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斯洛文尼亞擁有豐富的自然和文化遺產瑰寶。某些瑰寶是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名錄》包括了斯洛文尼亞的2處自然遺址和2處文化遺址,另外還有5處遺址入選”暫定名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包括了斯洛文尼亞世界遺產四大特色。此外,斯洛文尼亞還出現在教科文組織的其他計劃中——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獻遺產之《世界記憶名錄》以及《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富饒的大自然

神秘的喀斯特世界從不缺乏自然奇觀。其中最壯觀的創作之一是擁有歐洲最大的地下峽谷的斯科契揚洞穴(Škocjan Caves),它也是斯洛文尼亞首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名錄的洞穴。Krokar和Snežnik-Ždrolce地區原始森林所在的兩個自然保護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喀爾巴阡山脈(Carpathians)和歐洲其他地區的古老和原始山毛櫸森林的一部分,它們位於Notranjska森林和Kočevsko森林的不遠處。

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斯科契揚洞穴(Škocjan Caves)

這個喀斯特洞穴擁有歐洲最大的地下峽谷,高146米,還有數公里長、至少500個台階的遊客步道。步道沿途穿過精妙的橋梁,可以看到地下瀑布(這個洞穴系統中有至少26個地下瀑布)、大廳、高15米的鍾乳石和石筍,以及其他岩溶暗河形成的地下奇觀。斯科契揚洞穴周圍是一個區域公園——也是一個自然保護和文化遺產區。遊客可以通過科普小道和自行車道游覽整個公園。

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斯洛文尼亞的原始山毛櫸森林

喀爾巴阡山脈(Carpathian Mountains)和其他歐洲地區的原始山毛櫸森林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一部分,是山毛櫸森林中保存最完整的部分。自12000年前上次冰川時期以來,它們在歐洲山毛櫸生態系統的發展和影響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區域包括Krokar原始森林和Snežnik-Ždrolce森林保護區。Krokar原始森林是科切維森林中心的一片未受污染的壯美自然景觀。這片原始森林尚未被人類所涉足,但卻是本土動物和鳥類的棲息地。古老的山毛櫸森林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名錄,至今仍在Snežnik Ždrolce保護區。這兩個保護區都已被納入歐洲《Natura 2000》自然保護區網絡之中。

穆拉河(River Mura)生物圈保護區

被稱為”歐洲亞馬遜”的穆拉河(River Mura),其河口橫跨歐洲幾個國家,包括斯洛文尼亞。2018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在斯洛文尼亞境內的穆拉河(River Mura)沿岸建立洪泛區,作為全球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一部分。這個生物圈保護區包括斯洛文尼亞現存最大的灘地復合體,”自然因素與人類交織造就了一個獨特的文化河流景觀”。這條河和周圍的鄉村是多種魚類、黑鸛和其他有趣的動植物物種的寶貴棲息地。穆拉河(River Mura)沿岸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這里設計了多條自行車和步行路線。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遊客還可以品嘗到美味的食物和飲料,感受波穆爾(Pomurje)豐富的文化傳統。

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伊德里亞(Idrija)及其汞礦遺產

伊德里亞和具有西班牙風情的阿爾馬登(Almaden)鎮還保留着全球重要的汞礦開采遺產。安東尼地下采礦隧道(Anthony’s Underground Mining Tunnel)建於1500年,是歐洲最古老的礦井入口之一。在這里,遊客可以了解舊的采礦方法。更重要的是,這里還有一個礦井矮人會給您驚喜。從格威爾克尼格城堡(Gewerkenegg Castle)博物館維護良好的驚人技術遺產到原始蕾絲製作傳統,伊德里亞有很多景點與采礦遺產及以前采礦家庭的生活息息相關。

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盧布爾雅那湖邊樁屋居民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木輪

斯洛文尼亞是阿爾卑斯山周圍世界保護遺產——史前湖邊樁屋保存完好的國家之一。在盧布爾雅那濕地發現了9個湖邊樁屋,而最重要的發現是一個有5200年歷史的輪子——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帶軸木輪!各大博物館均展出與湖邊樁屋文化有關的考古發現。盧布爾雅那濕地是一個景觀公園,遊客可以在那里探索盧布爾雅那附近濕地的自然特徵。

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什科菲亞洛克受難記》(Škofja Loka Passion Play)

斯洛文尼亞的這出最古老的戲劇始於巴洛克時代,如今仍在中世紀小鎮什科菲亞洛克(Škofja Loka)的中心街道內上演着。每次演出時,繁復的服裝和多彩的風景以及超過900人的當地演員團體都吸引着許多遊客慕名前來觀看。這是一次獨特的歷史改編,由於演出較復雜,每六年才會重演一次。下一次演出將於2021年舉行。《什科菲亞洛克受難記》已被載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卡倫圖人物(Kurenti)大街小巷遊行

每當普圖伊地區的牛鈴在2月份響起時,您就知道春天即將到來。牛鈴只是卡倫圖服裝的一部分,卡倫圖是懺悔節(Shrovetide)上的一個傳統人物角色,在普圖伊(Ptuj)、德拉瓦田野(Drava Field)、哈羅澤山區(Haloze Hills)和Slovenske Gorice山區較為典型。卡倫圖(Kurent)會戴上獨特的頭罩,穿着羊皮外衣、及踝鞋配上紅色或綠色的針織襪,並且手上旋轉着一個名為ježevka的刺蝟刺粗棒。這是斯拉夫神話(Slavic mythology)中的一個人物,被認為是驅散冬天、預示着春天和豐收的使者。卡倫圖人物遊行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普圖伊還專門針對這一習俗舉辦傳統的庫倫圖瓦涅狂歡節(Kurentovanje Carnival)。

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斯洛文尼亞的梭結蕾絲

蕾絲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幾個世紀以來,斯洛文尼亞的梭結蕾絲製造商不斷製造出令人驚嘆的產品,梭結加捻技術代代相傳。伊德里亞(Idrija)是斯洛文尼亞梭結蕾絲傳統的發源地,這里出產著名的伊德里亞蕾絲。本地的蕾絲學校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每年一度的伊德里亞蕾絲節都是對梭結蕾絲傑作的致敬。梭結蕾絲製作的知識傳播到了附近的日理地區(Žiri),這里的蕾絲學校也有100多年的傳統。熱萊茲尼基(Železniki)也是深受伊德里亞蕾絲影響的城市,每年7月會舉辦蕾絲製作節。柔和而美麗的蕾絲織線打動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政府間委員會,他們將斯洛文尼亞的梭結蕾絲工藝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干石砌牆藝術

干石砌牆是指在施工期間不使用任何粘合劑。而它堅固的秘密在於石頭堆砌的特殊方式。這種工藝在地中海地區很流行,在斯洛文尼亞的喀斯特地區和伊斯特拉(Istria)也能看到。干石砌牆藝術、知識和技術被載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獲此殊榮的除了斯洛文尼亞外還有其他七個歐洲國家。

斯洛文尼亞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地質公園

全球和歐洲地質公園網絡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框架內成立的。這些網絡包括了具有特殊地質特徵的區域,擁有需特別關注的景觀的區域,以及從可持續發展意義上需保護和研究的地質資產的區域。斯洛文尼亞目前有兩個地質公園積極參與歐洲和全球地質公園網絡:橫跨斯洛文尼亞和奧地利國界的卡拉萬克地質公園( Karavanke/Karawanken Geopark)和伊德里亞地質公園(Idrija Geopark)。

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卡拉萬克地質公園(Karavanke/Karawanken Geopark)

卡拉萬克地質公園位於梅日察(Mežica)和佩卡山(Mt. Peca)之間,向奧地利方向延伸。這里以獨特的植物和美麗的礦藏自誇,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屬罕見。其中一些礦藏是過去在佩卡山和奧比爾山(Mt Obir)下開采出礦石,但今天這些礦藏成了博物館中的展品。在梅日察的廢棄礦井中,您可以騎自行車或乘坐皮劃艇探索佩卡山(Mt. Peca)的地下世界,體驗難忘的冒險之旅。奧比爾山下也因強大的自然力量而形成了美麗的鍾乳石和石筍溶洞。

來斯洛文尼亞,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寶藏

伊德里亞地質公園

伊德里亞地質公園一直延伸到伊德里亞自治市。多樣化的地質土壤成分形成了曾經的世界第二大汞礦。今天,這里的汞礦及其附屬基礎設施被開發成了旅遊資源。當地的兩大天然瑰寶是:野湖(Divje jezero)和Zgornja Idrijca自然公園。地質公園內的高海拔區域是極好的娛樂場地。夏季,遊客可以在這里騎行和徒步旅行;冬季,遊客則可以在Vojsko和Črni Vrh高原滑雪。想要恢復體力,來嘗嘗伊德里亞餛飩(žlikrofi)吧!有些人將會被伊德里亞精緻的蕾絲藝術迷住。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旅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