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大,其實就是沒本事

在生活里有許多事情讓人忍不住發脾氣,孩子的教育問題便是其中之一。

經常可以在家長群里看到這樣的吐槽:

「每天最煩躁的時候就是看孩子寫作業,磨磨唧唧三心二意!」

「實在忍不了,還是吼了孩子,太馬虎了,不吼不行!」

「這孩子一點上進心都沒有,快期中考試了,一點不着急」

……

這些吐槽,看起來都是孩子身上有毛病,但認真思考一下,你之所以發脾氣,還不是因為拿孩子沒辦法?只是在用脾氣掩飾自己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的無計可施。

王小波曾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是啊,如果你有本事能解決遇到的問題,又何必發脾氣呢?

脾氣大,其實就是沒本事

01

層次越高,越沒脾氣。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講:「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有人則更細致地從脾氣上把人化分成四等,依次排為:

一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三等人沒本事沒脾氣,四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這句話,並不是說沒脾氣的人本事就大,而是很多本事大的人,逐漸學會了克制自己的情緒。

曾國藩早年脾氣並不好,其在京任職期間與不少人發生過爭執,也得罪過不少人。

他與兩位同鄉鄭小珊、金藻都曾發生過口角,所為的也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結果是,「肆口謾罵,幾於忘身及親」。

在京期間,曾國藩還「好與諸有大名大位者為仇」,以至於好多人見到他就躲開,更不敢同席吃飯。

曾國藩也多次反思自己:「齟齬之後,我反悍然不近人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此之不知,遑問其他?謹記於此,以為切戒。」

後來,大徹大悟後的曾國藩幾乎實現了脫胎換骨。

咸豐八年七月,清廷命他入江西重新掌兵,他的改變令人感到驚訝。

好友郭嵩燾說他「曾司馬再出,頗務委曲周全」,胡林翼說他「漸趨圓熟之風,無復剛方之氣」。

這種隱忍平和的心性,最終讓他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巔峰。

高層次的人並不是沒有情緒,他們只是不被情緒所左右,有沉穩的內心,喜怒不形於色。

他們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更懂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請一定要高看那些脾氣好的人。

他們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暴跳如雷;不會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不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拿自己的不快影響別人。

脾氣大,其實就是沒本事

02

控制脾氣,才是大本事。

很多人誤以為發脾氣和憤怒是一回事。但事實上,憤怒是情緒,發脾氣是行為,表達憤怒和發脾氣是兩個概念。

心理學認為,憤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四大基本情緒之一,是人人都有的本能反應,可以幫助我們保護自己不受侵犯、傷害以及獲得尊重。

所以,憤怒本身是正常的情緒,是我們的一部分。但是我們表達憤怒的方式卻有好壞之分。

小區廣場上,兩個小朋友因為不小心撞在一起發生了爭執,其中一個小孩打了對方一巴掌,被打的小孩哇哇大哭。

孩子媽媽沖過來,將打人的孩子一把推倒在地。

打人孩子的奶奶不樂意了,朝被打小孩的媽媽破口大罵,繼而衝突升級,兩人撕扯扭打在一起。在一旁的鄰居們費好大勁才將兩人分開。

本來很小的一件事,因為兩個人的暴脾氣,到最後鬧到不可開交。

《荀子》中講:「怒不過奪,喜不過予。」

發脾氣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是本事。人都是有脾氣的,感到憤怒的時候,要學會溫和地表達自我。

發脾氣前先默數幾秒鍾,想想你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為了發泄情緒?

再問問自己能承擔得起後果嗎?

如果承擔不了後果而只是為了宣洩情緒,那最後只能讓自己淪為一個笑話。

有人說,一個人的成熟,從把脾氣調成靜音狀態。不成熟的人,才動不動就因為一件小事大發雷霆。

若你是對的,心平氣和更利於把事情說清楚,你沒必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你沒資格發脾氣。

遇到問題時,把毫無用處的脾氣先放在一邊,反而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有本事的人,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提升自己的脾氣。

沒本事的人,在一直提升自己的脾氣,而非能力。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