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3-1黃泉相見】國王為什麼還希望自己的弟弟早點造反?~~文摘 | 立新說

立新說

【東周列國3-1黃泉相見】國王為什麼還希望自己的弟弟早點造反?~~文摘 | 立新說

誰的實力正在超越你,誰就是你的死敵,必須搶先在他沒有超過你之前干倒他。老二就是老大最大的敵人,在爭帝王之位時,即使是親兄弟也是敵人。理解這個道理有什麼難的?千古亦然,概莫能外!

圖大業者,小不忍則亂大謀。六親不認,皇權方穩。鄭莊公欲擒故縱一再放任母親與弟弟的謀反行為,待天怒人怨之時,一擊必殺,帝座穩而民心歸。鄭莊公看似崇高的「孝悌」之下是陰暗鐵血的帝王心術。古往今來,帝座安穩,近無親人。

【東周列國3-1黃泉相見】國王為什麼還希望自己的弟弟早點造反?~~文摘 | 立新說

《中國歷史「源代碼」》 精選文摘

國王為什麼還希望自己的弟弟早點造反?

林漢達先生寫的東周列國故事的第三個故事,叫黃泉相見。其實我認為這個故事就是中國宮廷版的哈姆雷特的故事。其實故事很簡單,就是鄭國的皇后(王後)叫武姜。她在生老大的時候做了一個噩夢,然後受到驚嚇難產生出了自己的長子,就是後來的鄭莊公。武姜就特別不喜歡這個老大,覺得他是自己的災星和克星。因為難產嚇着了,所以鄭莊公的小名就叫寤生,就做夢生的。她特別喜歡自己的小兒子叫共叔段,最後她就推薦小兒子接班,結果國王沒有答應,國王死後寤生接班成了鄭莊公。這個當媽媽的武姜就天天唆使這個共叔段造反,這時候鄭莊公就不斷地縱容他的弟弟,縱容他的母親搞陰謀詭計,來裝作自己是孝子,自己是一個好的哥哥。各個大臣來勸他,說你看你弟弟現在招兵買馬一定要造反,又封了京城這麼好的一個地方。他說我要盡孝這是我媽媽的意思,我弟弟練兵是為了國家。其實他自己卻在暗中准備,最後直到共叔段造反的時候,他就把他殺掉了,而且立了一個毒誓。把罪證一收集放到他母親那說,你是一個很壞的母親,我們永不相見除非到黃泉。

聽完這個故事對我的啟示是什麼,我在問這幾個人物里面誰是最壞的人。實際上我個人認為,鄭莊公比他媽媽和弟弟還壞,為什麼?如果他真愛他的媽媽真正愛他的弟弟的話,他就應該保護自己的弟弟,能夠防微杜漸。在一開始就不給他弟弟造反的機會,但是事實上他卻在以仁義忠孝這個面目出現去縱容他,所以這就是當老大的玩人的第一個權術。用一句成語來總結叫欲擒故縱,就是我要除掉你那麼我就要先縱容你,讓你把壞事做到天下人都覺得我應該殺你的時候,我再來殺你。這樣的話我就師出有名,所以我在人心上道義上我有一個制高點,同時我又能夠斬草除根把你徹底滅掉。我覺得鄭莊公之所以能當老大,確實是心特別狠陰謀特別的深。這就叫結果和民意雙重的收益都得到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你仔細想想有哪些事情是符合這個故事的欲擒故縱的道理的。這是第一點啟示。

那麼第二點對我很大的震驚是什麼呢?就是政治權力的鬥爭,達到一個最高境界的時候,這個境界叫什麼?六親不認。兄弟之間父子之間為了爭奪這種權利,他們不講任何親情。你也可以說他是鐵面無私,所以從這一點上,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掉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而奪取了皇位。也有野史說,趙光義也是利用探病的機會幹掉了自己的哥哥趙匡胤,所以權力的鬥爭歸根到底它沒有個人感情和親情可言。那麼為什麼權力會有這麼大的誘惑力呢?我覺得因為你掌握了最高的權力,你才能夠把自己的意志和思想強加給別人。從好的方面說你掌握了權利,你就能決定別人的命運,甚至是這個社會的命運這個國家的命運。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這就達到了馬斯洛先生講的,人的生命的最高的境界和意義是什麼,自我實現。所以用過去皇帝的話叫朕即天下。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為什麼會六親不認,那是因為在這樣頂級的生死爭鬥當中,如果你講感情不去幹掉他,那麼最終你自己就會被幹掉。所以這就叫什麼,形勢所迫騎虎難下,而不是感情所能左右的。我不幹掉你,我就會被你幹掉。所以凡是那些在權力鬥爭當中猶豫的人、有小資情調的人,最終一定會被幹掉。比如劉邦和項羽的爭鬥當中,項羽在鴻門宴上就是因為有了這種感情色彩。所以放虎歸山,使劉邦得以逃脫。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立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