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小伙7年煙齡患肺癌,專家提醒早期診斷治療可回歸社會

20歲小伙7年煙齡患肺癌,專家提醒早期診斷治療可回歸社會

20 歲的小伙子小安來自沅陵,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得了肺癌。2 個月前,小安出現胸痛症狀,按照肺結核治療了 2 個月後,依然沒有改善,慕名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求診,接診的張衛東主任仔細閱讀了小安的 CT 後,發現其肺部有一個不足 1cm 的結節,立即為他安排了支氣管鏡檢查。

因小安肺部的小結節位於外周帶,確診難度大,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介入肺病團隊為其制定了詳盡的方案,在小探頭超聲引導下,通過支氣管鏡取活檢,最終確診為肺腺癌,由於發現及時,分期較早,小安在積極治療後,已經回歸了社會,目前繼續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全程管理之中。

經了解,小安盡管年輕,卻已經是一杆老煙槍,自 13 歲開始吸煙,至今已有 7 年。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二科主任、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主任、肺癌學組組長張衛東教授介紹,在呼吸內科住院病例中,94.6% 男性肺癌患者有吸煙史。煙草已被證明為肺癌發病的主要致癌因素,重度吸煙者(每日吸煙 25 支以上)患肺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 50 倍。有腫瘤家族史、慢性肺病史、空氣污染、粉塵接觸等也是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盡早戒煙,避免有害粉塵顆粒的吸入極為重要。

20歲小伙7年煙齡患肺癌,專家提醒早期診斷治療可回歸社會

張衛東指出,肺癌的早期診斷和分期十分重要,目前,全球肺癌患者平均 5 年生存率僅 16%,其中Ⅳ期肺癌平均 5 年生存率低於 0.5%, 而Ⅰ期肺癌生存率可達 65%。肺癌的治療效果與確診時的分期也息息相關,但遺憾的是,目前僅有 10% 的患者能夠在早期階段發現。同時,肺癌的規范化治療、康復以及系統的隨訪也極大的影響肺癌病人的療效,目前國內的現狀是病人醫療知識的匱乏導致病急亂投醫,治療後病人往往處於被動失聯狀態,依賴於網絡咨詢,無處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因此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的建立刻不容緩。

20歲小伙7年煙齡患肺癌,專家提醒早期診斷治療可回歸社會

10 月 20 日,湖南省人民醫院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成立,中心一方面利用物聯網醫學平台,藉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肺癌的早期篩查,另一方面依託科室強大的介入肺病診斷治療水平,對篩查出的高危結節盡早給予病理確診,從而達到早診早治目的。同時,聯合胸外科、腫瘤科、病理科以及放射科等,將多學科聯合診療常態化,進一步建立規范、系統的隨訪計劃,為肺癌的康復和全程管理提供專業意見,另外,通過舉辦肺癌早診早治和全程管理學習班進一步推動和規范肺癌的治療和管理,從而造福廣大肺癌患者。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