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鳳凰詩社2019年度詩歌大展(一)

主編:莫燅珠

刊首語

詩歌是美的。美得年輕,美得成熟。美得朴實,美得華麗。美得古典,美得現實。簡單和復雜,智慧和笨拙。

美是畫面,是視覺,是力量,是驚喜、是打動,有沉重,有傷口,有輕巧,有綻放。

文字是武器,美到那里,綻放到那里。使文弱書生,手無寸鐵也能締造一個美麗的江湖,或鐵骨錚錚或柔情萬丈。能使硬漢柔軟,纖弱的小女子成為豪氣沖天的戰士。

文字是細膩的,是深埋的情意綿綿。是「小心地掏空月下的低語/微微顫動的天地,一地碎銀」,是「我打馬執鞭,,向北再向北,劈開一百零一道關,,」是「每一片雪花都自帶隱喻」,是「如果時間能允許,,還能享受,抑揚頓挫的母語」,。

2019年我們在海外詩社,在這個開放樂觀的世界里,在純詩歌的國度里遇見,感謝、感恩!在互相推廣中,我們在成長,在提高,在飛翔。如同鳳凰一樣飛翔!

美如同發育的孩子,2019年,我們邁上一大步,進步神速。2020年,是我們茁壯成長的重要時期,我們盼望,我們期待!(厲雄)

本期大展詩人:厲雄,謝虹,淑文,陂北,程燕,王獻翠,趙百玲,葉建芬,O-K mom,王佐臣,李靜,靜好,周志彬,王家雲。
與石頭對話

文/厲雄(西班牙)

星空下,舒展開來的線條

構造起伏的點畫筆法

那些裂開,喧嘩,沉重和憂郁的章節

稜角分明

與石頭的契約,已形成定數

他的靈感,是蒼山上的月亮

陰影下,捏造三座門樓,和無數的竹葉

修辭立體的虛美

山腳的童子,栩栩如生

小心地掏空月下的低語

微微顫動的天地,一地碎銀

沿着山脊,取出色彩

逐漸傾斜的飛檐,舉起明月當空

按照風水布局,鏤空竹葉

一道工序,一片葉子

一片葉子,便是一個生命

每一次的取捨

電光火石之間,把每一個夜晚的燈光

以時間為參數,貼上雪的形狀

(選自《詩刊》2019年11月份刊)

【推薦語】詩人冷靜又具有語言深度的魔性力量,使讀者不由自主追隨詩性畫面隨着石頭的裂開,喧嘩,沉重和憂郁的章節,一步步讀下去,一名智慧而孤獨的畫者在月夜,從解讀石頭開始解讀世上萬物的命理定數,「一片葉子,便是一個生命」, 「每一次的取捨,電光火石之間,把每一個夜晚的燈光,以時間為參數,貼上雪的形狀」,詩人於虛實之間自由變換,冷寂而睿智,透明而多變。厲雄先生的詩歌將現實場景和個體生命體驗運用隱喻的象徵把讀者帶進了深邃的藝術空間,具有極強的帶入感。(謝虹)
【詩人簡介】厲雄,旅西班牙華語詩人。浙江青田人,居馬德里。鳳凰詩社副社長兼海外鳳凰詩社社長。中詩網副主任。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世界詩人大會終身會員等。詩歌散見《詩刊》《中華詩詞月刊》《中國日報》《詩選刊》《星星》《人民日報》《詩潮》《詩歌月刊》以及海外報刊等。參與組織了首屆西班牙伊比利亞國際詩歌節,參加了第二屆中國詩歌春晚(歐洲分會場),以及其他國際性活動。著有詩集《歸來的雪》。
我和浮圖峪擦肩而過

文/謝虹

你引我過來,無非就是打開一個界面

在烏字號長城鄰左的小河口插一面旗幟

我打馬執鞭

關隘那麼多,水面那麼廣,我的先民

他們狩獵,擁着一位帶鄉音的女子

和地捻、拐棗、羊陀飯、苦珠子相安為居

向北再向北

三十八座峰火台拎起一叢叢看麥娘

吸食曼陀羅的漿果

而天空依舊是瓦片一樣的藍

一百零一道水關被我劈了那麼久

野桃花開的時候

我在接近狼牙口的浮然小區七樓

披着純白的浴衣

慢慢走近你綿延的盤旋

走近你的子嗣,紅松、白樺,梁和檁

並和他們擦肩而過

(選自於《詩刊》2019.9月號)

【推薦語】這首小詩寫得極盡豐盈委婉大氣。「浮圖峪」是河北淶源一處保存較好的野長城景區,天殘地缺成就了它的蒼涼雄壯,也無疑讓它更加多元神秘。詩人以女性視角入史入畫,放眼「我的先民/他們狩獵,擁着一位帶鄉音的女子」,一下拉近了浮圖峪的景深,「地捻、拐棗、羊陀飯、苦珠子」都那麼親切;她歷數「向北再向北三十八座峰火台」,「拎起一叢叢看麥娘/吸食曼陀羅的漿果」,目之所及,江山如畫;「一百零一道水關被我劈了那麼久」,顯然一個「劈」字,讓詩人的目光一次次穿越古老關隘,山高水長;而當「我」「披着純白的浴衣/慢慢走近你綿延的盤旋/走近你的子嗣」,時光靜美,「我」完全入境,一皴一畫,都是浮圖峪的秘密。(江漁)
【詩人簡介】謝虹 ,《方向》雜誌主編,郭小川文學院簽約詩人,保定市徐水區作家協會主席。鳳凰詩社入駐詩人。 出版詩集《溫暖的塵埃》, 詩歌入選《2015中國年度詩歌》《當代精美短詩百首賞析》多種選本。 偶有獲獎。作品見於《詩探索》《中國詩歌》《詩歌月刊》《詩選刊》《作家導刊》等多家刊物。
每一片雪花都自帶隱喻

文/淑文(新西蘭)

小小的一隻,在我的額際邊蹺足

想它不是夢境,蟬鳴環繞紅櫻

群群白蝴蝶停停落落

這不合時宜的不期而遇,猜不透

好多時日,執筆的念頭剛提起

它的身影就和遠處的光源重疊到一起

噢,小小的白蝴蝶,有着

高貴豐盈的前世,今生細長的河流里飛出

越過滄海,自帶使命

為天空

為大地

或僅僅為了一個人

心靈深處的那一場雪

(選自《中國詩人》2019年6月)

【推薦語】一首清新脫俗的小詩,擬人法寫雪花的前世今生,她有着高貴豐盈的前世,今生又出生不凡,自帶隱喻。既道出了雪花的成因,又賦予了雪花神聖使命。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使命,春雨以滋潤萬物為使命,海以容納百川為使命。雪花的使命是什麼呢?「為天空,為大地,或僅僅為了一個人/心靈深處的那一場雪」,可大可小,浪漫溫馨。自然界的萬物都會觸動我們的情思,引發我們的聯想,由雪花的使命想到我們自己,小小雪花都自帶使命,那生而為人的我們的使命是什麼呢?令讀者聯想,深思,佳作。(靜好,英國)
【詩人簡介】淑文,曾任電視台節目主持人,現居新西蘭,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作品發表於《人民日報》《詩選刊》《中國詩人》《澳門月刊》《流派》《中國日報》以及美,加,新西蘭,新加坡,日本,印尼,菲律賓, 台灣等國家地區的主要報刊和雜誌。中國詩歌比賽中獲過獎項。
如果時間能允許

文/陂北(湖北武漢)

那些委屈算得了什麼呢

老屋、土地、一點點遺產

都不如,再喊你一聲媽媽

我該放下一切

接住妻子手中,坐着輪椅的你

我該藉此機會,在你不再忙時

打聽,你經藏多年欲言又止

滿滿的往昔

我該那兒也不去,讓你

一睜開眼,就能看到我

我該陪着你沉默,背着落日

俯瞰一次

生活了幾十年的故地

我該與你擇一處景區,興奮地奔過去

那怕僅僅走到門口

如果時間能允許,媽媽

我怎麼會落下那麼多缺憾

我一定讓你笑容滿面

像少年時惹你生氣

次日還能享受,抑揚頓挫的母語

喊醒那個,沉睡的乳名

(選自《零度》詩刊 總第33期。)

【推薦語】一首真摯感人的詩歌,如果時間能允許,詩人會怎樣怎樣,可是時間如流水,一去不返。「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更不可能倒流。詩抒懷,本詩用排比句,反復詠嘆,抒發了詩人痛失慈母的心酸與追悔,朴實真誠的詩句,感人至深,令人淚流。百善孝為先,願我們為人子女着,趁父母健在時,多陪陪他們,聽他們嘮叨,喊醒那個沉睡多年的乳名,重溫過去美好的時光。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不留遺憾。(靜好,英國)
【詩人簡介】陂北,原名吳光紅。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鄉土詩人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小詩協會會員。詩歌散見詩刊書刊報刊和網絡。
他鄉的月亮

文/程燕

逆風行走,抱緊搖晃的身影

我匍匐的姿勢

低於一株漸熟的麥穗

像一朵孤雲,越移越遠

遠到沒有方向,也沒有根

我曾遇到過,花海,魚群和集翔的飛鳥

也愛過他鄉的月亮

但從不會錯認,那些石頭圍牆,井台

冒着香氣的煙囪和呼喚

(選自於《長江詩歌》2019年第10期)

【推薦語】小的時候,我們嚮往着外面的世界,長大以後,我們飛向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詩中所寫的花海、魚群、飛鳥,所以我們背井離鄉;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所以又引發了無限的鄉愁。他鄉的月亮一定是可愛的,但他鄉的月光卻是搖晃的,所以詩人看到了自己搖晃的身影。以匍匐的低姿態,在逆風中艱難地行走,又如同沒有根的孤雲在隨意飄盪,這是異鄉遊子的一種經歷,然而這種經歷對於每個人都是必須的,也許只有經歷過對家鄉的逃離、在異鄉的流浪,以及種種愛恨糾纏,才會最終對生命出發的原點重新產生出深深的依戀之情。結句的「石頭圍牆、井台/冒着香氣的煙囪和呼喚」,是標志性的田園故鄉的生活場景,尤其出自母親的那一聲呼喚,非常扎心。詩人以我們熟悉的意象,展現了鄉愁這一特殊情感的復雜性:艱難、孤獨,同時還伴隨着若干美好。詩的語言流暢而優雅,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周志彬)
【詩人簡介】程燕,筆名玄微子,山東濟寧人。熱愛生活,與世俗相安。主編《無為文學》。現任《作家新視野》紙刊編委和微刊主編,《鳳凰詩社》微刊執行主編,江山《如雲詩苑》副社長。部分作品散見於《咸寧周刊》《精短小說》《寧河工訊》《詩意人生》《如雲詩刊》《中國詩人》《雪魂詩刊》等國內報刊。
六月,高山上的村莊

文/王獻翠(西班牙)

竹葉,雲朵,穿梭掩映

有幾朵墜入塘底

有幾朵驚醒睡蓮

六月香落滿池

小徑,撒滿星星

也長滿了野草,山果

父親的影子爬滿梯田

母親的身影追逐着雞、鴨、鵝

你,偷走清晨第一串鳥鳴

走出梯田口

木樓里的人,倚窗聽雨

山雨洗涮

影子愈發清秀

門前,梔子花

開了一年又一年

一襲的旗袍

養在唐詩宋詞里

日漸清瘦

(選自《長江詩歌》2019年第7期)

【推薦語】古典詩歌和現代詩歌極其巧妙的融合。詩人從竹葉,雲朵開始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並且毫無障礙的詩意表達,引領我們步入六月高山上的村莊,野草,山果,父親的影子爬滿梯田,直到場景由動態逐漸變換成「木樓里的人,倚窗聽雨」的靜態書寫,靈動而自然,真切而飄渺地展現了高山村莊的自然魅力。(謝虹)
【詩人簡介】王獻翠,女,曾用名王芸芸,網名石夢奇,浙江青田人,僑居西班牙。愛好攝影,喜歡文字,詩歌。鳳凰海外詩社常務副社長兼義工部長。中歐跨文化作家協會理事。伊比利亞詩社副社長。中詩網(海外)微編輯。詩歌散見於《人民日報》《長江詩歌》《山東詩歌》《世界日報》等等。
我的眼里長滿春天

文/百玲

一片雪花

噘着多情的唇

把少女的初吻

奉獻在這片古銅色的土地

這雙晶瑩剔透的翅膀

煽動淡淡的憂傷

山路深淺的一串串腳印

種下父親的夢

雪捂不暖凍僵的記憶

彎曲的脊樑

懷揣花開的聲音

艱難地走向村口

那根沉重的扁擔

躲藏在流年的拐角

把思念打撈

籮筐盛滿母親的汗滴

淺擱在屋檐下

等炊煙再次升起

黃土地上的步伐

踩着人生韻律

接過父親的犁鏵

把春夏秋冬耕種

生活是把鋒利的刻刀

將父親額頭上的溝壑

一比一地篆寫在我臉上

在這年復一年的褶皺里

一茬茬莊稼高過花蕾

母性用胸膛溫暖的返青

在冰雪融化時

這片土地春暖花開

(選自《菲律賓日報》2019年4月18日)

【推薦語】相較於很多詩人筆下的個人話語的表達,白玲以其豐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才情,善於從極其普通的生活場景或片段中,發掘和表現生存處境以及對生命的真實拷問,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從現實出發以超越現實的詩性語言,道出了生活的艱辛卻又不失對生命的無限熱愛,正如詩人所說:母性用胸膛溫暖的返青,在冰雪融化時,這片土地春暖花開。(謝虹)
【詩人簡介】趙百玲 甘肅天水成紀人,現任鳳凰海外詩社秘書長,《國際聯合報》社主任,《詞壇》雜誌編委等職,在與詩相伴的途中,一路摘取歲月的風景,又將多彩的景色排列成四季,滋養出生活的甘甜,傾吐出清新的叮咚,譜寫成詩的音符,作品發表於各類平台及紙刊,由此獲得一個個人生的佳獎。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海外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