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吃飯嘴一定要「吧嗒」,否則就是不尊重主人?

說起日本這個國家,很多人都很熟悉,因為「抗日戰爭」是每個中國人心里永遠的烙印,我們無法改變歷史,但可以吸取教訓,善於學習,重振中國風采。

早在唐朝時期,中國經濟、文化都已達到了世界頂峰,引來各國朝拜,其中就有當時的日本,日本人很愛學習,這點毋庸置疑,他們會學習強國的優秀文化,拿去借鑒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文化,例如餐桌文化,唐朝的文化習俗就對日本有一些影響。

日本人到現在對禮儀文化都很重視,從小會培養孩子的文化行為,這也體現在日常的飲食當中。

在日本吃飯嘴一定要「吧嗒」,否則就是不尊重主人?

進餐

在日本進餐前,所有人都會說一句「我開動了」,這句話一是表示自己的禮貌,二是對做飯人的感謝,然後才能拿起筷子享受美味。

吃飯時除了菜品,吃主食要拿起手中的碗,因為在日本人看來,把碗放在桌子上或是用手撐在桌子上都是很不雅觀的行為。

用筷子

在日本吃飯的主要餐具也是筷子,但他們在用筷子時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從小孩時都要培養拿筷子的方法,並且要拿的優雅,用筷子夾東西時不能拿筷子頭插食物,不能用嘴咬筷子,夾菜時要看準哪個菜後再夾,切記不要在菜里翻來翻去,在放筷子時不能發出聲音,這幾點其實和我們國家的用餐禮儀一樣。但在和其他人共同用餐時不要用筷子夾東西給別人,如果想夾菜給別人可以拿一個小盤子再給對方,這樣是很有禮貌的。

在日本吃飯嘴一定要「吧嗒」,否則就是不尊重主人?

餐廳禁止打包

中國人講究勤儉養德,去外面吃飯如果有剩餘可以帶回家繼續吃,而在日本這種做法是不被允許的,日本餐廳在食物方面很嚴格,為了保證食物的營養和衛生,沒吃完的食物都是不讓帶走的,如果要帶回去吃可以點專門的外賣餐廳,這點需要注意。

吃飯要出聲

在中國和西方很多國家,吃飯時嘴不能發出響聲,而在日本卻不一樣,日本人喝湯時會發出聲音,而且聲音越大越好,這代表廚師做的東西很美味,是對食物的一種肯定和贊賞,做飯的人聽見了會很開心。

在日本吃飯嘴一定要「吧嗒」,否則就是不尊重主人?

盡管日本曾經借鑒過很多唐朝時的飲食習俗,但融合了自己國家的本土文化後已經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禮儀,雖然各個國家的餐桌文化不盡相同,但都是根據歷史發展而衍生出來的,現代社會與國際接軌頻繁,我們也應該多學習和了解其他國家的餐桌文化,同時把的餐桌禮儀發揚光大。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美食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