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郊野外一小廟,藏在一棵400多歲老菩提樹懷中

泰國寺廟眾多,但是完全被「炒紅」的寺廟卻並不常見。這座寺廟位於曼谷65公里外的安帕瓦府,它與泰國傳統寺廟有所不同。是座被400多歲的老菩提環抱於懷中的寺廟,屬於自然生長,毫無人為干預。除老菩提外,其實寺廟周圍是有很多樹木的,盤根錯節相互纏繞在一起,保護着這座寺廟。

荒郊野外一小廟,藏在一棵400多歲老菩提樹懷中

這座自然與現實相結合的寺廟,難道正因為這里面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像嗎?眾所周知,釋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樹下降生,並且也是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成為佛教信徒的。很多信徒經常會把菩提與佛教聯系在一起,有佛的地方,就會有菩提的存在。

荒郊野外一小廟,藏在一棵400多歲老菩提樹懷中

寺廟外還擺放着兩列鬥雞雕像。聽這里人說,鄭王非常喜歡鬥雞,在寺廟門前擺放鬥雞也是新題的意願。寺廟內除了釋迦牟尼佛像,還有一尊鄭王雕像,這不僅證實了鄭王對鬥雞的喜愛,也表示了信眾對鄭王的敬仰之心。

荒郊野外一小廟,藏在一棵400多歲老菩提樹懷中

畢竟老菩提樹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而寺廟卻只有200多年的歷史。周圍所有的樹也都將寺廟環抱,遠遠的欣賞這座寺廟,感覺就像一棵超大的古菩提樹,而寺廟就被包圍在菩提樹盤根錯節的根部。樹根底部,也就成為了寺廟的入口。無論是遊客拜訪,還是信徒膜拜,都必須從根部的入口進入。當然,為了進入方便,信眾也是直接將寺廟門前的根系略微清理了一番。

荒郊野外一小廟,藏在一棵400多歲老菩提樹懷中

不過,看似情形,總感覺是先有的寺廟,再有的菩提樹。就像曾經將所有人都難住了的問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極為相似。對於這座寺廟,我深深的表示懷疑。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泰國十大靈驗佛寺的其中之一,泰國的寺廟唯有它被老菩提環抱於懷中,與大自然共生存。

荒郊野外一小廟,藏在一棵400多歲老菩提樹懷中

進入樹中佛寺參觀是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的,唯一要做的就是脫鞋和免冠。這不僅是為了向佛像以表虔誠,也表達了自己的內心。許多信徒都會帶着孩子來此浴佛、祈福,祈求自己的願望可以早些實現。別看這樣一座身居於大樹之中的寺廟,佛像可是滿身金箔和錢幣。

荒郊野外一小廟,藏在一棵400多歲老菩提樹懷中

信徒可以隨意在佛像身上貼金箔,而且所貼的部位不同,其代表的寓意也就不同。可以按照個人需求而貼金箔。自從這座寺廟被炒紅以後,每天都有排着長長隊伍的遊人和信徒,就為了在佛像身上貼上一片金箔。

荒郊野外一小廟,藏在一棵400多歲老菩提樹懷中

寺廟雖被大樹所包圍,失去了金碧輝煌的外表,僅剩的也只有殘垣斷壁。但是寺廟內的佛像,卻依舊莊嚴祥和。佛像滿身貼的都是金箔和金幣,並不像其他佛像那樣高高在上,唯獨它,卻是那樣的親和。這里還有解簽求簽的老師傅,哪怕是泰國影響力較高的佛牌都有賣

荒郊野外一小廟,藏在一棵400多歲老菩提樹懷中

這里不像大城的樹中佛頭,兩者間的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們不在同一個地方,還請大家不要將其混為一談。信眾為了加固寺廟,直接在寺廟的房檐處安裝了一層鐵架,這不僅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菩提,也為遊人提供一片安全區。說實話,這座寺廟還是非常有特色的,用欣賞大自然的眼光,看待這里,簡直不同凡響。寺廟旁還有售賣飲品的小攤,以及卡通海報,小朋友最喜歡來這里了。

荒郊野外一小廟,藏在一棵400多歲老菩提樹懷中

荒郊野外一小廟,藏在一棵400多歲老菩提樹懷中

從寺廟出來,還能去旁邊的馬圈體驗一番。這里飼養的全是矮腳馬,健碩且又小巧,超級可愛。如果可以的話還可以騎上矮腳馬在馬圈狂奔一圈,不過,第一次騎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除此之外,寺廟附近還有個泰拳公園,每天都有很多矯健的男士,在里面學習泰拳。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