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5美元,Google就可以使用你的人臉數據五年,專找流浪漢採集

在面部識別飽受爭議,並逐漸被法規所限制的情況下,Google是如何尋找數據的?近日,《紐約每日新聞》爆出的調查結果讓人們感到有些驚訝:Google的有償「掃臉」計劃包括很多流浪漢,而一些大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自己的面部特徵提供給了Google。

另一方面,有償提供人臉數據的協議條款也堪稱苛刻,一旦同意,Google就可以在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隨意使用你的照片和人臉識別數據。

今年 7 月,Google承認旗下員工在多個美國城市尋找面部數據的計劃:為了提升新一代手機 Pixel 4 的面部解鎖系統,Google向每個願意出售面部數據的人提供 5 美元的禮品卡。但紐約每日新聞的報道稱,這家科技公司正在使用一些可疑的方法進行面部掃描。

據參與該項目工作的幾位消息人士稱,一家名為 Randstad 的承包公司確實在亞特蘭大以流浪漢、黑人為採集目標,通常也不說他們在為Google工作,也沒有在說他們實際上是在錄制人的面部信息。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每日新聞》,Google不一定知道 Randsrad 以流浪漢為採集目標,但據報道,Google的一位經理確實指示該團隊以膚色較深的人為目標。

在接受采訪時,Google項目的工作人員卻承認,因為Google對於數據的追求,他們正在使用一些可疑、具有誤導性的方法。在這其中包括派出團隊專門收集流浪漢的面部數據,以及在美國各所大學校園中尋找毫無戒備的學生,甚至還有前往 BET Awards(美國黑人娛樂電視大獎)現場的行動。

當然,爆料還包含大量的信息。如前工作人員說:「他們之所以面向無家可歸的人,是因為他們最不可能對媒體說什麼。流浪漢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他們說,有人告訴他們把這種收集面部數據的行為當作 Snapchat 的「自拍遊戲」。有個人說,工作人員被告知要說些什麼,例如「幾分鍾就可以得到一張禮品卡」,以及「我們有一個新的應用程序,可以試用並獲得 5 美元。」

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稱,如果任務完成後人們看到屏幕上的提示,然後問到,「機器正在拍攝視頻嗎?」我們會被要求說,「不,其實它沒有真正拍攝。」

另一位前 TVC 成員表示,加利福尼亞的團隊被特別告知,他們可以通過一項州法律來誘使現金短缺的對象。該法律規定,低於 10 美元的禮品卡可以兌換成現金。

該報告還包括涉嫌用於捕捉面部數據的設備的照片,也就是一部裝在大型金屬架中的手機,金屬架用檢測貼紙和安全螺釘密封着。

只需5美元,Google就可以使用你的人臉數據五年,專找流浪漢採集

不知不覺中參與進Google面部識別項目的人

Google的發言人承認了數據收集的目的:「我們定期進行志願者研究,收集數據用於機器學習訓練。」Google的研究面向兩個主要目標,盡量提升 Pixel 4 收集面部識別解鎖功能在不同種族用戶之間的公平性,並在此基礎上提升面部解鎖的安全性。

只需5美元,Google就可以使用你的人臉數據五年,專找流浪漢採集

在志願者們簽署的協議中,Google保留了長達五年的人臉數據使用權,這個時間甚至還可能因為項目的繼續而延長。此外,它還授予Google匯總和共享研究數據的權利,而且沒有任何目的的限制。這或許意味着數據的使用不限於Google的單個業務,同時適用范圍也不會僅限於美國國內。

要注意的是,Google有正當理由確保對有色人種廣泛測試其新的面部解鎖功能:不能因缺乏數據而有偏見。在此之前,媒體也曾報道過,蘋果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在 FaceID 推出之前收集過面部識別數據。

但是,看起來 Google 和其承包商可能已經採取了一些極端且不明智的捷徑來實現。有關記者對於此事的問詢,Google和 Randstad 未能及時給予回復。

只需5美元,Google就可以使用你的人臉數據五年,專找流浪漢採集

在人臉識別數據收集的背後,是美國正在收緊的人臉識別法規。今年 5 月,舊金山城市監督委員會(Board of Supervisors)的官員們以 8 票對 1 票的結果通過一項法令,禁止政府機構購買和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此舉旨在加強新技術的監管,並消除個人隱私泄露的隱患。舊金山也因此成為了全球首個禁用人臉識別的城市。

隨後,「禁止人臉識別」的類似法令在美國的多個城市得以通過。

雖然法規越來越嚴格,但科技公司對於技術發展的需求顯然不會出現改變。如何合理地收集數據,發展面部識別技術,已成為擺在各家公司面前的一道難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科技那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