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公主日記》是當年北美第一部票房過億的電影,讓人有一種「自己就是女主」的錯覺,滿足了所有女孩對愛情和未來美好的夢想。

也是這部電影,讓安妮海瑟薇從此名聲大噪,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女演員。

18年後再看它,發現除了愛情,更重要的是,生活無時無刻給我們帶來了挑戰,而勇氣就是應對挑戰的不二選擇。

(1)

《公主日記》可以說是灰姑娘的真人版。

灰姑娘通過愛情和王子,才變成夢寐以求的公主,可這部電影的主人公米婭(安妮·海瑟薇飾)自己就是公主,只是她並不知情。

在印象中,公主應該是膚白貌美,端莊優雅的,可是米婭卻頂着一個爆炸頭、黑框眼鏡、不敢在公眾面前說話,經常被同學欺負的「丑」女孩。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她的命運從她父親的離世開始改寫,那時的她也才15歲。

米婭的奶奶找到她,並告訴她,她是歐洲一個小國吉諾維亞的公主。

忽然的身份轉變讓她無所適從、反抗,進而做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搞笑行為。

最後終於在父親的信中找到面對一切的勇氣,拋開別人的眼光和成見,放下心中的膽怯,勇敢地接受命運的安排,成為真正的公主。

一夜暴富,也許是很多人的夢想,成為公主,更是很多女生的夢想。

米婭幫所有女生實現了丑小鴨變身白天鵝的童話故事。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但,內心的自卑,以及對公主背後責任和壓力的恐懼,讓她一度陷入逃避。

安心求學,順利戀愛,穩定生活。這本是她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她只想要安靜地生活在世界的角落。

她像我們的大多數一樣,「只想隱身於人群中。」

我們不想當最棒、最耀眼的那一個,只是想要安穩地工作,平靜地生活,安逸地度過這一生。

可社會的現實把你從夢想中拉了回來。

挑戰,從來不會對任何人仁慈,只有迎難而上的勇氣才能與之抗衡。

就算你是公主,又怎樣,它還是不會對你有絲毫的留情。

一味地退縮和忍讓換不來別人的同情和愛護,只會讓他們對你的欺負變本加厲。

就像黃渤所說的那樣,當你弱時,身邊全是壞人。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2)

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逃避心理,總想呆在舒適區,不想輕易改變。因為改變,就預示着痛苦,預示着離開熟悉的環境,帶來諸多未知的風險。

可是,她的身世,她與生俱來的責任讓她不得不接受這一切。

當她接受了奶奶對自己一系列的安排後,她的爆炸頭變成了順直的長發,眉毛從毛毛蟲變成了細長嫵媚,從唐突莽撞到知性優雅。

她被迫接受這一切的改變。

容貌上的變化,讓她自己也嚇了一跳,自己竟然也可以變得這麼美!

別人贊揚後的她忽然變得很自信,特別想在閨蜜莉莉那里得到肯定,可莉莉卻給了她一番打擊,她更加自卑和無助。

我們總是很在意別人,特別是最在意的人看法和眼光,卻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感受,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更樂意保持現狀,不願輕易改變。

這時,她的司機和她說了一句話:未經你的同意,沒有人能令你難過。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米婭好像忽然明白了似的,人終究是為自己活,必須讓自己變得強大,更何況自己是個公主。

「要想成為公主,你得相信自己就是一個公主。你應該像你所想象中的公主那般為人處世。另外,你得高瞻遠矚,從容不迫,笑對人生。」

人生在世,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後才是社會給予你的其他身份。

她不再反抗奶奶對她的改造,也漸漸接受了別人對她眼光和看法。

面對別人的惡評和看法,她不再逃避,而是迎難而上,這樣的改變需要勇氣。

她明白,維持現狀很簡單,但是想要改變卻很難。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人們缺少勇氣,最本質的原因就是缺少目標,缺少困難時的支撐,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更不知道自己有什麼。

就像一艘在海上漂泊的船,你的平衡會隨時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改變航道,它把你推向哪兒,你就去了哪兒。

但當一個人擁有了一個清晰的目標時,就不會再被周圍人的意見所左右,他有自己明確的目標,有自己的努力方向,自然也會加持勇氣砥礪前行。

(3)

缺少勇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躲懶,網絡用詞就是「懶癌晚期」。

《拖延心理學》對此有有一個很好的解釋:

人們通過拖延來安慰自己,讓自己相信他們的能力要大於其表現,他們甚至還維護着這樣一種信念:他們的潛在能力是出色的、不可限量的。通過拖延,你永遠不會逼着自己去面對自己的能力限制在哪里。典型的,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就像你看到一個喜歡的女孩子,只是一味地暗戀而不採取行動,那你永遠不可能得到她,就算她也對你有好感,但也會因為你的不行動,不改變,最終和別人雙宿雙飛。

就像你看到一個能力不如你的人創業成功了,可你卻只是一頓酸溜溜的嘲諷,而沒有落到實處的行動,這樣的你就永遠只是一個打工者,而別人早已功成名就。

當你有勇氣跨出第一步時,你就已經成功了。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中指出:

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事的必要條件。這就是所謂的「10000小時法則」。

沒有行動的1,後面的0再多也於事無補。

改變需要勇氣,但阻礙你改變最本質的原因,是你的思維定式,是遇到挫折後的逃避。

沒有人是一次成功的,愛迪生發明電燈實驗了1600多次,萊特兄弟試驗了4次才發明飛機。

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走得更久。

《中國合夥人》中成東青曾說過,當你意識到失敗只是彎路,你就已經走在了成功的道路上。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改變需要勇氣,但勇氣不只是勇敢。

勇敢可能是魯莽的行動,但勇氣是在深思熟慮後,對自己行動的一種賦能。

這個社會隨時都在改變,它不會因為你沒有準備好,而把改變延後。

就像米婭還沒有真正准備好接受自己公主身份時,忽然被得到消息的記者們圍攻,她不得不接受生活在鎂光燈下的窘境。

勇氣也許不能所向披靡,但膽怯卻根本無濟於事。

她不再是那個任人欺負的丑小鴨,而是勇敢地對那些欺負同學的惡勢力進行反抗的公主。

當你強大時,所有人都變得和顏悅色。

大家並沒有因為她的反抗而感到一絲的厭惡,反而對她的行為產生敬佩,更多的是驚訝後的贊許。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4)

米婭在改變前,對學校的大帥哥喬西暗生情愫,但她的自卑讓她不敢輕易表白,不敢直視他,更不敢與他對話,只能用幻想來滿足自己對愛情的憧憬。

愛情中的膽小鬼,最怕的是失敗後的結果。

《少有人走的路》里說道:

愛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拓展,也就是讓自我拓展到陌生領域,再塑造出一個不同的、嶄新的自己,這一過程是自我完善的過程。經歷陌生,可能我們會缺乏安全感,產生恐懼,陷入焦慮,面對這些,打破自我原有的界限的事物和時刻,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勇氣。從某種意義上說,真正的愛會帶來心志上的成熟,這種成熟需要勇氣,更需要冒險。

就算沒有結果,就算失敗,起碼我努力過,將來回想起來也不後悔。

當對某件事,某個人太過於執着,容易把其他的人和事忽略掉。

米婭還是小透明時,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喬西身上,忽視了另一個人對自己默默的關注。

他就是閨蜜莉莉的哥哥—邁克爾。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她鼓起勇氣,放下錯愛,放下過去,主動地和邁克爾道歉,邀請他來自己16周歲的舞會,並訂了寫着「sorry」的披薩。

舞會上,米婭勇敢地宣布自己接受命運的安排,接受公主的頭銜和使命。

邁克爾也終於接受米婭的道歉,舞會間隙,他們來到花園中,解開了誤會,並深情擁吻。

梁靜茹的《勇氣》里有這麼一句歌詞,愛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只要你一個眼神肯定,我的愛就有意義。

在愛情里,我的勇氣需要你的肯定來充電。你的及時充電,才能讓我對你的愛時刻保持滿格。

(5)

勇氣,不是無所畏懼,而是心懷敬畏仍然迎難而上。勇氣,是雖然我依然害怕黑暗,但我心里有光明。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只有通過逼迫自己,才能激發成長的勇氣;唯有磨練,才能讓我們真正成長;在意識上覺醒,才能真正激發勇氣。

勇氣並不是沒有恐懼,而是有比恐懼更重要的判斷。

勇敢的人不會長生不老,但是謹小慎微的人根本無法生存。

18年後再看《公主日記》,才真正明白,勇氣是最堅硬的鎧甲

本質上,做一個成功的人、幸福的人、與眾不同的人都需要勇氣。

家人、朋友的庇護總有一天要消失,終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對所有的暴風雨。

只有自己真正變得強大,從內心開始修煉,才能建造起自己的鎧甲。

穿過暴風雨,你就不再是原來的你。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影叄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