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粉絲「手撕」嘉行背後 影視公司的「兩難」境地

楊冪粉絲「手撕」嘉行背後  影視公司的「兩難」境地

圖片來源:Michael Kors

在公司看來,自家藝人的發展誠然重要,但度過眼下的 ” 行業寒冬 ” 似乎是更需要關注的問題。

這一屆粉絲操心的事情越來越多了。

近日,” 楊冪粉絲抵制嘉行 ” 讓 ” 瓜田群眾 ” 再次見識到粉絲的戰鬥力:前有線上官方粉絲團賬號發文控訴,後有線下粉絲聯合趕往活動地舉手幅抵制。只為了讓楊冪不要出演自家公司的自製劇——《許你暖暖的晨光》。

楊冪粉絲「手撕」嘉行背後  影視公司的「兩難」境地

據粉絲表示,嘉行自製劇的粗製濫造給楊冪帶來了 ” 爛戲咖 ” 的形象,而頻繁出演這些劇集只會消耗楊冪的 ” 觀眾緣 “,為了楊冪未來的發展,” 事業粉 ” 們不得不聯合抵制。

嘉行方面目前並未正式回應,但據楊冪大粉公布的與其工作人員的對話記錄可以看出,公司對於藝人拍戲並非未經考慮,特別是在影視業並不景氣的背景下,” 大家挑戲都非常謹慎 “。

楊冪粉絲「手撕」嘉行背後  影視公司的「兩難」境地

換句話說,粉絲為藝人的事業發展操心本無可厚非,但在公司看來,自家藝人的發展誠然重要,但度過眼下的 ” 行業寒冬 ” 似乎是更需要關注的問題。

135 編輯器

行業 ” 寒冬 ” 來襲

而工作人員口中的 ” 行業寒冬 ” 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據北京商報報道,比起電影,電視劇一般擁有較為穩定的投資回報,但一段時間以來,外界不難發現,無論資本還是製作方,都開始謹慎入局電視劇市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6 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的劇目相比去年同期大打折扣。

與房地產等公司相比,在影視行業,公司發債並不常見。今年 7 月,中國證監會官方網站發布《再融資業務若干問題解答》的通知,其中有內容明確表示對於上市企業募集資金 ” 原則上不得跨界投資影視或遊戲 “,這意味着影視公司的融資渠道又縮窄了一些。

為了融資,影視公司不惜 ” 賣身 “。今年年初,慈文傳媒馬中駿家族轉讓占總股本 14.95% 的股權給江西國資背景的華章投資,轉讓完成後,華章將成公司的控股股東,馬中駿握有 10% 左右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慈文傳媒官方微博回應稱,本次控股權轉讓是為了解決質押之困,

大部分公司實控人則選擇質押股份。今年 7 月,華策影視實控人傅梅城將 500 萬股進行質押,本次質押後,傅梅城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計被質押股數為 2.41 億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 55.93%,占公司總股本的 13.76%。

行業環境如此,影視公司只能靠自己造血。然而,自去年 ” 稅務風波 ” 以來,影視行業景氣度下降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電視劇公司中報業績下滑甚至虧損的比比皆是。

拿幸福藍海(300528)來說,上半年公司電視劇板塊實現收入約 1.88 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18.11%。雖然說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同比增長 1.99%,但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卻同比下滑了 94.12%。

歡瑞世紀(000892)的表現也不是很好,營收淨利潤雙降,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1.09 億元,同比下滑 57.28%;淨利潤 1824.92 萬元,同比下滑 63.58%。據公司介紹,作為營業收入主力的影視劇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 82.04%,原因是影視劇確認收入的劇集數量減少。

與此同時,還有電視劇公司上半年處於虧損階段。唐德影視(300426)上半年實現營收 2.18 億元,同比下滑 55.95%;虧損 7698 萬元,同比下滑 185.42%。

而著名的電視劇製作公司——華策影視(300133)不僅上半年營收下滑,淨利潤也是由盈轉虧。據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 9.25 億元,同比下滑 57.7%;虧損 5826.45 萬元,同比下降 120.14%。

135 編輯器

嘉行的 ” 兩難 ” 境地

同行尚且如此,嘉行面臨的壓力自然不小。

據了解,嘉行傳媒的前身為楊冪工作室,後者於 2013 年成立。2015 年 9 月,嘉行傳媒借殼西安同大在新三板上市,當時嘉行傳媒的估值為 0.25 億元。2015 年 12 月,嘉行引入戰略投資者尚世影業,380 萬股作價 3 億元,公司估值達到 15 億元。

2017 年 3 月 24 日,完美世界宣布旗下基金擬出資 5 億元人民幣入股嘉行傳媒,交易完成後合計取得嘉行傳媒 10% 股份,照此計算,嘉行傳媒估值高達 50 億元。

估值暴增讓完美世界引起了證監會浙江局的關注,被要求解釋其中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完美世界回復稱,嘉行傳媒獨有的梯隊式藝人培養體系、旗下豐富的藝人資源、精良的影視製作能力均無法在賬面資產中體現,使得賬面資產無法全面真實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同時,嘉行傳媒預計 2017 年至 2019 年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年平均淨利潤不低於 4 億元。

就完美世界公布的財報來看,嘉行傳媒在 2017 年和 2018 年分別完成淨利潤約 1.94 億元和 4.6 億元,2019 年上半年則為 1.33 億。要達到當時預估的平均淨利潤不低於 4 億元,下半年嘉行傳媒淨利潤至少要達到 4.13 億元。要實現這個目標,靠着楊冪的熱度多拍劇集先賺一筆似乎是嘉行 ” 造血 ” 的唯一方式。

然而,未來橫在嘉行這樣的影視公司眼前問題還有很多。

首先,影視劇項目製作具有周期較長的特點,而一部電視劇能否成為爆款卻不止與劇集的質量有關,演員社會輿論事件、監管政策或審查等都有可能對劇集造成不利影響。高成本、規模化的前期投入並不一定能獲得相應的收入。

唐德影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受《巴清傳》主要演員社會輿論事件影響,公司仍未接到《巴清傳》電視播映權購買方以及信息網絡傳播權購買方針對該劇出具的排播計劃。

此外,粉絲抵制嘉行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這些年嘉行推行的 ” 新人偶像大禮包 ” 方案(由楊冪參演的嘉行自製劇,其他演員均為嘉行新人,但質量都不高。)已經讓粉絲反感,流量的紅利似乎不能吃多久了。有粉絲放出了楊冪這些年演過的電視劇,” 禮包 ” 劇集的低評分說明了一切。

楊冪粉絲「手撕」嘉行背後  影視公司的「兩難」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流量明星的失效越來越成為趨勢,不止今年鹿晗的《上海堡壘》敗走,去年楊冪自己出演的《寶貝兒》也是以 2000 多萬的票房慘淡收場。在粉絲看來都不滿意的作品,未來又能帶來多少收益呢?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娛樂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