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小學語文老師批作文像寫論文 每次要寫萬字評語

批作文像寫論文

每次要寫萬字評語

這件事,杭州四季青小學的朱老師堅持了26年

改變的不僅是孩子們的作文水平,還有學習習慣

本報記者 沈蒙和 本報通訊員 陳宏程

寫文章,從來不是件輕松的事,對誰都一樣。但偏偏有人喜歡迎難而上「沒事找事」。

杭州一位小學語文老師,被學生評價為「神仙」,因為她批作文像寫論文,全班36位同學,每次批完作文本,評語都超過一萬字,平均一篇作文寫300字。這種做法已堅持了26年。

批改作文,難道不是圈出錯別字,打個分,在文末寫兩句點評就可以了嗎?這位老師到底咋想的?要知道小學生作文,每篇也不過五六百字,寫300字評語的話,抵得上大半篇作文了。

每篇作文至少看5遍

批一次作文花兩周時間

日前,記者在杭州四季青小學見到了這位五年級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朱瑛。

翻開學生的作文本,每頁不但標注出了好詞好句,圈出了錯別字,而且頁面右邊的空白處也寫滿紅色標注,直到文末還有長達七八行的評語。

說實話,記者起初聽說朱老師寫評語的這種干勁,覺得她應該是剛入職不久年輕老師。沒想到,竟然猜錯了!「今年已經是我教書的第26年了,我一直這樣批改作文。」朱老師告訴記者。

這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曾被評為杭州市優秀班主任、區名班主任。

最讓記者好奇的是,改一次作文像寫一篇論文,每次改36篇,那就差不多要一萬多字了,小學語文老師教學任務很重,又兼管理班級的任務,朱老師是怎麼做到的?

朱老師說,學生的每一篇作文,她至少要反復看四五遍,再花十多分鍾批改,通常一節課時間最多批改3篇作文。

在批改作文時,她會先仔細尋找文章中有沒有出現錯別字、語病等基礎性錯誤,標出文中突出的亮點;瀏覽全文後,再逐段點評,指出文中細節描寫、語言運用的優點和缺點,並給出建議;文末的總評,她會反復瀏覽之前標注的地方,既指出學生這篇作文的優點,也從整體的架構、事例的選擇和細節的呈現等方面給出修改意見。

所以,全班36名學生,她批一次作文需要花兩周時間。

作為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朱老師的教學和管理任務本就繁重,想要抽出時間有些困難,所以一旦學生交了作文,每天上班,她就會給自己定目標,抽出五本作業放在桌子正中間,只有批改完成才能下班。

為何評語要寫這麼長

這是對學生作品的尊重

為什麼要給學生的作文寫這麼長的評語?朱老師表示,這是對學生作品的尊重。

「我收到的學生作文,一般是學生們反復修改好幾次之後的作品,他們花了很多心思寫的。」她告訴記者,自己帶的班級,每次寫作文都是一次大工程。

在經過作文課的啟發後,她會要求學生先打草稿,打完草稿後給老師過目。三、四年級時由老師指導着修改,五年級了,老師給一個大方向,讓學生自己琢磨,直到修改合格後,他們才能將作文寫到作文本上。這個過程學生們少的要修改一兩次,多的要修改五六次,有時要經過一個星期的反復修改才能通過。

因為學生們這樣的付出,所以朱老師在批改作文時,要求自己絲毫不能馬虎。

「老師就是要言傳身教,只有我自己先認真起來,學生們才會跟着認真。」朱老師說,「而只有經過這樣詳細地點評,學生們才知道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之後才能揚長避短,才能讓每次習作更有意義。」

可能在別人看起來這樣改作文很累,但是對於朱老師來說這是一件享受的事,有時候寫評語也是她和學生交流的一種方式。比如最近一次作文主題是「我的老師」,從學生的作文里她就發現很多欣喜。

作文里有的學生說她脾氣火爆,她便承諾以後慢慢改;有的學生發現她每天都會帶着一個大水瓶出沒在教室,她一回憶果真如此;還有的學生發現她總是戴閃亮亮的首飾,她便不好意思地回復,自己對閃亮亮的首飾完全沒有抵抗力……

學生們每次拿到朱老師發下來的作文本就會很開心,第一件事就是仔細看看老師寫了什麼,「我記得剛開始寫作文的時候我們只會寫在哪里做了什麼事情,感覺寫作文很難,但是現在我覺得寫作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感覺能夠把自己看到的生活小事寫出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學生小饒說。

這位小學語文老師批作文像寫論文 每次要寫萬字評語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快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