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彈表演藝術家陳希安逝世,享年92歲,他曾說在藝術上「要和自己鬥爭」

評彈表演藝術家陳希安逝世,享年92歲,他曾說在藝術上「要和自己鬥爭」

上海評彈團 ” 十八藝人 ” 之一,評彈表演藝術家陳希安今天(10 月 24 日)凌晨 4 點 12 分在瑞金醫院逝世,享年 92 歲。

陳希安是上海人民評彈團最早的 18 位演員之一。他說表清晰,口齒伶俐,善於彈唱,表演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作為評彈 ” 沈、薛 ” 流派第 5 代傳人,陳希安 14 歲開始學習評彈,後師從《珍珠塔》” 塔王 ” 沈儉安,成為沈儉安、薛筱卿之後的又一位 ” 塔王 “。他的數十年評彈生涯,與《珍珠塔》這部書緊密相聯。他與薛惠君在 1995 年錄制的《珍珠塔》是上海電視台 ” 電視書場 ” 第一部播出的長篇評彈;他與鄭纓於 2000 年錄制的《珍珠塔》,成為中央電視台第一次播出的長篇評彈。

陳希安的代表作還包括長篇評彈《荊釵記》《陳圓圓》《打漁殺家》《黨的女兒》《年青一代》,中篇評彈《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王孝和》《林沖》《見姑娘》《大生堂》《恩怨記》等。

評彈表演藝術家陳希安逝世,享年92歲,他曾說在藝術上「要和自己鬥爭」

在去年的上海評彈團主題黨日活動中,陳希安為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黨課。陳希安走進排練廳,現場立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大家紛紛起立迎接這位老黨員。親歷上海評彈團歷史的陳希安尤其強調 ” 信仰 ” 的重要性,” 當初我加入上海評彈團,就是為了參加革命,響應黨的號召。上海評彈團建立才三天,我們『十八藝人』就穿着解放裝,背着簡單行李,冒雨到安徽淮河工地上參加勞動、掘爛泥,體驗生活。蔣月泉等好幾個藝術家都是享受過好日子的,但我們就吃點高粱餅,胡蘿卜絲沾沾鹽,晚上在爛泥地上鋪一塊毛氈就睡了,沒有二話。和農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勞動一個半月,我們排出了中篇評彈《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作為一名老黨員,陳希安談到情懷和擔當時表示,歸根結底在藝術上 ” 要和自己鬥爭 “,要高標準要求自己,” 我們不光要對評彈事業有情懷,對團隊也要有情懷,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在表演上也要對自己有要求,”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只有把本事練好了,才能用好的藝術回報給聽眾 “。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