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服務 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利

▲張曉民(中)

▲盧鶴京

▲李曉紅 在中國諸多本土賽事浩浩盪盪的志願者隊伍中,中國網球公開賽的志願者絕對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之一。高水平高規格的賽事配上高水平服務的志願者,使中網全方位變得愈加完美。而眾多無私奉獻的中網志願者,他們絕對可稱得上是中網場邊最亮麗的風景線。

而中網志願者這個稱謂不僅僅屬於年輕人,在這個群體中也有很多所謂 ” 上了年紀 ” 的志願服務人員,他們的人生經驗和閱歷更加豐富,更知道如何對待和處理復雜的問題、事件,在工作中的熱情也絕不比年輕人遜色。60 歲的張曉民去年中網時就是明星志願者,今年她再次來到了中網賽場,用流利的西班牙語征服了很多說西語的球星,她的名字還登上了西班牙的《國家報》。第二次走上訓練場地預定崗位,張曉民明顯感到自己團隊的工作更加井然有序了,一個兩平方米的小倉庫里放多少個球、放什麼種類的球,都要經過細致的考慮。去年張曉民的工作水準是逐漸提升,今年則是一路高標準。就連 Noemi 和 Nayra 這對在中網工作了十幾年的西班牙姐妹,也為張曉民這位共事兩年的同事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55 歲的盧鶴京在公眾號上參與了中網志願者的報名,有外企工作經驗和英語能力的加持,盧鶴京順利通過面試,加入了賽事交通管理崗位。理工男加細節控,突破這樣的小挑戰,志願工作不在話下。盧鶴京說,交通管理這樣的工作自己也是第一次接觸,想要讓司機和球星的到達時間完美契合並不是一件易事。有時到了用車高峰期,車流增大,還要考慮怎樣不讓車輛排成長龍。細節決定成敗,盧鶴京讓球員從細節中感受到了中網作為亞洲頂級網球賽事的專業水準。盧鶴京用實力證明,年紀不是問題,志願工作照樣能勝任。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表現,吸引更多同齡人一同參與志願服務。

64 歲的李曉紅是呼叫中心名副其實的 ” 知心阿姨 “,比賽該怎麼看、該選什麼樣的票、怎麼買票性價比更高,甚至是怎麼追星,觀眾各式各樣的問題都能在她這里找到答案。憑借百科全書式的中網知識儲備,她不但能回答你的問題,還能教給你網球知識和觀賽禮儀。這是李曉紅時隔 4 年重新回到中網志願者的行列,曾經在 2015 年中網上發光發熱的她,在今年的中網期間再度回到了她的崗位。李曉紅說:” 志願者的微笑是北京的名片,更是中國的名片。” 參與志願服務已經成為了李曉紅的個人愛好,也是退休的她尋求社會認同的另一種途徑。

中網志願者不只有年輕人的活力,也需要年長志願者散發光彩。明年的中網志願服務,也期待更多的年長者加入志願者的行列。文 / 本報記者 劉艾林

供圖 / 視覺中國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