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企痛點 全國政協委員稱大灣區將提供解決樣板

香港中通社3月11日電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小組會議3月11日繼續在北京召開,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得到與會人員極大關注。

有政協委員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將對推動國家經濟進一步發展和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鑒意義,可在解決民企難點、發展實體經濟及金融監管等方面做出「樣板」,將成功經驗推廣、複制。

聚焦民企痛點 全國政協委員稱大灣區將提供解決樣板
資料圖:港珠澳大橋

當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辜勝阻指出,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要依靠政府、企業自身及金融機構的共同發力。民營企業受其貸款成本高、風險高、回報低,銀行「重大輕小、嫌貧愛富、重公輕私」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未來要解決這些難點,辜勝阻提出,要利用民間資本來辦社區銀行,構建與佔企業結構九成以上的中小微企、民營企業「門當戶對」的金融體系;政府要建立擔保體制和風險分擔體制,體現「有為」。此外要減稅降費、緩解痛點,收減堵點,節制地方政府剛性支出,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刺激。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宋海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將對推動國家經濟進一步發展和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鑒意義。面對民企遇到的困難,包括在發展實體經濟及金融監管等方面,大灣區可以擔當起「實驗沙箱」的作用,先在灣區內做出解決樣板,然後將成功經驗推廣、複制。

宋海以監管上的問題為例,指出國家的金融機構目前實行分業監管的機制,對企業造成一定負擔,但大灣區在「實驗沙箱」內體制創新、實行統籌監管方面,存在可能性。 (記者 楊威利)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香港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