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同題|傳道千秋事 恩深不可忘

教師節同題|傳道千秋事 恩深不可忘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欲罷不能。

——《論語·子罕篇》

教師節同題|傳道千秋事 恩深不可忘

教 師

池健(浙江)

為育那群娃,黌門甘作家。

千絲頭上亂,粉筆染成花。

教師節

鄧水明(廣東)

思念恩師久,音書着雁邊。

可憐今夕月,窗外照無眠。

教師節呈唐寅武老師

王迎春(浙江)

四秩杏壇路,回頭白鬢翁。

黌門多少事,一一在心中。

教師節有寄

張心忻(上海)

凝神常自問,解惑謂人師。

總去書山里,花開滿得知。

與婺社諸子八詠樓聽曹長河老師講座遇雨

章雪芳(浙江)

八詠詩情在,清音又一樓。

拈花隨雨落,香向甬江流。

呈李國梁老師

戴炳南(福建)

君家刀尺古,裁我四時衣。

踏遍千山水,為參一字機。

泛舟流夜月,掃石坐斜暉。

孤仞揖夫子,煙霞抱翠微。

留別中宣部陳局長宣干院陳院長並諸師

冉長春(四川達州)

京華半月余,峪口山桃院。

昨夜一無花,今朝花已遍。

何人還在澆,終日不知倦。

淚目欲揩時,車飛惜如箭。

教師節寄導師

王永江(山東)

白露夜為霜,秋風入夢涼。

飛花揚北國,剪燭憶西窗。

夏李今為實,春暉仍有光。

雲知多少載,白發證行藏。

贊山村老教師

張孝華(寧夏)

久別繁華地,心甘半世窮。

雞鳴攀石徑,日落踏霜風。

鬢發千絲白,秋山萬樹紅。

每逢升學宴,喜報慰初衷。

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

窺見室家之好;

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

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得其門者或寡矣,

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論語·子張篇》

教師節同題|傳道千秋事 恩深不可忘

憶當年老師深夜批改作業

程志遠(湖北)

弦月如鈎垂五更,燈光一束伴耘耕。

細聽紙上沙沙響,尤似春蠶吐納聲。

無 題

曹憲閣(遼寧)

老樹孤零倚院前,朱門青瓦繞禪煙。

梵鍾敲碎兒時夢,寺廟昨天是校園。

教師節感吟

廖志斌(江西)

早年曾是小園丁,立志黌門不計齡。

勸學無非三板斧,懸梁鑿壁捕流螢。

老 師

駱春英(浙江)

一花一木血澆融,春色枝頭各不同。

桃李他年遍天下,滿頭雪發笑東風。

教師節感懷

盧競芳(河北)

望里金秋去復來,雲邊孤雁久徘徊。

高寒莫問吟鞭老,猶戀杏壇三尺台。

教師節遙寄恩師們(新韻)

馬娃(甘肅)

晝夜精心拭寶刀,平生窮困亦堪豪。

鐵肩挑起強國任,時把靈魂細細雕。

賀教師節

沈利斌(浙江)

師心千載奉無私,明燭生輝蠶吐絲。

卻喜清風賀今日,秋花秋果遍芳枝。

贈為師者

隋鑒武(山東)

三尺講台天地小,卻關家國大前程。

春風化雨盈眸秀,重教在培真性情。

教師頌

王俊卿(山西太原)

一肩霜雪最風流,日月山川兩袖收。

潤物無聲千古韻,講壇三尺寫春秋。

畢業生送別會後(新韻)

王志偉(山東)

漆漆黑板字難擦,歡送誰知寫幾茬?

痕跡皆隨桃李去,只留塵染鬢霜花。

教師情懷(新韻)

王戰偉(河北邢台)

桃李傾心醉杏壇,挑燈看劍二十年。

苦無妙筆丹青手,寫意春來九月天。

從教十九年感吟

王念俊(河南)

曉月殘星頭頂懸,一方教室任流連。

個中甘苦誰消得,授課鈴催十九年。

次韻盛法老陸世全老《教師節有感》

武立勝(北京)

燈照秋窗次第明,風翻書頁誦聲聲。

長將此景心頭憶,猶是經年不了情。

教師節同題·即興遣懷

邢巍(遼寧)

千秋功過論無休,宿雁蘆汀楚江秋。

怎堪西風空自許,只為伶俜不言愁。

教師節前一日,翻犬子亦安十歲時的作文,見其《老師》詩中有句雲:「您是我們翅膀下的風」,遂衍繹之

姚海寧(浙江)

歪斜手跡墨痕濃,一片童心到碧空。

君看雛鷹踏雲去,全憑翼下送長風。

師腐有題

葉修存(江西)

杏壇美譽續千年,未想人師逐利先。

若是九泉通電訊,孔丘哪敢作長眠。

游瑞中校園有感六首錄一

趙迪生(浙江)

名花佳木競爭妍,怪石奇峰欲拔尖。

但願時賢與時進,圖強且莫負先賢。

家 訪

鄭登平(廣州)

心掛山村留守童,崎嶇小路影匆匆。

肩披月色歸無悔,桃李花香入夢中。

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

重於父母多矣,可不崇之乎?

可不求之乎?

——《抱朴子·勤求》

教師節同題|傳道千秋事 恩深不可忘

教師贊

慈勤海(山東威海)

春蠶絲盡尚思賢,紅燭成灰化淚泉。

三尺講台魂總系,一身風雨步猶堅。

行知碩德人常憶,武訓精神世久傳。

欣得百花繁盛日,繽紛桃李燦山巔。

教師節自省

段維(湖北)

師者曾言傳道忙,道中有道漸迷茫。

山河正統棋枰里,鹿馬爭分殿闥旁?

故紙梯雲雲未雨,新醪浪雪雪因光。

時將家國旌旗豎,偶把旗杆插孔方。

詠渡舟兼贈恩師王子勛先生

范東學(湖南)

村郊古渡守清流,久歷滄桑一葉舟。

可羨紛繁花世界?惟崇儒雅大春秋。

迎來送往情無倦,宿露餐風興不休。

愜意時教詩意起,槳聲欸乃韻悠悠。

鄧志瑗老師八十大壽,原玉奉和兼慰喪偶之痛

胡迎建(江西)

桃李繁連泗水春,焚膏繼晷蒔培辛。

程門人受溫淳誨,馬帳我聞謦咳親。

疏補茂堂通典制,律追山谷趁昏晨。

鼓盆歌約漆園吏,想見東籬採菊人。

按:江西教育學院鄧志瑗老師多年授文字、訓詁學。

將游浙江呈熊師

何革(四川)

教授當時傾耳聽,靈丹無奈付頑冥。

風霜也染我頭白,筆墨未撩人眼青。

路隔千山遙立雪,書存幾卷久囊螢。

越西煙水空濛里,再向先生乞秘經。

註:2010年6月,曾於黔江聽熊東遨先生講學。

教師節前日偶檢中學作文本見朱批

蔣昌典(湖南)

村童負笈欲何之,嘗記孜孜問業時。

堂上春風慚我鈍,門前深雪想公知。

孫山名落誠為恨,鐵杵針磨信未遲。

作業偶翻猶臉熱,朱批道道若鞭笞。

己亥教師節感懷

李明科(安徽)

弱齡設帳豈無因,不復扶犁可避貧。

授業文章存數卷,傳燈弟子過千人。

為師規范常依舊,善誘功夫總逐新。

心積當年多少事,更番入夢苦難勻。

教師節感吟

王術志(山東)

是為丹朱或蔚藍,植桃植李任當擔。

蠶絲未盡興無盡,鴻志常談夢不談。

欣看春風吹樹綠,願隨細雨潤心甘。

由他富貴九重九,獨愛方台三尺三。

丙申中秋後三日訪曹師

王海亮(河北)

津門一望故園秋,碧草黃花處處幽。

已許詩心化明月,能無綺夢入高樓。

可憐病骨如銅瘦,最愛雲光似水柔。

回首垂楊遮白日,滿籬疏影是牽牛。

吾 師

王岳(安徽)

終世蹉跎稱不通,性情偏是快哉風。

詩添骨韻形神妙,學富胸襟耳目聰。

得失煙消九天外,浮沉夢落一杯中。

已無羈絆從心欲,稚態難遮似小童。

教師節有寄

王敦富(湖北)

又逢此節憶吾師,猶記懵懵寄學時。

三尺講台傳警句,一支粉筆授新知。

方塘半畝清如許,化雨千秋果滿枝。

誨爾諄諄言在耳,故情款款省來遲。

2015年6月23日研究生畢業賦此授之

星漢(新疆)

鋒芒從此總難遮,腹有詩書自富奢。

諸子初臨起跑線,導師已歇末班車。

風雲前路心猶壯,日月終生影不斜。

縱下天山奔四海,互聯網上莫傷嗟。

教 師

徐中秋(浙江)

寒士生涯未計年, 白塵日久染華巔。

春風九畹期懸果,熱血一腔噴作泉。

世路崎嶇曾姓”臭”,商潮洶涌愧言錢。

明時遺石無光彩,知是非材不補天!

教師節有懷

楊子怡(惠州)

四秩滋蘭歲月長,節前檢點剩吟囊。

求磋仁每欣顏氏,問干祿曾慚子張。

驚恐頻仍有尤大,高危幸未遇無傷。

從今只課孫儕字,作罷詩狂作酒狂。

註:無傷,《項羽本紀》中告密者曹無傷也。

監考聊借東坡一句作正能量口號

楊新躍(湖南)

久坐安然白晝長,萬人如海一身藏。

虛廊恰足蕉前雨,小案難容肘後方。

信可解牛聊小試,不辭羸馬待斜陽。

沙沙微響何相似,靜聽花開興未央。

戊子秋敬和海粟姐《教師節感懷》原玉

鄭虹霓(安徽阜陽)

細細金風入戶輕,臨屏能不憶群英。

長江水送新潮疊,紅燭光瞻北斗明。

萬里期觀鵬展翼,三春笑對蕾初萌。

予懷渺渺逢秋至,且向芸窗調雁箏。

【按】雖然忝為人師若許年,但與今生曾遇到的很多老師相比較,仍常生高山仰止之感!《莊子·逍遙游》雲:「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衷心祝福殷殷教誨我們的好老師,願他們一切順心,闔家幸福!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教師節同題|傳道千秋事 恩深不可忘

金縷曲·恭寄葉先生歸國執教四十周年,步秋水軒韻

白衣卿相(廣東)

菊月秋風卷。趁今宵、屋樑落月,詩書排遣。研讀先生飄蓬事,劍膽琴心悲泫。更幾度、關河壁繭。四十風華蕭瑟慣,剩詞中、知己交深淺。家國志,素懷展。

何須著意才名顯。只耕耘、門牆桃李,殷勤闊扁。贏得迦陵經行處,淡看魚龍蟲犬。奈白髮、而今難免。所幸青箋留妙句,任紅塵、輾轉成經典。歸楫處,不需剪。

定風波·教師節寄語

陳良譽(上海)

每憶恩師慧命傳,一支粉筆寫雲天。野趣調成風雅句,傾注,鑿開混沌引源泉。

卻道冰心桃李滿,蘭畹。清貧不懼遞流年。數尺講壇開碧宇,何故?超然薄袂染霞煙。

清風八詠樓

杜琳瑛(浙江)

——己亥初夏與飛鵬、益洪、文清、春英諸師兄侍長師重登八詠樓

閬苑會仙儔,漫結遍蘭襟,天涯詞侶。重沐雙溪雨,看水天空闊,銀帆爭渡。撫琴長嘯,更指點,黃花詩句。幾回憶,前度流連,十年夢斷煙渚。

憑欄菱鏡新漲,驀回首誰憐,鬢絲如許?擬待聽金縷。任宵闌歌罷,醉中無語。余途迢遞,莫相忘、重繼簫鼓。共留取、綠賦紅吟,但得五湖春住。

臨江仙·贈俞象山老師

方建飛(浙江)

萬戶喧囂俱寂,一窗燈火誰留。曉星寥落月當樓。推敲工雅句,平仄稼詩疇。

漠漠江南詩雨,悠悠鵡水蘭舟。杏壇三尺寫春秋,嘔心揚國粹,桃李滿神州。

鵲橋仙·不觚園迎侍長師

方益洪(浙江)

梅花過了,棠花過了,到了荷花時候。維摩病起動游心,早謀劃、圖南計就。

吟鞋試遠,單衣趁爽,迎入小園青茂。瘦無可瘦不禁風,卻喜看、猶能舉酒。

山花子·教師節有寄高中語文老師

柯孫華(長沙)

一樣花開為底遲,同生苗圃各參差。多少晨昏何限愛,灌澆之。

案上無私光自燭,心中有物語緣師。今夜臨軒風獨好,卻沾衣。

鷓鴣天·感考博事寄燕師

李亞丹(浙江)

颯颯秋聲又一年,連宵有夢入康園。縹緗縑素芙蓉袖,坐與清風各自翻。

寒柳院,水雲軒,於今俱已隔雲端。感君欲贈橫江楫,是我長憂涉水艱。

南鄉子·讀楊逸明老師詩集感吟

馬星慧(南京)

攬卷讀詩翁,總覺鄰家伯伯同。漫淌真情山澗水,淙淙。匯作迷人飛瀑雄。

韻界仰高峰,墨海更欽筆走龍。學唱新歌誰伴奏,吟跫。竹徑徜徉醉晚風。

鷓鴣天·教師節

潘岳中(湖南)

那歲披紅到省城,鄉村最美慰痴情。年歸花甲師生別,夢向黌門歲月行。

居陋室,聽風聲。今逢節日意難平。揮毫但泄心中樂,師道相傳有後生。

憶江南·賀張建萍老師評上十佳教師

樵風(浙江)

流年急,雙鬢易成絲。絳帳飄如春夜雨,黃雛棲上碧梧枝。清響繞龍池。

鷓鴣天·拜望曹師長河夫子,適值喬遷

文裳(蘇州)

芳苑秋容散淡姿,先生絳帳最相宜。蕙蘭香細迷心影,蘆荻花飛到鬢絲。

蝴蝶夢,鷓鴣詞。水雲樓畔意葳蕤。崦嵫一線遙望迫,逐鹿方臨縛獲時。

浣溪沙

王增強(河北)

無夢廬中夢亦親,東籬可隱等閒身?詞成逐鹿比蘇辛。

清瘦悄然添傲骨,奇崛依舊長精神,傾言只與眼前人。

蝶戀花·三春暉

王玉明(北京)

——應邀出席「葉嘉瑩教授歸國執教四十周年暨中華詩教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欣逢教師節敬贈迦陵恩師

詩作靈魂詞作質,純潔芳馨,本性如蘭芷。百礪千磨心愈赤,痴情執教歸桑梓。

道德文章傳萬世,十載為師(注1),予我凌雲翅。恩澤三春暉永志,韞輝吾號先生賜(注2)。

注1:我拜迦陵先生為師已經十載。

注2:我的號「韞輝」乃迦陵恩師所賜。

鷓鴣天·賀長師壽

於文清(鎮江)

楊柳青青遠市朝,但將眉壽比長條。看花事業何曾倦,載酒心期更未饒。

登北固,賞金焦,吳頭楚尾再相邀。煙沽一老傳清望,逐鹿詞成海作瓢。

浣溪沙·振球老師重訪舊日學生

張貽璉(安徽)

恰是春風滿眼時,心牽孚玉踏芳枝。方圓桃李笑盈卮。

花雨一簾香半島①,吟風百歲展雙眉。紫砂情重捧如痴②。

註:①先生從安慶來訪,下榻縣半島賓館;②先生此來贈我一套紫砂壺。

減字木蘭花·獻給第34個教師節

張青雲(上海)

金風送爽,暑退涼生黌宇敞。節至翩然,笑語歡聲滿杏壇。

滋蘭樹蕙,濟濟良師成百輩。懋績昭昭,紅燭精神永不凋!

〔正宮·塞鴻秋〕懷念小學衛老師

張桂興(北京)

小學設在龍王廟,風吹雨打牆皮掉。先生一個教全校,書中自有陽光道。師生不了情,難忘音容貌。天堂之上應含笑。

作者/小樓師友 組稿/王志偉 空空法師

編輯/章雪芳 審核/不 言 校對/馮 曉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小樓聽雨詩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