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的故事(一)第一部 孤獨的童年

看電影》雜誌從2003年第八期(總第207期)開始,共連載了24期的「張國榮的故事」完整版本。今天起開始編輯發布,文章由榮光無限Jackie 錄入整理,圖文編輯:壹壹,轉載請標明出處。

張國榮的故事(一)第一部 孤獨的童年

第一部:孤獨的童年

無論是誰,家庭都會對他個人的性格的形成造成第一個決定性影響,而命運又不過是性格的折影。

張國榮的原名叫張發忠,「國榮」這個名字是在入行前改的,因為怕英文名讀音會被讀成「發腫」,張國榮的英文名為Leslie。(特別注釋:翻過之前的報道有的上邊是發忠,有的是發宗的,本文當時報道為准,所以大家不要因為這個問題過多糾結。)

1956年9月12日,張國榮出生於香港,很小的時候就過上一種典型的中產階級生活,他的父親為著名的洋服商人張活海,雖然不是富貴出身,但也算是白手興家,終於成為一個很出名的裁縫,因此在洋服界很多人都很尊重他。很多熟悉的好萊塢明星都在他那里訂做過衣服,甚至包括馬龍·白蘭度,所以他有個外號叫 「Tailor King」(裁縫之王),不過張國榮並不買帳,說這是「一個很土的名,好象外國人都一樣姓『King』似的。」張國榮的母親很早就和張活海結婚了,平時幫處理一些書記和日常的瑣事,然後就聲了「一窩的孩子」(張國榮話)

張國榮的故事(一)第一部 孤獨的童年

張活海並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和父親,對妻子,對子女都很少關心過問。他工作忙碌,一年到頭除了節假日很少歸家。每年春節回家與孩子們團聚,幾杯酒微醺後的他和孩子們間也會有一種融洽快樂的氣氛。可惜這樣偶然一現的家庭溫暖一般只會持續一天多。節日一過他又會離去。除此之外他還有天下女人都不能容忍的「缺點」,用張國榮自己的說法就是「頗中意女人」。張活海好沾花惹草,經常到尖沙咀的半島酒店租房,約一些美麗的女士聊天。張國榮的母親自然很不高興,找私家偵探調查他,好象以前的電影的片段一樣。

張國榮有兩個媽媽,即他的親生母親和所謂的繼母。兩個女人共同分享一個男人,自然會弄得很不開心,有時會相互妒忌,相互吵架,因為這個,這個「所謂的繼母」曾經用尿淋過張國榮。

在張國榮父親年輕而意氣風發的時候,母親向他拿家用,他竟然一口回絕。一直以來,張家有兩房人,一個媽媽並無所出,而張國榮一房卻有十個兄弟姐妹,如果算上老媽,可能就是一個足球隊了,這讓張國榮覺得父親很不負責任。

張國榮的家庭生活,對他有着很深遠的影響,張國榮成名後,曾經這樣回憶說:「很多人都認為我小時候不跟爸爸媽媽一起住,是不大可能的事。但偏偏碰巧就這麼有可能發生你們熟悉的我的身上。現在我說這些可以用過去時了,可能就沒有那種辛酸,沒有那種不開心了,但現在提起來心里還是好象有根刺,其實現在都人到中年了,就不應該太在意自己的過去了。」

張國榮的故事(一)第一部 孤獨的童年

小的時候張國榮住在灣仔的一幢五、六層高的樓房里,和父母、外婆、兩個工人,還有一大班哥哥姐姐住在一起。家里共有十個兄弟姐妹,其中老三,老四和老九在兒時夭折了,張國榮排行第十,所以又被稱為「十仔」。由於張國榮的生日和九哥的忌日是同一日,故一直被家人認為是九哥「轉世」。對於家中的「人丁興旺 」,張國榮自嘲說,「我認識的許多同學,五幾年出生的同學,家里都有十個八個兄弟姐妹,我們叫做中等人家。出產都比較多,但品質能否保證就不知道了。」

張國榮小時候很乖,很安靜,「以前的樓房面積都較大,平時都很寧靜。就算很多客人來了,我自己一個人在房里,他們都不知道。但我也不會大吵大鬧說沒大人陪我玩。這算是無聲的抗議吧。」因為張國榮是家里最小的,大姐和二姐最投契,彼此有很多話聊或者有時可比比誰漂亮;五姐和六姐年齡相當;七哥和八哥又是一對;九哥夭折。八哥和張國榮隔了8歲,他們都曾經努力愛護過小國榮,但畢竟年齡有距離,大家玩的東西都不同,老八18歲的時候張國榮才10歲,所以無論在玩的還是其他各方面都有差別。以至於小時候的張國榮孤立無援,只有六姐(家里的工人,不是親生的六姐)和他在一起,照顧他。

雖有眾多的哥哥姐姐,但缺乏友愛溫暖的童年生活讓張國榮感慨萬千,「小時候很寂寞,我是不愛吵鬧,沒有聲音的小朋友,任何人來我家,你在廳,我在房,你完全不知道我的存在,嬰孩時期已經是這樣,懂事之後,覺得家里很混亂,有好多人物,但沒有一個關心自己,唯一最疼我的是工人,三年前也過世了。你問我他們其實是否很疼我?可能是,但小時候最需要的關懷和愛護,永遠都無法彌補。八哥比我年長八年,還可以和我玩什麼?沒人理,沒人教,大姐和我相差十八年,可以溝通是長大之後的事情。」

雖然出生在富裕家庭,但張國榮的童年並不是好像人家想象中的那麼「sport great」(即那種有人縱容,有人寵,可以把玩具隨便扔的人),因為他根本就沒什麼玩具,有,也就那麼一點點。而最寶貴,最寶貴的也只是一輛小三輪車,帶有小鈴的那種。

但這些對張國榮的童年的影響都不是很大,真正重大的影響是童年的小國榮的父母沒有和他住在一起爸媽經常不在身邊,小孩子自然會感到失落。張國榮的爸爸頗好風流,爸媽在中環有兩層樓,他們住樓下,樓上是工場,理由是方便管理工人,所以就沒和孩子們一起住,可說非常自私。張國榮說,「那時的大人都不太關心孩子的心理。或者我沒那麼幸運吧!總之我爸媽不太理我們心里在想什麼,或者他們也沒那麼開通。那時父母說什麼,孩子都要照做,當時也沒什麼虐待兒童的機構可以投訴,我並不是說父母虐待我們。小孩子給媽媽打其實是一種好事,但我連被打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渴望星期天我爸爸帶我去花園照相。」

張國榮的故事(一)第一部 孤獨的童年

張國榮和父親之間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小國榮去爸爸的辦公室,碰見他的幾個叔叔和伯伯。張國榮小時候長得就非常漂亮,眼睛大大,鼻子小小,嘴唇紅紅,好像一個洋娃娃。他們就問小國榮,怎麼樣啊,仔仔!你爸爸有沒有請你去喝茶(廣東的一種飲食習慣,邊喝茶,邊吃點心)呀?那時的小國榮還不太懂事,才六歲,正在讀一年級,說了一句很怪的話——「我跟他不熟。」至於張活海聽後有什麼感覺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張活海對這句話始終都沒有檢討,後來他對小國榮也沒太大的改變。

直到張國榮參加工作,張活海都沒有改變對兒子的態度。那年代流行到泳棚游泳,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公眾泳池,當時只有一個維多利亞公眾泳池。在西環某區有一個游泳棚,那里有很多人游泳。張國榮有空時,尤其是暑假,經常和六姐各花兩毛錢乘電車到西環游泳,原來張活海是該泳棚的團長。最好笑的一次是小國榮在去泳棚的石階上碰見張活海和他的一班朋友,他看到小國榮就好像看到一位好朋友的兒子,而不是他自己的兒子。他摸摸小國榮的頭,又在褲兜里抓了一把硬幣給他。不過小國榮只能把錢叫給六姐,因為他不知如何處理這麼多錢。

父親是這樣的父親,而母親一方面須幫手照料家里的生意,一方面為自己的婚姻不如意而心情不佳,很少有閒情顧及眾多子女,因此母親和子女同樣距離遙遠,互相難得溝通,談起話來如陌生人一般客氣。張國榮笑言時至今日,母親到他家玩也還客氣到會問:「可不可以用一下你的洗手間啊?」這對張國榮,實在可說是一個不小的諷刺。他自己說,和媽媽的關系甚至生疏過一般朋友。反而是從小照顧他的用人六姐,在張國榮心目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正因為如此,長大之後,張國榮和母親在寶豐大廈住,結果合不來。小時候最需要被關懷的時候,父母沒有和他一起經歷,長大之後,母子就像一對普通朋友,張國榮會在經濟上支持母親,像朋友多過親人。

童年的家庭境況在張國榮的心里留下很大的一塊陰影。有人說張國榮的性格中有強烈的「渴望溺愛」的成分,這無疑與張國榮幼時的缺乏關愛有關。父母婚姻的不和諧使張國榮從小深感婚姻之不可信任,看見別人結婚反而傷心大哭。成年以後張國榮更時時把「婚姻是一種無形的負累」一類的話掛在嘴邊。「如果相愛,沒有這一紙婚姻證明書,一樣可以過得很好。如果要分手,有這一紙婚約也改變不了什麼。」這樣徹底的懷疑論,很難說不是至少部分由於家庭的影響。

「我小時候就對婚姻不信任,可能爸媽的關系對我也有影響。我最喜歡的一個舅舅結婚時,娶了一個舅母回來,後來成為我最喜歡的舅母。但當時我對她有很強烈的抗拒感,簡直是見到她就放聲大哭,六姐抱着我,喜酒都還沒喝完就走了。總之見到舅母就哭。」

盡管張國榮對父親沒有什麼感情,但對於父母,心里還是有個「感覺」:「阿爸疼我是無條件的,阿媽對我好就好條件,如果今日我不是張國榮,阿媽對我的愛會有所保留。阿爸已經去世,但我始終覺得,他對我的愛全無保留,只是他不曉得表達。他是個非常大男人的男人,喜歡花天酒地,不曉得關懷家人,男人很多都是這樣的。但自小我就知道,我和他說話,他是有耐性去聆聽,阿媽是完全沒有。所以到現在,我和阿媽連一句心里話也是無法交流的。」這是成熟後的張國榮對父母客觀的評價。

張國榮的童年是在失落與孤獨中度過的,隨着時間的流逝,張國榮慢慢地長大。回首童年,「沒有什麼值得我去記得,沒有什麼值得我去留戀。」張國榮用這樣的話作了總結。然而在童年中,還有一件事讓張國榮記憶猶新,就是張國榮外婆的去世。

張國榮從小和他外婆住在一起,但之間的感情並不深厚,然而外婆的去世還是在張國榮幼小的心靈投上一道濃重的陰影。張國榮回憶說,「一年級時,在我身上發生了很多事。有一天我放學,六姐照常來接我。她告訴我一會兒回到家不用害怕,她說我外婆睡覺了,我問什麼叫睡覺了。我發現雖然我年齡小,但特別懂事。不知這是不是平時有空就看那些黑白的粵語電影的原因。」那時小國榮就有不好的預兆,回到家里,看到表哥們和表姐們都全來了。舅母和他們都在哭。表哥叫小國榮來看看外婆,他們說外婆死了。外婆是死在他的房里的,她跟小國榮住在一個較大的房間里,死時七十五、六歲。她六十多對時就癱了,平時有人幫她梳洗和餵她吃飯。張國榮的外婆其實也是一個很孤獨的老人。因為這十多年,她基本是坐在藤椅上度過的,除有人扶她去睡覺外。張國榮見到外婆是坐在藤椅上死去,口是張開的,皮膚已呈現紫黑色了。然後有些人來收走外婆的屍體,大人也開始忙碌起來。跟着就去殯儀館,那也是張國榮第一次去殯儀館。小國榮看見外婆那幅相放在靈堂上,就有點害怕。最後到外婆大殮,即出山那天,張國榮看她的樣子沒怎麼變。入土前大家見她最後一面。堂官吩咐張國榮和哥哥姐姐們,叫他們千萬別把眼淚滴在棺材里,否則將來死了就不可以還陽了。這是張國榮第一次親眼看見有人死了,而且還是與之朝夕相處的外婆,這大概是張國榮第一次體會到人生的悲哀和死亡的無奈。

自小,張國榮就顯出與眾不同的氣質,相當特別,比如說他常有一種奇怪的第六感,那時張國榮常替父親送貨,出入高級住宅區。有人就說張國榮的氣質是來自家躺,對此張國榮比較質疑:「阿爸是裁縫,一個裁縫的兒子,能有什麼氣質可言?只不過阿爸的出名在於,替馬龍·白蘭度等好萊塢大明星做過衣服,我時常進出他的公司,見到很多氣質優雅的人,於是就漸漸開始喜歡上了生活上的享受。」

張國榮的故事(一)第一部 孤獨的童年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國榮已逐漸有了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和夢想。「以前幫阿爸送貨,送去豪苑,已經覺得這個地方很沒,自小就覺得,這些將來一定和我有點緣分。真的,有些事情很難解釋,好像淺水灣,將來有機會我要買輛開蓬跑車,住淺水灣,有空就去兜風。不料小時候的夢想,長大之後,竟然一一實現。」在這點上,張國榮無師自通。後來,有個神秘的長輩曾經預言說:「這個不愛說話,安靜的小孩長大後會出名,出大名」,但當時大概沒人想到張國榮會以日後的輝煌成就印證此言。

在哥哥姐姐面前,張國榮的樣子好像下一代。其中與張國榮最親近的,最疼愛張國榮的是大姐張綠萍和八哥。

張綠萍是個漂亮、大氣的女人,雖張國榮有17歲的「代溝」,但是一直很照顧這個最小的弟弟。尤其是大姐張綠萍的第一任丈夫,張國榮十分喜歡這個前度姐夫。說他很懂得和小朋友溝通,人長的漂亮,又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是大學講師。他倆教會了小國榮不少東西,包括所有關於生活品質的種種。可能基於心靈上需要被愛的感覺,張國榮身邊一直聚集很多年紀比他大的朋友,對他好得不得了,而且多數是四十歲以上。張國榮回憶說:「和年紀比自己大的人,反而相處得更融洽。好像契媽,她疼我的程度,簡直比親生母親為甚,給我以強烈的母愛的感覺。」

張國榮第一次被人疼惜的感覺卻是八哥給他的。小時候有一次逛街,有個賣玩具的攤位,小國榮喜歡一個放映機,用來播卡通片的,賣三十八元,在當時來說,十分昂貴。張國榮想要,老人家不准買,結果小國榮為了這個心頭愛,回家就哭,大哭而特哭只下,竟然哭出病來,但一樣的不到。結果八哥出來做第一份工,得了薪水就帶他去買,那是小國榮第一次有被人疼愛的感覺。「我很疼惜他們,同樣的,我亦非常地渴求被愛。」張國榮的性格從小就被打下了渴望被保護被寵愛的影子。

張國榮小時候很喜歡游泳,不過特別不喜歡自己穿的那件泳褲,當然沒有現在的「SPEEDO」那麼性感,那時也不流行「SPEEDO」。「不知是什麼牌子的,是在一間叫美美童裝的公司買的。那件泳褲有很多顏色,底色是白的,上面有紅,綠,藍色的小魚圖案。」不過張國榮不喜歡它倒不是因為不好看,而是小時侯的張國榮就已經很迷信,他認為「這件褲會給你帶來霉氣,身上好像永遠都有那麼多的小魚在游來游去。」聽起來好像很好笑,都是設計師惹的禍。但事出必有因,因為穿了它,張國榮曾三次溺水遇險。

第一次算是有驚無險,當時張國榮也就6、7歲,什麼也不知道,在一個沙灘旁邊的練習棚游泳。那時剛興起一種泡沫膠做的救生圈,而此前都是泳車輪當救生圈學游泳的。可能張國榮的屁股太小了。不太適應,坐上去屁股便陷進救生圈中間,正當張國榮做出劃船的樣子,這時一個浪涌過來,救生圈製成的小船翻了,張國榮出不來,小屁股向着太陽。所謂的三尺水浸死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當時的水也就是三到四尺,當張國榮正掙扎時,卻看見六姐在泳棚上遠望海景。但她沒有發現張國榮正遇水險:「我喝了好幾口的海水,唉!死了!沒辦法了!最後一口氣和一絲力氣!再掙扎,再踩水,這才沒事。」

如果上一次算是張國榮幸運,那第二次就是他福大命大,死里逃生。

那天正刮大風,張國榮和八哥去游泳。那時張國榮8歲,八哥16歲。那時八哥身體很健碩,做過海童軍。身體非常健美,有許多女朋友。那天張國榮照常找了個救生圈游泳。因為刮大風,不讓他們出海去游,兄弟倆就在練習棚里游泳。所謂練習棚,其實是騙人的,只不過就是用幾條杉木圍着,外面也是海,有幾個救生員看着。刮風時海底會變熱,所以很多水母都就浮在水面。這時有一隻大水母出現在張國榮身邊,那是張國榮第一次看到水母,雖然當時小國榮年齡還小,卻也知道水母有毒,蟄一下搶救都來不及。他用力想爬上岸,可竟是越着急越爬不上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有個人很厲害地游到他這里,一把把張國榮拉走了。回想起來,不由替他捏一把冷汗。

事不過三,這句俗語卻在張國榮身上失去了靈驗。

張國榮和一班兄弟姐妹跟着大姐張綠萍和她男友去汀九宿營,在游泳的時候,缺乏運動細胞的七哥竟然從浮台上跳到張國榮和大姐坐的那張浮床上,竟以為這樣就可以坐上浮床。可想而知,浮床翻了,而出人意料的是七哥竟然拿走了張國榮的救生圈,讓他浸在水里。雖然張國榮沒有什麼危險,但在這一霎那,張國榮覺得七哥真的很自私。

很多年之後,算命先生說張國榮命中忌水。張國榮回想當初,自覺運氣很好。假如沒能躲過此劫,想必我們今日也看不到這個傾國傾城的張國榮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似乎也預示着張國榮日後大紅大紫、大富大貴的未來。

張國榮的故事(一)第一部 孤獨的童年

整理編輯發布這一列文章只是想讓大家更多的去了解,所以也請不要過度的解讀文章中的一些詞語,多謝。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娛樂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