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學與藝術》‖密山美協作品展(五)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


密山市美術家協會簡介

        密山市美術家協會成立於2016年6月9日,至今已走過了4年的艱辛歷程。

        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傳部、文聯、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等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廣大美術工作者堅持「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創作精品、培育新人、擴大交流、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先後組織舉辦美術作品大展十餘次,包括網絡展,展出作品兩千餘件。組織會員參加全國、省、市美術展覽活動省級展覽五次,共展出作品50餘件,獲獎作品十五件。

        組織會員開展了多次采風寫生作畫活動,創作了一批高標準、高質量的藝術精品。邀請省市知名藝術家先後到我市進行采風寫生活動,為會員講解美術知識與技巧。使會員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創作熱情得到了提升。據統計,協會成立四年來,共組織會員開展各種類型的學術交流活動二十餘次,參加人數達五百多人次。

        堅持常年開展每周兩次的書畫大課堂活動,培養了一大批美術愛好者。先後發展會員七十多人。其中省美協會員七人,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二十餘人。有多位會員在全國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美術作品達一百餘幅。

【本期美術家】

單秋霞/李鳳琴/許秀梅/李振學/馬振英


單秋霞的作品

中國畫《貴妃醉酒》  作者:單秋霞
國畫《未成曲調先有情》 作者:單秋霞
國畫《青園掇英》  作者:單秋霞
國畫《噥語聲聲道晚情》  作者:單秋霞

【作品賞析 】

        單秋霞的畫,有着中國傳統寫意畫的風骨。
        她的寫意仕女人物,筆墨簡潔而明快,樸素而純雅,或清新,或豪邁;或灑脫,或雋永。她善於取點、線、面的有機穿插、騰挪、跌宕互構關系,注重黑與白、動與靜、形與神的相互對比,強調水墨意味而不脫離表達具像特徵。
        欣賞單秋霞的畫就會被她「寫」的精神感染,她中國傳統寫意人物畫「寫」的能力,以及駕馭筆墨和控制線條的能力很強。無論是寫意人物,還是寫意花鳥,都是隨意「寫」出,古意濃濃、悠閒高雅,折射出極高的審美格調。每幅作品無不透出中國傳統寫意畫的基因特徵
                                            ————馮福君

        單秋霞,1985年牡丹江師范學校畢業,1993年牡丹江教育學院美術專業畢業,密山美協副秘書長,擅長寫意花鳥,畫面恬靜質朴、淡雅清新。多年來一直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培育了無數美術特長生。


李鳳琴的作品

中國畫《早雪》   作者:李鳳琴

中國畫《白鷺》   作者:李鳳琴

中國畫《秋趣》   作者:李鳳琴

【作品賞析 】
       李鳳琴的畫具有鮮明的龍江地域特色,刷新了我對工筆畫的認識。
       可以看出,她對中國繪畫精神心領神會。她在傳承中國傳統國畫的基礎上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畫作既有傳統工筆畫的精髓又有現代本土繪畫的特色。她根據蘆葦、白鷺、葵花、麻雀、冰雪等本土素材,創作的作品呈現出三種特有的冷逸意趣,即有”空間營造上的意趣、 筆墨架構的意趣、 情感追問的意趣。”
        畫家對生活中實體物象的表現,運用的不是摹擬的辦法,而是塑造概括性或類型化的形象來表現物象的意趣。畫面的氣息及組合節奏呈現出爽朗、明快,清新脫俗,精微之中見意象的特質,作品衍發出一種圓滿的精神及靈動的氣韻。
                               ————馮福君

        李鳳琴畢業於黑龍江農墾教育學院,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雞西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密山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曾多次參加省市各級主辦的展覽並獲獎。


許秀梅的作品

國畫《紅葉鸚鵡》  作者:許秀梅

國畫《清氣》  作者:許秀梅

國畫《晨趣》   作者:許秀梅

國畫《連年有餘》  作者:許秀梅

【作品賞析 】
        許秀梅的工筆畫,審美品位另是一番境界,有清純、淡雅,「任是無人亦自香」的幽邃之美,展示出清新動人的生命氣息。
        她以柔而韌的線條、靜而明的色彩、飽滿而空靈的構圖,營造出一個個沁人心脾的藝術境界,慰籍着當下多半躁動不安的靈魂。
        她的畫主體藝術形象突出,視覺層次鮮明,主要形象工整、嚴謹、細膩,環境氣氛渲染得當,藝術語言豐富。她筆下的花鳥有一種溫柔、沉靜、雅致與平和的意境,整個畫面藝術效果給人以通俗、柔中有剛的審美感受。
                                            ————馮福君

        許秀梅,1974年生人,哈師大中文系畢業,從事中學英語、數學教學多年,自幼對美術感興趣。喜歡工筆和寫意。


李振學的作品

中國畫《竹》  作者:李振學
中國畫《北國之冬》  作者:李振學
中國畫《松竹圖》  作者:李振學
中國畫《中國龍》  作者:李振學

【作品賞析 】
        李振學的中國畫厚重大氣,蒼勁有力,不論是氣勢雄渾的山水,還是挺拔俊逸的竹子,都在他筆下以寫意的方式展現,筆墨豪放而意境清新。
        他畫的竹子,對竹枝葉的取捨、概括,用筆自然、一氣呵成,表現竹子的無限生機,濃淡相映、妙趣橫生。《松竹梅》構畫嚴謹,氣勢宏偉、取捨得當,很好地表現了歲寒三友的精神風骨。
        他在取法的過程中注意出新,寄妙理於豪放之中,使豪放的筆墨有充實的內涵。他對筆墨語言的發揮,突出厚重而生辣、質朴而淋漓、奔放而嚴謹的個性,強化節奏和張力,形成了蒼古樸拙、嚴謹宏偉的風格,老辣狂野,酣暢樸拙。                                                 ————馮福君

        李振學,63歲,一直從事美術創作,善長中國寫意山水、花鳥,作品多次參展並獲獎。密山市原果酒廠工作,現居遼寧省營口市鮁魚圈區,創辦美術學校一所,擔任老年大學輔導教師。


馬振英的作品
油畫《風平浪靜》  作者:馬振英
油畫《朝陽花》  作者:馬振英
沙石畫《家鄉月影》  作者:馬振英
沙石畫《湖畔》  作者:馬振英
沙石畫《兩小無猜》  作者:馬振英
中國畫《家園》  作者:馬振英

【作品賞析 】
        馬振英涉獵廣泛,不僅畫油畫、國畫而且還獨創了沙石粘帖畫。她的油畫和國畫多以興凱湖為創作題材,或淡雅悠遠,或濃艷熱烈,亦或水墨淋漓,無不透出對家鄉的熱愛。
        她還以興凱湖幾千年淘淀的自然石沙為材料,探索出了湄沱石沙粘貼畫,她遵循石沙的自然形態和色紋,創造性構思,藝術處理,巧妙粘帖,構成一幅幅結構嚴謹,色彩自然,形態可愛,立體感強,集裝飾、觀賞,收藏為一體的藝術精品。
        她喜歡大自然,熱愛家鄉興凱湖的一草一木,她善於觀察環境景物,喜歡寫生,在大自然中獲取文化資源。她始終認為自己的畫作還不夠成熟,還需努力學習書法,藝術是她一生的熱愛和追求。
                                            ————馮福君

        馬振英,退休美術教師,密山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密山市政協書畫室書畫師,邊防某部藝術指導教師。曾拜師於畫家賈平西和魯迅美院孫恩同教授學習。善長國畫、油畫,首創了沙石粘貼畫,創辦了”興凱湖沙石畫畫苑”,並在密山、牡丹江舉辦了沙石畫展,受到密山電視台、雞西電視台、黑龍江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的采訪報道,作品在《黑龍江日報》、《牡丹江日報》、日本《人民中國》雜誌發表。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中華文學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