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的冬天去哪兒了?

莫斯科的冬天去哪兒了?

在人們的印象中,白雪皚皚的莫斯科冬日宛如童話故事里的場景。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近兩周來,俄羅斯首都出現罕見的 ” 高溫 ” 天氣,氣溫輕松突破 4 攝氏度,許多冬季運動項目不得不暫停,象徵春天的雪花蓮綻放……對此,當地民眾有人歡喜有人憂。

反常天氣

本月 18 日,莫斯科經歷了一個多世紀以來歷史同期最暖和的一天。俄羅斯福博斯氣象中心說,莫斯科北部的一個氣象站 18 日錄得莫斯科氣溫是 5.4 攝氏度,打破 1886 年 12 月 18 日創下的最高紀錄 5.3 攝氏度,是過去 133 年所有 12 月 18 日里最暖和的一天。

而據俄羅斯水文氣象研究中心的數據,這一時節的正常氣溫約為零下 6 攝氏度。”FOBOS” 氣象中心的葉連娜 · 沃索柳克(Elena Vosolyuk)稍早前表示,當大雪常常覆蓋街道,建築物垂下冰錐的時節,莫斯科的氣溫卻將達到 6 攝氏度。

根據俄羅斯氣象部門的數據,自從一個半世紀前有記錄以來,今年是莫斯科最熱的一年。” 只有 7 月份的氣溫略低於同期正常水平,” 俄羅斯環境監測部門的安納托利 · 塞甘科夫(Anatoly Tsygankov)說,今年 12 月的溫度比以往同期平均溫度高 10 度左右,可謂 ” 非常溫暖 “。

沒有漫天飛舞的雪花,西西伯利亞鄂木斯克州鄂木斯克市的一名市民在俄羅斯阿維托分類廣告網上開起玩笑——兜售 ” 天然雪 “,每立方米售價 1000 盧布(約合 111.7 元人民幣)。出於對莫斯科市民的 ” 同情 “,他表示訂購超過 15 立方米的 ” 天然雪 ” 便可以享受 9.3 折優惠。

感到驚奇的不只有人類。莫斯科一座植物園近日在官方網站上宣布,象徵春天的雪花蓮綻放。此外,園丁們擔心花期同樣在春季的櫻花也會很快開放。

在莫斯科國立大學的植物園里,包括雪花蓮和杜鵑花在內的開花植物都因為泥土變軟而誤以為春天提前到來。首席園丁安東 · 杜別紐克(Anton Dubinyuk)說 :” 我以前從未見過這種情況 “,” 這些植物被這種(溫暖的天氣)欺騙了,以為春天已經來了,所以它們正在開花 “。但是,” 當寒冷來臨時,這些花朵肯定無法存活。所以,明年看不到春暖花開的景象了。”

對於這般罕見的反常天氣,當地民眾有人歡喜有人憂。參觀植物園的斯維特拉娜 · 佐羅杜希納(Svetlana Zolotukhina)說 :” 我喜歡這樣的天氣,這是一個正常的歐洲冬天。”” 當鮮花盛開時,你會感覺更好。”

而另一位訪客斯維特拉娜 · 格里布科娃(Svetlana Gribkova)說,她發現情況 ” 不正常 “。” 我想看到雪,因為它能在冬天保護植物,” 這位植物學家說。” 這不是我們的冬天,”

訪客盧德米拉 · 比留科娃(Ludmila Biryukova)說,” 它來自別處。” ” 我生在這里,一生都住在這里。我們已經習慣了真正的冬天。”

在莫斯科的一處滑雪勝地,技術主管安德烈 · 哈爾科塔(Andrei Kharkhota)不為所動,盡管那里有 20 條滑雪道因為 ” 高溫 ” 而被迫關閉。” 我不擔心。冬天總會來的,” 他告訴法新社。往年冬天,莫斯科的索科爾尼基公園通常是滑雪和滑冰愛好者最喜歡的活動場所。但今年,該公園由於天氣原因關閉雪場。

究其原因

隆冬不見雪,卻見枝頭吐新芽,莫斯科這座位於北半球的高緯度城市是否也受到了全球變暖趨勢蔓延的影響?

在上周舉行的年度記者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 ” 沒人知道 ” 氣候變化的原因。” 地球自轉或繞太陽公轉的軸線上的一個小角度可能會把地球推入嚴重的氣候變化,” 他補充說 :” 我們知道,在地球的歷史上有過變暖和變冷的時期,這可能取決於宇宙的進程。”

俄羅斯環境監測部門的塞甘科夫對這種氣候變化的潛在原因態度謹慎,稱這可能是來自大西洋的氣旋造成的。另據路透社報道,莫斯科近日出現的反常的 ” 高溫 ” 可能源自大西洋的一個大氣鋒。

後果嚴重?

莫斯科往年 12 月中旬通常白雪皚皚,而今年降雪減少。俄羅斯氣象部門 18 日提醒民眾,莫斯科今後天氣可能更暖和,預計本周最高可達 7 攝氏度。天氣預報稱,新年假期仍然不會下雪,僅會下雨,或將影響當地民眾慶祝這個重要節日的方式。

據報道,普京承認氣候變化是一個重大問題,對俄羅斯這個靠近北極的能源大國而言,全球變暖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普京上周表示,俄羅斯變暖的速度比地球上其他地方高出 2.5%,” 對我們國家來說,這個過程是非常嚴重的。”

普京警告說,氣候變化對俄羅斯一些地區來說尤其危險,因為這些地區的建築都建在永久凍土層上,” 如果融化,後果可能非常嚴重,”” 我們將採取措施,盡量減少對我們國家的影響。”

在年度記者會上提及氣候變化給俄羅斯經濟帶來的損失,普京呼籲各國積極採取應對措施,” 不能什麼也不做 “。” 即便可能,弄清楚人類如何影響氣候變化是非常困難的。但我們也不能坐視不管……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防止氣候的急劇變化。”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本文作者:陸依斐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旅行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