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朕就愛南巡,南巡使我媽快樂

清朝特別容易出網紅,尤其是流量網紅帝,比如乾隆。

乾隆 朕就愛南巡,南巡使我媽快樂

按說,身為皇帝,是一份嚴肅認真的職業,就跟 CPU 一樣,必須時刻保持着高速運算能力,絲毫馬虎不得。

這種職業屬性看上去和網紅沒什麼關系,可乾隆偏偏就成了網絡大 IP。

下江南,乾隆的網紅事件

如果按照大仲馬的邏輯,歷史是他掛小說的釘子,那麼清朝就是一堵釘滿了釘子的牆,讓人不往上掛點什麼都有點不好意思。

於是事情就變成了現在這種樣子——皇帝們,尤其是乾隆帝,時不時地會被提上熱搜話題榜單。比如:

這家那家隨便哪家飯店,尤其是主打美味在民間那種風格的,都會提到這位喜歡美味又總是半道上肚子餓的皇帝;

這張那張隨便哪張名人字畫,尤其是宮里流傳有序的,也會提到這位愛評論愛題字各種迷弟表現的皇帝;

這首那首隨便哪首詩,這劇那劇隨便哪部劇 …… 都能和弘歷扯上非一般的關系。帶動民間消費指數哪家強,弘歷每每排在前三強。

弘歷能有這般成績,關鍵是他與著名的網紅事件——六下江南有着深刻聯系。對一般遠離紫禁城的百姓來說,皇帝是神話般的存在,下了江南的皇帝則是主動突破次元牆的真實存在。

一般人們會反復談論皇帝下江南這件事情的排場、耗費、人事、艷史等不一而足,不過真正把下江南這件事情的主要意圖分析明白的書籍卻並不是很多。

身為異族的帝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僅僅是因為排場或者遊玩來做這樣一件興師動眾的事情——其中之深意被掩蓋在浮華流雲之間,讓圍觀群眾心中產生很多疑問。

在浮誇的表面下,釘子牆才是永恆的存在。作為歷史學家,在這面釘子牆上找到隱秘的線索串起過去與未來,才是價值所在。

果真是陪老母親來玩的嗎

乾隆 朕就愛南巡,南巡使我媽快樂

乾隆南巡圖

清宮劇擁躉最熟悉的一個場景,是乾隆南巡期間,早晚都要給皇太後請安。太後若是心情好,一切都好辦,太後若是心情不好,那普天之下就要戰戰兢兢了。

這倒並不是胡亂演繹。乾隆確實是個大孝子。從 1751 年到 1784 年,乾隆先後六次南巡。第一次南巡,乾隆特意把日子選在了老母親六十大壽這年,高高興興帶着她上路了。

為什麼帶着老母親,官方說法是,乾隆志在效仿康熙皇帝。《南巡盛典》記載乾隆的肺腑之言:” 嘗敬讀聖祖實錄,備載前後南巡恭侍皇太後鑾輿,群黎扶老攜幼,夾道歡迎,交頌天家孝德,心甚慕焉。” 康熙是乾隆的偶像,康熙這麼做,於是乾隆也跟着學了。

一舉兩得的是,也討得了老母親的歡心。” 朕巡幸所至,悉奉聖母皇太後游賞。江南名勝甲於天下,誠親掖安輿,眺覽山川之佳秀、民物之豐美,良足以娛暢慈懷。” 文縐縐的兩句話,可以通俗直白地總結為——我愛南巡,南巡使我媽快樂!

事情當然沒那麼簡單。乾隆其實是有意將皇太後塑造成皇家游覽者的形象,目的是為了緩和巡幸所產生的基本緊張關系。

在各省官員來看,皇帝巡幸自然是為了處理重要行政事務,比如視察河工和地方駐軍,另外也應該見見山川草木。說白了,其實就是來玩玩逛逛。

處理行政事務自然是對的,來玩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乾隆一直用力將自己塑造成一位勤勉、鄙視漢族精英頹廢習慣的統治者的公眾形象,所以哪怕是巡幸動機中最輕微尋求享樂的暗示,都會破壞他着力塑造的形象。

可是,如果皇帝完全無視江南漢人精英引以為傲的江南美景,這又會觸動漢族精英的文化敏感和自尊。怎麼辦?這就需要孝順的兒子帶着老母親來遊玩散散心,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事情仍舊沒那麼簡單。在出巡途中,皇太後的作用不僅僅是一位皇家游覽者,也不僅僅是皇帝盡孝的對象。同樣重要的是,她是民族 – 王朝種種規則的堅定實施之人。在遼、金、蒙元的北方政治傳統里,給長輩女性請安,是征詢年長女性政治意見的延伸。

兩位 ” 夏雨荷 “

一位在揚州,一位在蘇州

在大量的民間傳說里,皇帝處處留情,緋聞纏身。他經過江南各地的時候,常常在行宮或是御舟上召妓,尋歡作樂,夜不歸寢。

這些里面,最廣為流傳的,是一個有關銀妃的故事。銀妃是山東青州人,小名叫珠兒,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母親將她交給同鄉黃姓望族撫養。珠兒長大後,成為遠近聞名的大美女。乾隆南巡到青州時,聽到了她的名聲。乾隆回到京師後,立刻將珠兒召進宮,對她千般寵愛,但後來珠兒漸漸失寵,令妃和香妃都蓋過了她的風頭。

在這個虛實摻雜的故事里,令妃確有其人,是嘉慶皇帝顒琰的生母,銀妃則是虛構的。不管是叫珠兒還是叫夏雨荷,民間故事里永遠都樂意為乾隆多安排幾個女主角。

實際上,乾隆在江南,果真有艷遇。清朝檔案中有着無可質疑的證據,表明乾隆皇帝在第二次和第四次巡幸江南時,確實將兩個漢族女子納入了後宮。

第一位來自揚州,是明貴人陳氏;第二位來自蘇州,是陸常在陸氏。而將第二位江南美人納入乾隆後宮,可能引發了乾隆與皇后烏喇納拉的爭吵。而就在這次爭吵之後,正在杭州跟隨皇帝巡幸的皇后被突然送回了京師。

雖然皇帝納漢族女子的行為極其秘密,但還是在民間激起了回響,上到朝廷高官,下到黎民百姓,都傳說皇帝要在江南立一個妃子。

兩個月後,乾隆皇帝回到京師,公開了他要罷黜皇后的意願。雖然在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下他的意願沒有達成,但烏喇納拉皇后從此被取消了大部分特權,並在一年多後突然亡故。

在這場由女人引起的大戲中,乾隆皇帝被放到一個尷尬的處境——他涉嫌將皇帝譜系的穩定置於危險境地。他要做的就是努力消除影響。不過,二百多年後,人們依舊對此津津樂道。

乾隆 朕就愛南巡,南巡使我媽快樂

《馬背上的朝廷》 張勉治 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9 年 10 月

好書推薦

乾隆到底為什麼這樣紅?美國漢學家、喬治梅森大學張勉治所著的《馬背上的朝廷》,圍繞乾隆南巡這件事,耙梳史料,勉力考證,意在闡釋帝國核心與江南之間既充滿張力又持續博弈的關系。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無意中還解釋了乾隆自帶流量的緣由。

從皇帝南巡這件事情入手,把帝國核心與江南文化圈之間所表現出來的多層且持續的博弈關系慢慢展開,趣味和驚喜持續呈現。而普通讀者關心的排場、耗費、人事、艷史,也在這本書里有準確的答案。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