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今天的意大利,是歐盟圈子里的著名「豬隊友」。但事實上,現在人口6043萬人,人均GNI達到35227美元(2010年不變價美元)的意大利,仍是全世界最富強的高收入國家之一,也是「5030俱樂部」的核心成員國之一。

躋身「5030俱樂部」一直是韓國嚮往的民族夢。韓國把世界上人口超過5000萬、人均GNI超過3萬美元的國家設定為「5030俱樂部」,此前俱樂部成員僅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六國,直至2018年韓國才成功晉升為第七國。根據韓國統計廳最新發布的數據,2018年韓國人均GDP達到31370美元,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達到31349美元。

倘若撫今追古,意大利的歷史里更是隱着光芒萬丈:古羅馬創造了極其輝煌的古代文明。古羅馬在公元前9世紀於意大利中部興起,600年後征服意大利全境,再繼而征服四方,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古羅馬締造的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Comitia Tributa)三權分立的共和政體,是現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淵源基礎。直到公元前27年屋大維成為事實上的皇帝,羅馬才轉入元首專制時代,史稱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經濟發達、海外貿易興盛、城市繁榮,且文化燦爛,李維、塔西佗、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等羅馬歷史學家、哲學家、法學家和詩人的余暉仍在影響着世界。

公元4世紀的時候,羅馬城內共有貴族宅邸1797座,中下階層居住的公寓樓房4.6602萬棟、磨坊254所、谷倉190處,另有橋梁8座、大市場8個、廣場11個、凱旋門36座、自來水泉1152個、圖書館28家、賽馬場2個、圓形競技場2座、浴場2座及856間私營小浴室。當時的羅馬城,人口就超過了100萬,而中國是到了公元7世紀的盛唐時期,都城長安的人口規模才與之媲美。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民粹主義和二戰笑柄

12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發生衰落,意大利地區出現了眾多小邦國。這些邦國依託地中海貿易,催發了新型的經濟制度——資本主義,意大利地區出現了空前的經濟繁榮,這又引發了15世紀的文藝復興,「宇宙星辰,皆可為詩」,以人為本觀念的再次覺醒及其伴隨的創造力,照亮了黑暗、蒙昧的歐洲。

這時候意大利的原住民並沒有什麼興趣恢復古羅馬的光輝,甚至不情願組成統一的國家。因為原住民喜歡邦國分立而自由的狀態,更嚮往古希臘時期的文明。但社會精英們卻有不同的看法,主張民族復興。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復興的執念

1532年,尼可羅·馬基亞維利出版《君主論》,試圖對佛羅倫薩乃至整個意大利幾百年間的「政治實驗和激烈變革」進行理論性總結,並提出了實現意大利的統一的方案——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國家。

但意大利統一為民族國家的夢想遲至1871年才實現。這一年,撒丁王國正式統一意大利地區,建立現代意義的君主立憲制的民族國家。雄心勃勃的社會精英的下一個夢想就是恢復羅馬的無上榮光——重新將地中海變成內湖,在歐亞非大陸上享有舉足輕重的大國地位。

為實現這一夢想,精英階層的一個努力就是參與到帝國主義殖民競賽當中來。1894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結果卻在兩年後的阿杜瓦戰役中慘敗,戰死4000多人,還「羞恥」地定約賠款1000萬里拉,成了近代唯一被殖民地打敗的歐洲國家。

「意大利帶着極大的胃口,卻是滿嘴蛀牙地來到非洲」,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早就對意大利與實力不符的野心做出了嘲諷。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民粹興起

意大利在對外擴張中屢屢失敗,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蔓延全國,越來越多的民眾捲入到精英階層的強國夢中,他們需要一個強力政府,能領導意大利如同期統一的德國一樣雄起。當時主張更溫和的政黨都無法滿足這一民粹訴求,鼓吹獨裁和對外擴張的法西斯主義卻趁機得了勢。

1922年墨索里尼10月指揮「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軍事組織——「黑衫軍」進軍羅馬,發動暴亂並奪取政權,出任內閣總理。隨後,法西斯黨積極推行國家干預政策,重點發展重工業,這種動員經濟資源進行集中建設的做法與蘇聯體制一樣在最初奏效,因此,意大利的國民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這種准指令經濟的國家資本主義開始暴露出種種弊端,封閉的「自給自足式」經濟政策讓民間經濟活力受到扼殺,意大利經濟發展出現了嚴重的停滯。

1928年,墨索里尼強行終止議會制度,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對內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群眾團體;對外煽動民族沙文主義,推行軍國主義侵略擴張政策。這一切,都是為了阻斷國內一切反對的聲音,包括對經濟發展失敗的檢討。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二戰淪為笑柄

1926至1940年間,意大利的總軍費達到了英國的80%,法國的97%,但同期意大利的財政收入只有英國的24%和法國的42%。這嚴重地惡化了意大利的經濟形勢。1939年,歐洲戰火燃起時,意大利國內儲備的鋼材只夠用14天,煤炭則是50天,鐵礦石為180天。

1940年6月,墨索里尼向英、法等國宣戰。但意大利軍隊在對法、對希臘、對英在非洲的各條戰線上,都基本沒有尺寸之功。墨索里尼看中的「軟柿子」希臘,竟然輕松擊敗了入侵的意大利軍隊,直至希特勒指揮德軍介入才被迫向軸心國投降。

意大利最終淪為二戰的笑柄,成就了「世界戰爭史上最狠豬隊友」的名聲。據美國老兵回憶:「意大利士兵打仗不行,但排着整齊的隊列走向戰俘營的樣子絕對是世界一流。將軍帶頭走在隊伍的前列,猶如閱兵一般。」

這個笑柄背後何嘗不是世界的幸事?當德意志民族精英和民眾都向希特勒效忠,主動或被動地全力投入到殘酷的戰爭中時,意大利的將軍和士兵似乎有一種別樣的獨立意識,對法西斯軍國主義缺少認同,不甘心淪為墨索里尼野心的陪葬品。大家都以保命為先,軍官捆好行李准備回家,士兵拆下機槍准備投降。

所以,無論是民族沙文主義也好,還是民粹主義也罷,帶給意大利的傷痕和恥辱要遠遠小於德國。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二戰後的經濟增長奇跡

二戰使得意大利的工業設備損毀嚴重,1/3的國民財富毀於一旦,工業生產及國民收入降低了50%以上,數千萬人失業。在1943年向盟軍投降之後,意大利國民的很大一部分生活物資甚至需要盟軍的配給。到1946年,聯合國救濟總署共向意大利提供了大約價值4.5億美元的食物、燃料等其他必需品援助。

滿目瘡痍之餘,發展成為迫切的需求。1946年全民公投廢止了君主立憲制後,政治外交倒向美國的意大利政府大搞經濟建設,確立了自由市場和對外開放經濟發展路線。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戰後復蘇

1948年至1952年的幾年間,意大利因「馬歇爾計劃」從美國獲得了14.7億美元援助。若以所獲得援助占本國國民收入的比重的口徑看,意大利達到5%,高於英國的3%、法國的4%及西德的2.5%。

到了1950年,意大利的經濟發展水平恢復到戰前水平,農業部門也因為新的《農業改革法》而煥發了活力。當經濟開始復蘇,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又進一步刺激了意大利的出口。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1951年至1963年的經濟增長奇跡

1951年至1963年,意大利迎來了戰後經濟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從一個較為落後的農業國家一躍發展成歐洲主要工業國之一。

這一時期意大利的經濟增速高於歷史上的任何時期。1962年,意大利工業總產值是一戰以前的7倍,工業從業人員占全體就業人員的比例從1951年的29.4%上升到37.4%。工業的進展,也帶動了國民收入的增長,這一時期意大利國民純收入以年均5.8%的速度增長。在歐洲的表現僅次於西德,被冠以「經濟奇跡」之稱。

經濟學家認為,意大利之所以創造這一經濟奇跡的主要原因包括:

自由市場釋出民間經濟活力。小企業是本輪經濟奇跡的主要貢獻者,如1958年至1963年的5年間,中小企業的紡織品出口增長151.4%、家具製品出口增長了102.7%。

對外開放的自由貿易促進了出口部門生產效率的提高。1958年以後,意大利出口額在西歐14個國家貿易總額中超過了4.7%,5年後進一步達到7.3%。意大利進出口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由1936至1940年間的15%,提高到1963年的27.4%。

外援和財政的正向積累幫助政府大量投資了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改善了營商環境。

意大利南北方之間相對較大的經濟落差,來自該國南方的大量廉價勞動力進入北方地區,幫助意大利製造業獲得國際競爭力。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經濟增長常態與高質量發展

1960至1963年,意大利GDP增速為11.7%、8.2%、6.2%,5.6%,但到了1964年經濟僅僅增長了2.8%。盡管1965年GDP增速恢復至3.3%,且在隨後的數年間一路上行,但基本宣告經濟進入了中低速增長的常態。

到了1985年,意大利的經濟增長質量明顯改善,主要體現在幾方面:

菲亞特汽車公司、奧利維蒂集團、蒙特愛迪生公司等大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參與到跨國公司的國際化浪潮當中去,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能源、電子、材料、空間和生物工藝等五項技術革命也在意大利開花結果,各種創新技術在意大利企業中涌現。

出口強勁增長,意大利機器設備和時尚產業在全球范圍內都很有競爭力。其中,意大利產的機床具有技術先進、靈敏度高、容易革新等特點,尤其適用於中小企業。意大利製造的皮包和皮鞋暢銷世界。

中小製造業企業非常有活力,為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增長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91年,意大利35.5萬家製造企業中,大企業只有627家(雇員在500 人以上的企業),占企業總數的0.18%,中小企業占99.82%。部分中小企業和手工業,秉承着貴族傳承、工匠精神、精工細作的意大利傳統,聚集在意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形成了服裝、鞋帽、葡萄酒、食品、家具等多個高度分工的專業化生產基地。

然而,這一進程隨着90年代政局不穩定而中斷。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敗相初養成

1993年,意大利長期執政的天主教民主黨(1945至1993年間,該黨連續占據意大利總理職位達42年)因腐敗丑聞解體,失去了內閣第一大黨地位之後,意大利政局進入了動盪不堪的年代。

從此,基本上沒有任何政黨能擁有議會的絕對多數席位,而不得不依賴政治聯盟共同執政。也就是說,為了兼顧政治聯盟內不同政黨代表選民的不同利益,內閣在制定政策時毫無定力,難以做出符合國家長期利益的決定。

更糟糕的是,為了穩固選票,組成聯合政府的各政黨都在內閣內推行討好選民的政治主張,使得財富再分配這種短視但能討好選民的做法成為國家政策的第一傾向,最終開始破壞意大利的經濟激勵基礎,逐步釀成經濟發展停滯的苦果。

舉個現在的例子來說,新的意大利政府提議進行養老金改革,竟然是允許意大利人提前退休。這與意大利政府債台高築且不可持續的現實完全背離。但這恰恰可以討好臨近退休的選民。

1993年,意大利的人均GDP為31243美元(以世界銀行公布的2010年不變美元價為口徑),英法德的人均GDP則分別為28967美元、32869美元和33583美元,意大利與歐洲其他三大經濟體之間的差距非常有限,意大利甚至還領先於英國。但到了2017年,意大利的人均GDP仍徘徊在35029美元,英法德的水平卻已經分別為42514美元、42567美元和46747美元,意大利已經嚴重落後於其他三大經濟體。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跌跌撞撞的二十一世紀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近20年停滯與10年3次衰退

以世界銀行公布的2010年不變美元價為口徑,2000年意大利的人均GDP為36180美元,到了2018年人均GDP反而下滑為35391美元。雖然該國人口總數從2000年5694萬人增長至2018年6043萬人,但這也意味着過去十九年間意大利的GDP總量增長非常有限。換句話說,意大利過去20年的經濟發展基本停滯了。

2019年初,意大利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意大利GDP環比下降0.2%,此前的2018年7月至9月,意大利產出下降0.1%,GDP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意味着意大利已陷入經濟衰退。此前意大利還分別曾在2008至2009年間和2012至2014年間兩次陷入經濟衰退。此次技術性衰退意味着意大利在10年內出現了3次經濟衰退。

目前,形勢看不到任何好轉的跡象,2019年第2季度,意大利GDP環比增速為0,而前值為0.1%。隨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預期的泛濫,意大利的情勢似乎變得更加糟糕。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高福利支出拖垮的國家

意大利經濟最突出的問題是畸形政治現狀下,政府無序的高福利支出。高福利導致了幾個嚴重的後果,我們來一一分析。

高福利破壞微觀激勵機制

其一,高福利措施助長了某些人的惰性,使得社會失去發展鬥志。很多意大利人主張 「la vita bella」(美好的生活),不需要多有錢,就可以盡情地享受生活的樂趣。現在社會福利提供的各種補貼正好支持他們去享受所謂的「la vita bella」。

其二、高福利造成了代際不平衡,增加了年輕人的負擔從而降低了他們努力的動機。比如意大利豐厚的養老金制度下,雖然很多老年人認為,他們現在只是在提取他們過去被迫向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保險繳納費用而形成的「儲蓄」,但實際上,他們提取的太多了,特別是相對於未來幾代人而言。這是因為,政治家已經投票同意給予老年人歷史上最為慷慨的福利。例如,有研究測算表明,現在65歲以上的美國人平均將獲得32.74萬美元的淨終身福利的同時,現在出生的美國人將承受42.06萬美元的淨終身損失,因為他們將不得不努力幹活,支付美國老年人留下的賬單。如果年輕人不滿這種狀況,就不會去工作。這就是意大利等高福利歐洲國家青年失業率非常高(據OECD.Data,2018年意大利的青年失業率高達32.2%)的原因之一(原因很多,比如另一個原因是缺少工作機會,且年輕人在職場中缺乏競爭力)。

高福利導致政府高債務水平,擠出私人投資,導致經濟發展條件進一步惡化

2018年意大利政府的債務對GDP的占比已經高達157%,一方面,主權債務危機始終是個懸於頭頂的威脅;另一方面,儲蓄流向政府部門,擠出了私人投資,導致需要大量投資推動的製造業發展受限,這導致經濟發展條件進一步惡化。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 資料來源:OECD.Data

畸形的政治現狀制約了政治改良道路

意大利現行的憲政體系與美國有很大的不同,採用議會民主制。總理是政府首腦,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總統是國家元首,在內閣遇到執政危機時主持大局。意大利參政的黨派眾多,但沒有誰能在議會獲得絕對多數的優勢。所以,往往是不同政黨根據政治理念的契合度結成聯盟組建內閣來實現政治領導。但這種政治聯盟非常脆弱,鬧翻是常事,即政治僵局是常態,黨爭是制約政治改良的罪魁禍首。

2019年以來,聯合執政的五星運動與聯盟黨就明爭暗鬥不休。到了8月份,聯盟黨黨首薩爾維尼突然策動向來自執政盟友的五星運動黨的意大利總理孔特發起的不信任動議,逼得孔特被迫辭職,最終導致了兩個政黨聯盟的解體。

隨後五星運動黨與中左翼政黨民主黨等黨派結盟,組成新一屆聯合政府,總理還是孔特。這樣的政治鬥爭插曲在近20年的意大利政壇,完全是家常便飯。

這意味很難有政治領袖或政黨能領導意大利走出討好選民的高福利政策陷阱,制定穩定國家政策以應對國家的長期挑戰。

政府治理水平低下放大了意大利的經濟弱點

意大利人的民族特性之一就是處事散漫,比如缺乏守時的觀念,這對意大利發展商業和經濟非常不利。但為了討好選民,意大利政府基本對此聽之任之,甚至會助長這些不利商業發展的習俗。

比如,公務員體系也握有大量的選票,所以公務員的不守時和濫享閒暇的惡習也得到容忍,這使得意大利政府的行政效率非常低下。2017年,歐盟成員國行政效率排行中,意大利政府部門官僚主義現象嚴重,排名倒數第二,最後一名是希臘。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意大利的韌性與未來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社會的穩定性

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都給意大利帶去了大量的難民和非法移民。近12年來,意大利境內的難民數量占歐元區難民總數的10%以上。2014年來,超過65萬難民和非法經濟移民登陸或試圖登陸意大利。難民成為了破壞社會治安、引起人權爭議、阻礙經濟發展的問題來源。

可正如我們觀察到的那樣,盡管經濟發展遲緩,社會治安惡化,但意大利並沒有因此崩潰,既沒有發生大的社會危機,也沒有造成什麼人道主義災難。

這顯然得益於意大利社會吸收風險和不穩定因素的能力。話說意大利的基尼系數僅為0.354(2015年世界銀行數據),低於中國、俄羅斯和巴西。收入不平等系數為0.328(2016年OECD的數據),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處於中等水平,低於英國、西班牙等國家。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疑歐情緒的增長

目前意大利政壇上,五星運動黨占優勢,反映了意大利社會疑歐情節的增長。從某種程度上講,脫離歐盟或留在歐盟,都不會給意大利帶來任何致命的後果。英國脫離歐盟的選擇,本質就是對歐盟這種過於激進的國家間聯盟實踐的一種擔心和懷疑。從歷史的大潮來看,這種懷疑和擔心並不會永久地決定一個民族的命運。

所以意大利未來高度不確定的政治走向,會削弱意大利短期發展的正面因素,但不會招致任何災難性的結果。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民粹主義的威脅

目前看,把五星運動黨的崛起視為民粹派在意大利崛起的看法是有失偏頗的。在專事歐洲民粹研究的政治學者伊戈納茲(Piero Ignazi)看來,為了迎合這些來路完全不同的選民,五星運動黨實際採用的是一種既「後意識形態」(post-ideological)又「多意識形態」(multi-ideological)的戰略。一方面,它強調自己不按傳統左右站隊,不受建制束縛,超越傳統意識形態;另一方面,由於它的政策大多缺乏可行性,它又需要把選民的關注點聚焦在意識層面而非實務層面。

所以,五星運動黨對環境和福利的主張讓人想起美國的伯尼·桑德斯,但它對移民、歐元、普京的態度則讓人想起法國的瑪琳·勒龐。五星運動黨更像是一場互聯網時代的直接民主實驗,最終並不一定導向民粹。民粹主義往往傾向於民族的封閉自全,反對對外開放,但互聯網上關心政治的人,卻很少如此。目前,意大利很少有政黨的主張是反對自由市場競爭和國際自由貿易的。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挑戰

相比之下,意大利南北差異和發展不平衡才是大問題。如今,意大利的南北貧富差距已經非常扎眼了——南意的人均GDP只有北意的一半,而失業率是北意的一倍。

人口老齡化也是一個大問題。據世界銀行數據,2018年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超過了23%,這使得意大利麵臨着一系列的人口挑戰,比如養老問題等等。

同時,長期的經濟停滯使得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遠高於歐洲另外三大經濟體——英法德(意大利是歐洲第四大經濟體)。長此以往,必會腐蝕青年一代,造成意大利青年在全球化競爭中處於劣勢。

目前看,解決這些問題的起點都在政治體制改革。意大利需要一場溫和的憲政進化(很可惜,有為青年倫齊領導的修憲運動在2016年的公投中失敗),改變現在黨爭容易造成政治僵局的不利狀況。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依然令人神往的國都

截至2019年7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意大利世界遺產共有55項(包括自然遺產5項,文化遺產50項),含跨國項目6項(文化遺產4項、自然遺產2項),在數量上與中國並列第一。

意大利的足球和歌劇,和過去一樣,依然魅力十足。

它依然令人神往,卻不再神奇。

5030俱樂部,意大利為何不再神奇?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