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後峽山區的「公路破冰人」

【環球在線網訊】香港商報記者黃萍、通訊員古麗努爾·圖爾蓀報導:G216線烏魯木齊縣後峽山區路段是通往新疆一號冰川的交通要道,這里大部分路段依山而建,尤其是在G216線K762到K772之間多為拐彎、縱坡較大的上下坡路段。在這樣的環境里,忙碌着這樣一支「打冰隊」,每天戰積冰、鬥風雪,為道路安全暢通而戰。

烏魯木齊後峽山區的「公路破冰人」

近日,隨着天氣逐漸升溫,烏魯木齊縣後峽山區的晝夜溫差達10℃左右,山區積雪開始融化,融雪水在氣溫漸高的中午順山壁而流,流入公路,進入下午夜間時,氣溫回落至零攝氏度以下後,融雪水化成冰,凍結在陰涼路面,並依託山壁行成涎流冰,給車輛通行帶來極的安全隱患。如果不及時清理這些冬季外來「入侵者」,安全風險可想而知。今年氣溫驟降,「冰溜子」噴涌而出,兩天不見,就長成了大冰墩,結冰范圍之廣、體積之大,實屬近幾年少見。

烏魯木齊後峽山區的「公路破冰人」

為此,烏魯木齊公路管理局倉房溝分局專門組織了一支隊伍負責打冰。這支「打冰隊」由3名黨員和5名團員青年組成,他們統一穿着橘紅色的棉裝,開着挖掘機,帶着笨重的鐵器,忙碌在後峽山區里。這支隊伍每天圍着百八十斤重的冰塊,敲敲打打就是一整天。

隊員們不畏嚴寒,用肩扛用手提,各種破冰工具輪番上陣,每當十字鎬、電鋸刀與積冰接觸的剎那間,冰花四處飛濺,冰碴打在臉上生疼生疼,可他們沒有絲毫怨言,大夥你爭我趕,手中的工具上下翻飛,緊張地刨除積冰、搬運清理冰塊、灑融雪劑和防滑料,每次清除積冰都在10餘立方米。

烏魯木齊後峽山區的「公路破冰人」

年復一年,這段路的冰結了、打掉、再結、再打……,打冰隊的隊長麻合木提說道:「氣候好的時候,可以定期上路除冰,不用耽誤飯點,遇上降雪多的時候,道路結冰較嚴重,為了節省時間,大傢伙都是早晨一頓飯後就趕往山區路段,往往在皮卡車里帶些饢、開水就能當一頓午餐,由於氣溫零下二十多度,早晨帶的饢到中午就成了凍饢了,開水也是不夠暖嘴的溫度,即使這樣,大家匆匆吃點東西,要趕着中午的暖陽,趕緊刨冰、鏟冰、融雪。」

後峽山區的「公路破冰人」臉被凍紅了,手腳又冷又麻,依然不顧山野的寒冷,刺骨的寒風,每日圍着「冰溜子」轉,在山野與「冰溜子」之間,展開了一場保衛安全持久戰,全力確保寒冬里車輛出行安全。

(編輯:袁海琴)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環球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