了。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陳火森的番茄地長勢良好

這不是怒罵發泄,而是一個需要客觀面對的事實。江門 365 農業的覃禹君就給我算了一筆經濟帳。

以 100 畝地為例,一畝地較高的產量是 800 斤谷,2020 年最高的谷價是 1.6 元/斤。那麼在 100 畝地經營狀況較好,高位賣出的情況下,經營者可以入帳 12.8 萬元(800✖️1.6✖️100)。但這 12.8 萬不是營收,還需要刨除種植的成本。

在使用一些基礎機械設備輔助的情況下,一畝地的成本在 900-1000 之間。如果按照最低的 900 計算,100 畝地的淨利潤可能在 3.8 萬左右,而這已經是不錯的情況了。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農機自駕儀控制界面

一戶人去種 100 畝地是非常辛苦的,當然他們還很可能做不到,因為忙不過來,也沒有那麼多工人。這種情況下,他可能連 3 萬多塊錢都賺不到。

用了設備之後,第一可能降低了它的種植成本,剛算的 900 塊種植成本,可能現在只需要 700 多塊錢不到,甚至更低,利潤空間也更大。更高的效率也有更多可能性,比如說我們現在一台無人機可以打幾百畝、上千畝地,那現在一個人可以照看 1000 畝地,利潤也可以變成三十幾萬。

在單位生產盈利遇到瓶頸的時候,智慧農業設備的存在可以讓經營者力所能及地擴大種植范圍,讓經營者賺更多的錢。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田中的監測設備,太陽能發電,可評估天氣、土壤等影響因素

殺蟲也很有玄機,今天的新農人不一樣

和我們一起算了這筆經濟帳的覃禹君現在是飛手們的技術指導,專門培養年輕的飛手。

在做飛手前,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就是覃禹君和農業唯一的聯系了。由於有情懷,看好行業發展,覃禹君在 2016 年放棄了自己的面料紡織品銷售生意,開始做飛手。上崗前,他經歷了半個月的培訓,學會怎麼飛,後來他卻發現會飛遠遠不夠。

以前純做飛手,慢慢地做了農業之後才發現只是會飛還不行。慢慢去了解農藥知識、病蟲害知識、作物生長周期這些東西,包括植物的用營養供給知識都需要去深入了解。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原先測量田地還需要用它圍著農田跑一圈,現在無人機就能自己搞定

2017 年,覃禹君的飛防服務面積是 4 萬畝,2020 年,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 26 萬畝。

但在今天,覃禹君更多的工作是在給飛手做技術指導,他現在的目標變為了更多的「育種」。2020 年,他培養了 200 個飛手,他希望這個數字在 2021 年可以翻一番。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覃禹君

在飛手們的教官看來,飛手現在是一種職業,但在未來它可能會是一種技能。

現在的農田經營者習慣請飛手來幫忙做農田管理。東北很多飛手的時間是被搶著預定的,經營者守在農田旁邊,這邊預定的田地工作完,馬上就把無人機運到自家田地旁邊。

但在未來,有一定經營規模的人或許都會自己做飛手。像承包了 100 畝稻田的陳火森雖然本人不是飛手,他 94 年的女兒卻也承擔起了這部分的工作。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 最右是陳火森的女兒,她也是一個飛手

和傳統的農民比起來,今天的新農人顯得酷得多。他們用著更高科技的設備,種著高效率的農田,讓種地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也有了田地旁勝券在握的從容。但比起工具的革新,他們更大的不同或許體現在種植的理念上。

覃禹君在利用無人機在做病蟲害防治的時候,就和傳統的農民不一樣。

覃禹君所代表的新農人們做的工作更多是植物保護,他們的目的是保護農作物,不是把蟲子全部殺死。舉個例子,在 1 萬只蟲子會威脅作物的情況下,新農人會把蟲子控制到 3000-5000 只——一個不威脅作物的數量。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不是說留下幾千隻蟲子對作物更有意義,這更多還是出於生態的考慮。

它不是看有沒有益處。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如果說我們世界上沒有蜜蜂會怎樣?

益蟲它也要吃害蟲,它本身是一個生態的平衡的問題。往常噴農藥毒殺所有的蟲子,相當於把益蟲的食物來源全部殺死了,益蟲它也活不了。這種觀念不一樣,我們也在推動這種觀念。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