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好的劇組保姆上海市影視攝制服務機構影響力從長三角輻射至全國

作為上海影視政策一個 ” 窗口 “,上海市影視攝制服務機構給劇組的 ” 保姆式 ” 服務,已經聲名遠播。11 月 21 日,在本屆長三角文博會上,服務機構上午剛剛和雲南省有關方面簽約,下午雲南省相關部門又從國家會展中心趕來巨鹿路,實地調研服務機構的運作體系。” 雲南現在基本上都是『自然攝影棚』,劇組去拍了之後就撤,不會留在當地進行劇本孵化或者後期製作,我們服務機構就是把上海的經驗、長三角的經驗,分享給他們。” 服務機構主任於志慶告訴記者,” 今年長三角文博會升級,我們的輻射力也在增強。”

21 日上午,在長三角文博會的一號發布區,” 雲南主題發布 ” 活動上,滬滇兩地舉行了一系列的簽約項目。其中,影視方面由雲南省文藝創作中心和負責上海市影視攝制服務機構具體運營職能的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簽訂了《影視創作、服務、產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這個協議簽訂後,下午雲南省方麵包括文化主管、出版、廣電、文藝創作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就趕到巨鹿路 709 號,調研上海市影視攝制服務機構,並和上海方面專家舉行了重大影視題材創作座談會。

” 雲南有天然的好風光,很多劇組願意去取景,但拍完之後就撤了,沒有給雲南影視產業留下太多東西,所以,他們希望在內容製作上,看看上海的做法。” 於志慶說,協會和服務機構共同組織了上海的一些行業大咖,包括多位國家一級導演、一級編劇,幫雲南方面出點子、想策劃。

此外,上海 ” 電影新政 ” 發布後短短幾年來,上海電影產業發展突飛猛進,產業架構、票房收入都讓業內刮目相看,而踏踏實實為劇組解決問題的服務機構,很能解釋上海取得這樣的成績的原因。近兩年來,服務機構已經接待眾多上門取經的兄弟省市主管部門,這次雲南來取經,機構針對性地對如何 ” 拉長產業鏈 ” 進行了詳解。

在調研完服務機構的服務項目、運轉流程、工作機制等內容後,雲南方面影視產業相關人士也得到了服務機構的建議—— ” 在雲南能有兩三個攝影棚,在雲南做完天然的取景之後,後期就留在當地,這樣產業鏈拉長,產業自然能漸漸起來。”

上海市影視攝制服務機構成立於 2014 年,長三角一體化以來,服務機構也在積極協調長三角區域內的合作,今年的上海國際影視節期間,就由該機構牽頭,倡議建立 ” 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 ” 機制,並取得了眾多實質性成果。” 如今,除了長三角區域內的合作,我們還想把整個長三角合作的一些經驗,往外輻射。” 於志慶說,” 中國的電影工業化程度還不是特別高,我們也希望這些經驗,能夠對整個產業有一些幫助和促進作用。”

據悉,在今年的長三角文博會上,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打造了 1900 平方米的超大展區,涵蓋影視服務機構、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聯盟、影視內容製作、影視動漫、紀錄片、影視後期製作等豐富內容,吸引許多專業觀眾的駐足。

欄目主編:李君娜 本文作者:諸葛漪 文字編輯:張熠 圖片編輯:邵競

本文圖片:主辦方 提供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