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 人設無用,造來幹嘛

36歲的女演員江一燕,迎來了人生中熱搜最密集的兩天。原因卻不是作品,而是她一連串的人設崩塌。

最開始是因為這位女演員在微博上官宣了自己剛獲得「美國建築師大獎」,但不久即被網友發現,她其實是獲獎作品的房主。盡管她馬上在微博上澄清,但這段話驕矜的語氣卻再次讓網友們拒絕買單:姐姐立人設適度,差不多得了。

江一燕 人設無用,造來幹嘛
網友們的評論

之後,她七年前出版的散文集《我是爬行者小江》也被網友扒了出來,人們發現這位擅給自己貼文藝標簽的女演員,一些言行更像是在故作姿態:

「午後,玻璃杯里的red wine(紅酒)融化了冰雪,radio(收音機)里傳來的老歌真美。」

「得知我的visa(簽證)是一年有效,便立即決定前往Australia(澳大利亞)。從選擇城市到book(預定)學校只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

她文藝才女的外殼其實早就裂開了。

四年前,江一燕的團隊宣傳她獲得了《國家地理》的攝影大獎,但之後被發現她只是在中國名人賽區中獲獎。這個比賽獲獎的概率高達1/5——總計15人參賽,就有3人獲獎。參賽選手之中,就有熱愛用樸素大近景拍向日葵的黃渤。

江一燕 人設無用,造來幹嘛
黃渤作品

人設有崩塌,要麼是沒選對路,要麼是沒維護好,但不管是哪方面,都證明這門娛樂圈必修課,江一燕的學分遠遠不夠。

她失分的第一點是逆勢而行。自成立工作室起,范冰冰就開啟了國內女星「爺」的時代,因為影視劇觀眾主要為女性,成為「女性總攻」,自然能討好一大票觀眾。

從平均收視1.702的《楚喬傳》開始,《我的前半生》《那年花開月正圓》《天盛長歌》,無論是古裝劇還是現代劇,都走的是大女主戲路。《延禧攻略》更登上Google全球電視節目熱搜榜第一名,實現了對全球90個國家的版權銷售。

江一燕 人設無用,造來幹嘛
《延禧攻略》登上Google全球電視節目熱搜榜第一名

反觀今天「翻車」的江一燕,她的代表作是《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然而瓊瑤式的人設如今不但已經不再盛行,還容易成為當代女性觀眾的「政治不正確」。而當一位演員「逆勢」時,就別怪群眾火眼金睛——很多時候人們在意的並不一定是「真假」,而更在意「正確」。

江一燕 人設無用,造來幹嘛
在《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中和陳道明搭戲的江一燕

由范冰冰飾演的《武媚娘傳奇》就是一個將「正確」發揮到極致的成功例證:這部因為畫面被臨時裁剪的電視劇,在停播四天的情況下CSM50平均收視率還達到2.959%(份額達到7.926%),成為2015開年劇王。它講述的正是一個女人崛起的故事,叩在觀眾的心坎。

「總攻人設」也兌現了范冰冰的那句「我就是豪門」:2016年7月至次年6月,范冰冰以3億元的收入在福布斯娛樂榜上排名第二,僅次於成龍。據AI財經社統計,她的收入超過2017年70%的A股上市公司的營收。

江一燕 人設無用,造來幹嘛
「我就是豪門」

就算不走主流這條路,江一燕選的人設難度也太高。

「文藝才女」或者「才子」向來是踩雷高發區,因為必須匹配相當高的才華,但這點是明星身上的稀缺物。比如曾經被看作是「二十四節氣大使」的靳東,他說自己讀過「諾貝爾數學獎」的文章,但眾所周知諾貝爾獎並沒有設立數學獎;他說在荷蘭的安特衛普想起來梵高的那句「在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但這句話其實是中國人曾奇峰說的。更聰明的辦法是混搭,比如疊加厭世、疊加文學或者時尚等標簽,因為既然是混搭,就意味着沒有特別出挑的單項,網友也很難看穿。

江一燕 人設無用,造來幹嘛
靳東人設崩塌

當然,網友看不看穿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不要與資本離心。

資本逐利,人設經濟更是如此。正如上文所述,這兩年回報高的多是女強人設,因此唐德影視在2011年分別與趙薇和范冰冰簽訂了4年的演藝經紀代理協議,而這兩位女演員都有大女主的代表作若干。尤其是范冰冰,在電視劇獨家代理方面,她參與的電視劇必須由唐德及其關聯方進行投資。唐德如此看重她,都是因為她當年的《武媚娘傳奇》為公司足足貢獻了2.68億的進賬,占後者年營收的71.51%。

同理可見海潤影視與趙麗穎的關系。《花千骨》之後,海潤影視以1元/注冊資本的價格將其90萬元出資轉讓給趙麗穎,這種股權激勵固然是一種獎勵,也是為了與《花千骨》(這也是一部大女主劇)之後大火的趙麗穎捆綁。而江一燕,她的人設顯然是低回報的:她長了一張文藝片會用的臉,商業片卻不一定願意為其買單。

江一燕 人設無用,造來幹嘛

商業片會願意買單嗎?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人設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賺錢的天花板。比如實力派女演員周迅,雖說一直有其希望轉型商業片的說法,但人設將她牢牢地釘在了文藝殿堂里。周迅尚且如此,更不要說江一燕。過去五年,江一燕的電影只有《七十七天》和《三少爺的劍》剛剛擦過票房1億的線。根據企查查資料顯示,她關聯的公司雖有五家,但其中注冊資本最高的也僅為50萬元。

在人設經濟學這門課上,江一燕最失分的地方是一直搖擺不定。和那些以人設為坐標,最終指向名利的明星們不同,她似乎並不在乎人設能帶來的利益,着力把自己活成一個文藝女子。但她又並不真的符合這類調性,因為很難想象一個真文藝的人會將「親手編clothes」、「用發電車接上iPod」掛在嘴邊。

江一燕 人設無用,造來幹嘛

「着力把自己活成一個文藝女子」

可以佐證的另一些細節是,江一燕在2010年用Blog網誌寫了一篇關島游記,她想寫天邊泛起「紅暈」,但寫成了「紅蘊」。她後面又寫:忍不住拿起相機記錄下大自然這神奇的畫圈(應為卷)。

影視行業鍾愛兩種人:一類擁抱資本,如曾經的范冰冰、楊冪、趙薇,他們不忌諱名利,甚至以自己為矛,去拓展更大的資本版圖;一類高高掛起,如竇唯、彭磊,他們玩的是高階的文藝,願意為理想的文藝犧牲生活。但有意思的是,這兩者最終都異曲同工,因為資本既熱愛庸俗,也熱愛高雅。

但江一燕既不願意承認自己跟某些演員一樣「俗」,卻又沒有做到真正的高雅,在真資本和真文藝之間,她進退維谷。

江一燕 人設無用,造來幹嘛

她是有過翻盤的機會的,比如《暴雪將至》,這部電影票房雖然僅有5000萬,但好評如潮。可她錯失了這次機會,影評人木衛二評價她在這部文藝片的表現是:「從頭到尾都不在狀態,令人難堪。」

人設之外,她的真實生活也不符合主流價值對女明星的期待:相比憑借富豪上青天,人們現在更喜歡那些把事業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女人。比如林心如,她在《傾世皇妃》版權價格僅需幾萬時就入手,這部古裝劇之後僅網絡版權就以每集約40萬的價格賣出,整體比她本人預期多了兩倍盈利,也將她送上2011年福布斯名人排行榜。人們因此贊她與霍建華的婚姻是勢均力敵。

江一燕 人設無用,造來幹嘛
《傾世皇妃》

支教、攝影、建築,樣樣都沾的江一燕運作路徑像個網紅或者富二代,但唯獨不像女明星。因為影視圈是一座大型的名利場,搏名、搏利都再正常不過,但她似乎更沉迷於一種「自由而無用」的表達。

這麼多年,影視行業其實做的是一門對號入座的生意,無用的人設也就匹配不上任何。她對於行業來說,自然也就顯得不那麼有用。

人設這東西,雖說是一個套路,但也大多是量體裁衣,有這麼一個假文藝真自戀的外殼,或許也證明了網友引用錢鍾書的話評價江一燕沒錯:「這點子牙縫上的外露,也只能證明飯菜吃得好,倒還不如嘴里鑲嵌裝飾用的金牙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小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