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與飛行證明(《診間百態》系列之十一)

孕婦與飛行證明(《診間百態》系列之十一)

今天也是怪,一連有兩位孕婦來開飛行證明。前一位是俄羅斯人,一直在我這里產檢,現在准備到美國去生孩子。現在31周,准備周末到美國去。其實她愛人是位土耳其人,和我們一些富有的中國人一樣,到美國去生孩子,無非是為了一張小孩的護照。男方的父母都在英國,但是沒有英國國籍。她曾經徵求過我的意見,是到英國去生孩子好,還是到美國去生孩子好,哪個國家的醫療條件更好?我告訴她,兩個國家的醫療水平都好,但是,假如到英國去的話,費用上少很多,但是沒有國籍。如果到美國去生的話,費用很貴,但是孩子將來可以拿美國護照。對此,她自己其實也是知道的,只是從醫療安全上再求一下專業人員的意見。

我個人認為,英國在母嬰保健方面,比美國做得要更好一些。美國的一些農村地區拖後腿,搞得美國像個不發達國家,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等指標,都低於上海。所以從安全的角度出發,不如就留在上海。但是人家需要的是護照,而不是「安全」。除了泛泛而談以外,我也不好多說什麼,我的意見僅供她參考。最後他們選擇了美國,看來費用不是問題,關鍵是有沒有「護照」。

另一位是位台胞,一直在上海工作,也一直在這里做產檢。這位台灣同胞非常的漂亮、賢惠,標準的賢妻良母,還是一個職業婦女,一個人帶着大孩子在上海上班、上幼兒園。她每天都要送小孩上幼兒園,然後再去上班。有一次她來做糖耐量試驗,我們問她為什麼遲到,她說要接送小孩,我們才知道她非常辛苦。跟我們大陸的孕婦完全不一樣。大陸的孕婦,絕大多數人來產檢的時候,都是由家人或者閨蜜陪同來的,很多人懷上後就不上班了,找各種理由休息。像她這樣一個人來進行產檢的,絕無僅有。後來才得知,她先生在外地上班、工作。

孕婦與飛行證明(《診間百態》系列之十一)

她這次回台灣生孩子,也是一個人回去,而且是帶着大孩子一起回去,而她愛人要到生的時候才能回去陪她。我問她為什麼不在大陸生,她說產後怕沒人照顧,而且還有一個大孩子,不然可以在私立坐月子的。看來,那邊的傳統,也是老人照顧產婦,順便照顧一下小孩。不過,我沒有問為什麼不可以把老人接過來照顧。

她拿來華航的一張表,要求醫生填寫。這張表非常詳細,主要是了解乘客在飛行過程中是否需要醫療救護,華航應該預先採取什麼應對措施。比如說是否要醫護人員陪同、是否需要氧氣、是否需要特殊藥物,是否需要特別的座椅,轉機途中當地需要做好什麼准備,下飛機時是否需要護士和輪椅服務等等。表的第一列需要醫生填寫是否昏迷、昏迷的等級,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看來他們主要是從轉運昏迷病人出發,兼顧其他病患的。

孕婦與飛行證明(《診間百態》系列之十一)

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哪家航空公司對乘客需要這麼詳盡的調查,從來沒見過國內航空公司有這方面的要求,看來我們的航空界,與華航的服務差距還是很大的。對了,這張表的最後寫着,如果是孕婦,請寫明孕周(精確到天)、預產期,是否經產婦等。我是一一照着表上面的要求填寫。據說,以前有乘客拿來類似的表,醫生一般都是拒絕填寫的,主要是怕承擔責任。不過,我仔細的閱讀了這張表,發現並不需要醫生負責,而是從醫生填寫的材料中,如何做好服務。

不知道國內的航班是否也有類似的表格,可以領取?我不太清楚。不過,我前幾年從迪拜轉機到休斯頓,下飛機的時候發現廊橋里有十幾部輪椅推上去,後來才發現好多中東病人到休斯頓去看病,有些人還在打點滴。休斯頓是世界醫療中心,以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診療最強大,據說休斯頓醫學中心有1/3的病人來自世界各地。所以,在休斯頓機場見到這種情況,就很平常了。過海關的時候,美國人檢查的也很嚴,即使是打點滴的人,也要接受檢查,大概是為了防範恐怖主義。真正的病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出關非常快。

上海正在向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方面發展。哪一天機場方面需要很多輪椅服務的時候,估計上海的醫療水平,就走到了世界前列。

孕婦與飛行證明(《診間百態》系列之十一)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廣州市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