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什麼時候吃最好?答案竟是…現在知道還不晚

俗話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是一種大眾化的水果,營養豐富,很多人想吃就吃。

但是蘋果吃對了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那麼,蘋果什麼時候吃最好呢?

蘋果飯前吃or飯後吃?

很多人認為飯後吃水果才是良好的習慣。但經研究,飯後吃水果容易被先吃下的食物阻滯於胃中,出現脹氣、便秘等症狀,給消化帶來不良影響。

而且蘋果中的鞣酸和蛋白質結合生成不易消化的鞣酸蛋白質,更會使腸胃發脹。

所以,飯後兩個小時後再吃蘋果比較好。

每天吃2個,遠離心髒疾病

一項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文章公布了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的最新成果:每天一個蘋果可預防心髒病發作,效果等同於服用他汀類藥物。

每天吃一個蘋果的人,如果再吃第二個蘋果,那麼還會收到額外12%的保護效果。換言之,果蔬攝入量越多,死於心髒疾病的風險越低。

研究人員表示,給50歲以上的人每天開一個「蘋果處方」,每年會防止或延遲大約8500個英國人心髒病或中風發作。

1個蘋果3種明星成分

1

果膠

這種可溶纖維能有助於降低血壓和血糖。它還能幫助降低身體中的「壞膽固醇」水平,並像其他纖維素一樣,幫助消化系統維持健康狀態。

2

這種蘋果中富含的營養素,可以壯骨和健腦。

3

槲黃素

蘋果中含有的一種類黃酮,這種營養素能降低包括肺癌和乳腺癌在內的多種癌症風險,還能減輕自由基對身體的破壞,延緩包括老年痴呆在內的各種退行性疾病的發生。

糖尿病人也可以吃

蘋果中的「酸」、「甜」的來源也十分有益。雖然蘋果酸性高,但並不有害,其酸由90%蘋果酸和10%檸檬酸組成;果實的甜味來自蔗糖和果糖,兩者都是自然糖,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適量吃一些。

高鉀低鈉,高血壓患者適宜

蘋果高鉀低鈉,可部分中和現代人的高鹽飲食,幫助穩住血壓。

成熟的蘋果含有80%的水和零脂肪,非常適合減肥者;一個蘋果相當於每日所需果蔬的四分之一,零脂肪,血管自然健康啦!

除此之外,蘋果還有牙刷作用,咀嚼它可以潔齒和殺滅口腔細菌哦!

幫助溶解血栓,降低心梗可能

吃蘋果可以起到幫助「溶解」血管中導致心髒病的「元兇」——血栓。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顯示,每天吃兩個蘋果或喝一杯半的純蘋果汁,可以減少血液中「壞膽固醇」的含量,防止動脈栓塞。

一項歐洲的研究也顯示,常吃蘋果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幾率比不吃的人低40%。

蘋果的適宜or不適宜人群

蘋果適宜人群:

●一般大多數人都可以食用,特別適宜嬰幼兒和中老年人食用。

●適宜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氣滯不通患者食用。

●適宜便秘、慢性腹瀉、神經性腸炎患者食用。

●適宜高血壓、高血脂和肥胖患者食用。

●適應肥胖人食用,有益於減肥。

蘋果不適宜人群: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不宜生食蘋果,尤其是在急性發作期,由於腸壁潰瘍變薄,蘋果質地較硬,又加上含有1.2%粗纖維和0.5%有機酸的刺激,很不利於腸壁潰瘍面的癒合,且可因機械性地作用腸壁易誘發腸穿孔、腸擴張、腸梗阻等並發症。

●平時有胃寒症狀者忌生食蘋果。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