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挑戰甲骨文 寓教於樂打開漢字之門

人體拼成漢字、通過漢字猜成語……坐落在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的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常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漢字愛好者體驗漢字遊戲。大家膚色不同、年齡不同、所在的國家不同,但置身於這座體驗園時,都被漢字世界所吸引。

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體驗園中,「巧拼漢字」展板上用磁鐵做成的漢字筆畫靜靜地躺在田字格里。在「口」字展板前,兩名外國女孩正比劃着組漢字。擺好筆畫,便喊同伴拍下與漢字的合影。一撇一捺、一點一橫……漢字筆畫構成了變化萬端的漢字宇宙,體驗者開動腦筋用肢體和筆畫拼着自己心中最喜愛的漢字,也感受着漢字的脈絡,探索着奇妙的漢字世界。

進入木活字印刷的展室,濃郁的墨香撲面而來,一字排開的木桌上,宣紙、墨汁、刷子、字盤、硯台一應俱全。幾名小朋友戴着圍裙坐在桌前,鋪上宣紙,用刷子壓過字盤。「我認為我的作品更完美。」一名來自西班牙的小朋友自豪地把自己剛印好的詩畫舉在空中。

相關專家表示,木活字印刷是雕刻在木板上的單個文字,通過排列組合以印刷不同內容的書籍。雖然我們的生活中已經看不到木活字的身影,但木活字印刷體驗遊戲可以讓體驗者感受這門傳統工藝。

「有時候項目老師也會跟體驗者們來一局《漢字大富翁》廝殺,這是一場漢字愛好者之間關於成語、漢字、詩歌知識的比拼,有時候,一盤遊戲會將老師困在遊戲室里數小時。遊戲設計老師在親身體驗中找到新思路,汲取新靈感,與體驗者們進行漢字思維上的交流與碰撞,做出來的遊戲更加好玩有趣。」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項目負責人桂帆說,「2020年,項目將進行更多跨界合作,運用VR等新媒體、新科技手段設計更多符合漢字教學規律又生動有趣的漢字體驗項目,為每一名體驗者打開漢字之門。」

知識點和趣味點相結合

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設在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內,既接待體驗者,也承擔教學功能。這就需要既解決漢語非母語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漢字難寫難記的問題,又要寓教於樂,同時適應教學模式差異,以確保達到漢字知識點和趣味點的有機結合。因此,該體驗園的每個遊戲環節的背後都有數位語言領域專家無數輪的探究論證,這為體驗項目提供了強大的學術支撐。

事實證明,體驗式漢字遊戲經得起考驗。2019年11月,在希臘雅典扎皮翁宮里一個挑戰甲骨文展台前,當地民眾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希望一睹漢字風采。這正是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推出的「挑戰甲骨文」系列體驗活動,在希臘舉辦的「設計中國·魅力漢字」展覽上一經亮相,便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

展覽吸引了一位希臘本土漢語教師的關注,「我覺得活動非常有趣,增加了中國對我的吸引力。作為一名中文教師,也想了解更多漢字教學方式,如果有機會到中國學習就更好了。」

看到展覽上那熟悉的筆畫和文字,一位曾經在中國生活的希臘留學生說:「我在讀大學時選擇學習中文,後來到中國武漢大學留學。我熱愛漢字,懷念中國。」

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項目是漢字體驗遊戲式學習的一個縮影。相關專家表示,體驗遊戲式學習使每個漢字愛好者能夠「身臨其境」,觸摸漢字的骨骼,感受漢字的靈魂,追溯漢字的歷史,真正沉浸在生動鮮活的漢字環境中。

「我因愛漢字而愛上中文,但對漢語為非母語的漢語學習者來說,漢字是學習路上的一大挑戰,學起來有點難。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將學習和體驗遊戲結合起來,會簡單很多。」在中國留學的美國留學生傑克說。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人民日報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