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丹麥皇家御膳房,現在米其林餐廳,到底做什麼好吃的?

在丹麥有一個口碑流傳的高人氣餐廳,坐落在丹麥皇家傳統賓館中,飯桌上經年累月不乏商界名流和皇親貴族,丹麥女王最喜歡的餐廳。

讓我們來看看,歐洲皇家和貴族傳統餐廳,到底是什麼樣的?

過去丹麥皇家御膳房,現在米其林餐廳,到底做什麼好吃的?

丹麥皇家御膳房

馬夏爾(Marchal)餐廳,是丹麥「大英老飯店」賓館旗下的米其林一星餐廳,之前是赫赫有名的丹麥皇室御膳房。

1755年初,由於欣賞御廚的高超手藝,丹麥國王臨死前,把御膳房敕賜給名為馬夏爾(Jean Marchal)的大廚師;其姓氏不只名留青史,還成了日後餐廳的老字號招牌。

過去丹麥皇家御膳房,現在米其林餐廳,到底做什麼好吃的?

▲前址為御膳房的馬夏爾餐廳。

歷任丹麥國王,只要路經馬夏爾餐廳,都會停下車接收餐廳所贈予的精緻花禮。百年後,餐廳擴展為「大英老飯店」賓館,盡管物換境遷,沿襲了260年的皇家傳統,如今依舊在鬧市中上演。

過去丹麥皇家御膳房,現在米其林餐廳,到底做什麼好吃的?

▲獻給丹麥女王的花禮。

丹麥女王最喜歡的菜,一頓飯600多美元

丹麥女王最喜歡什麼菜呢? 香檳花枝(Champagne Squib)。

主要素材只有一種:白里透紫的海鮮花枝,是在急速冷凍後,趁肉質還堅硬時用切割器一條一條削出來;最後以攝氏六十五度的溫度,把花枝條火速燙熟,咬起來才又脆又軟,不會如塑膠般的口感。

過去丹麥皇家御膳房,現在米其林餐廳,到底做什麼好吃的?

▲米其林一星大廚巴格。

主廚巴格(Andreas Bagh),用香檳、牡蠣和奶油,攪打出一大片透明的泡沫,淋在盛於盤里的花枝條,乍看下有點像浪花拍打在潔白的海灘上,最後才鋪上一小座如山丘、黑珍珠般的魚子醬。

過去丹麥皇家御膳房,現在米其林餐廳,到底做什麼好吃的?

▲千萬不可錯過的主打菜色「香檳花枝」。

舀一口往嘴里送,入口即化的花枝條,混雜着香檳、牡蠣和奶油的化學效應,拌着魚子精華滿溢口腔的鮮味。從其帶有干核果辛香的口感,我馬上嘗出魚子醬產自伊朗裏海區域的「奧賽特」(Osetra)品牌,一盎司聽說要價一百多美金。

整個飯局,加上主菜和甜品,一共用了三個小時和625美元。

歐洲的皇室,對於飲食就是這麼講究。

曾經在白金漢宮當過六年御廚的格林.漢姆(GrahamNewbould)坦言,就像丹麥女王一樣,英國女王對食物的偏執口味,不會輸給專吃米其林的老饕家。

過去丹麥皇家御膳房,現在米其林餐廳,到底做什麼好吃的?

舉例來說,在溫莎城堡設宴款待外國賓客或外國使節時,菜單里一律不准放蒜頭或洋蔥,以免賓客談話時散發腥騷味;

出國外訪時,英國女王只吃自己帶着的特種蔬果,培根肉取自皇家有機農場畜養的黑種豬,而飲用水則是自家品牌。

皇室的早餐

俗話說:早餐要吃得像國王。

早上,自助餐桌上放滿了不同口味的糕點、酸奶、蛋類、粥品,點綴得美如花環的色拉,各式各樣的香脆麵包,和讓人食指大動的自製果醬。

餐架上除了放有色澤鮮艷的現榨果汁和芳香牛奶,還額外加上兩瓶冰凍的香檳,做為丹麥人酷愛的餐前酒。

是的,早餐就要喝香檳。

在哥本哈根,香檳文化的門檻很高。你要是只能說幾句很喜歡、很好喝之類的客套話,人家知道你對於香檳不了解,很快就會被冷落到沒人理睬的窘境。

早餐招待的這款香檳品牌,可非泛泛之輩,而是獨家特釀的 KRUG 系列,由 Balthazar 酒吧供應。每瓶 KRUG ,都附有一組生產序號,只要上網輸入序號,就可以一目瞭然,侃侃開展這瓶香檳的產區、酒莊、年分、特色,以及香味、色澤、口感、喉韻,乃至於與菜餚的搭配,或與背景音樂的呼應。

這倒讓我想起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也有自家的珍藏香檳酒窖,如果不是身分特殊的貴賓,無緣品嘗到這難得佳釀。

早餐滿桌子的好吃的,食材的品質優秀鮮美,無可媲美。純粹野蜜就有六種不同口味,全來自意大利艷陽下托斯卡納;各式各樣的堅果,特地從中東地區篩選;烘焙麵包的黑麥粉和大小麥粉,則由法國進口。畢竟,馬夏爾餐廳經常會出現國內外的皇室成員,早餐不做得隆重奢華點,是說不過去的。

餐廳的侍者,可就沒有那種閒情雅致了,絡繹不絕的賓客,令她們忙得團團轉,但仍維持着優雅的儀態和氣質,特別像荷蘭油畫中的人物。

標新立異的菜單

「有螞蟻呀!」

中午,餐桌上起了一陣騷動,戴着金框眼鏡的少婦,右手抓着銀邊湯匙,指着盤子上幾只蠕動的不速之客,仍心有餘悸。

換做是別家當地小餐廳,問題還不難處理,可這是丹麥皇家餐廳啊。

主廚從廚房里探出頭,一臉淡定,不慌不忙走到客人面前:「您正在享用的是這個月分的新菜單,那幾只肥美的黑木匠蟻,剛從咱們丹麥日德蘭半島森林,運來這里。」

他把少婦手中的湯匙接過:「蘸着這個奶酪醬料一起吃,味道更好!」

馬夏爾的餐廳,不只標新立異,網羅天下奇珍;素材上,更是精益求精,嚴選最好、最鮮、最奇特的搭配。在冒着縷縷白煙的廚房里,你永遠無法預知,冰箱打開會冒出什麼東西來!

老飯店的貴族裝修

每年聖誕節前夕,餐廳所在的大英老飯店外面, 聚集了無以計數的當地人和各國遊客,為的就是觀賞一年一度的聖誕節亮燈儀式。

旅館內外洋溢着濃郁的喜慶氛圍,大英老飯店在花藝、燈飾、布置和燈光上使盡渾身解數,勾勒出一幅堂皇壯麗的景觀。單單一個聖誕節所付出的財力、人力、心力,足以看出飯店極度重視氛圍的營造,非只限於眼耳鼻的觸感范圍。

僅有四十一間套房的大英老飯店,就算沒有節日慶典,上下內外也不失雍雅尊貴的排場。

我下榻的套房內,壓軸色調以淺灰、淺褐和淺紫為主。線條簡潔的古典家具拉高房間的格調,又不過於古意盎然而抹滅了時代感。顏色的巧妙融合,居功不少,尤其是紫色的穿搭應用,沒有專業學問是發揮不出來的,借用英女皇二世貼身裁縫師艾米斯(Hardy Amies)的忠告:「不懂得如何用紫色,千萬別碰!」

房間外圍的中世紀風格迴廊、大理石環梯、古色古香的宴會廳,無疑是皇家場景的華麗再現。

水療館的室內空間設計,大量運用明暗光影變化打造出虛擬的層次感。一年當中,丹麥有一半的時間是處於天暗地凍的環境,因而造就當地設計師對光線的敏感性,把無法在大自然中享受的光源,完全結合在燈光設計上。

離大英老飯店僅咫尺之遙,即是美輪美奐的新港休閒區(Nyhavn)和斯楚格(Strøget)高檔購物街;左拐一公里處,則是每個到丹麥的旅客必造訪之熱點——美人魚銅雕。這尊百年銅像就擱在長堤公園的港口石岩上,其貌不揚,卻常常遭到不速之客破壞,幾年前還被某個非政府組織潑了一身紅漆。童話作家安徒生若在世,肯定會為此打抱不平。

對了,安徒生也算是大英老飯店最忠實的粉絲,往往一住就是好幾個星期。他曾發表過內心感言:「要是能夠一輩子住在大英老飯店里頭,日子該多好過。」

安徒生他顯然沒有香奈兒(Coco Chanel)那樣的富貴命,能夠安居在巴黎利茲飯店長達三十年之久。不過,安徒生住在大英飯店期間,還是完成了一部膾炙人口的曠世巨作。

安徒生有個缺點,就是特別懼怕火災,從不入住二樓以上的房間。他鍾愛的兩個角落房間,如今成了大英老飯店最吃香的頂級套房。除了坐擁新港海灣和皇家歌劇院的窗景,尚有一整個系列的安徒生作品,供旅人打發漫長的優閒時光。

專屬咖啡廳,專屬咖啡豆

高緯度國家的生活品質和福利待遇普遍較高,但是,丹麥的自殺率,卻很高,比著名的日本東京還要高。

一般說法是,丹麥國家有半年時間,處在日短夜長的環境中,擾亂了人體生理時鍾,使人容易心情壓抑,懨懨成病。尤其是冬季更讓人心神郁結。

過去丹麥皇家御膳房,現在米其林餐廳,到底做什麼好吃的?

▲北歐風光。

北歐人如何抵抗憂郁的冬天?其中一個說法是多喝咖啡,有醫療數據顯示常喝咖啡的人,自殺率比不喝咖啡的人低。身為喝咖啡最凶的北歐國家之一,丹麥人花在喝咖啡的時間可想而知。在城中漫步優游,幾乎是三步一小廳,五步一大館,餐廳也順應潮流,在河邊開了一間名為108的咖啡廳。

這家新寵咖啡廳網羅了全球最香、最有名氣的咖啡豆:牙買加的藍山、印尼的曼特寧、埃塞俄比亞的哈拉爾、古巴的水晶山、巴拿馬的瑰夏、夏威夷的科納,以及來自危地馬拉安提瓜、哥斯達黎加、肯尼亞、哥倫比亞和巴西的上選豆種。

在大英老飯店外隅的露天咖啡座,我遇上一款喜馬拉雅山麓的特種咖啡豆—— 藍穹(Lamjung),產自尼泊爾山區,僅由三千個農民用心栽種,並以全部人力,徒手收割辦法,也徒手去除果肉,因此味道很好,但是產量極少。

過去丹麥皇家御膳房,現在米其林餐廳,到底做什麼好吃的?

▲藍穹咖啡豆。

那黑色液體經過煉金之術的氤氳下,注入溫過的骨瓷杯,散發淡淡的春泥氣息。

冷瑟的空氣中彌漫着醇厚的咖啡香氣,聞起來還夾雜着一絲荷葉香。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