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女子因一盒藥成「面具臉」,一個月暴瘦 20 多斤

六旬女子因一盒藥成「面具臉」,一個月暴瘦 20 多斤

(圖片來源 VCG)

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病房來了個表情僵硬如 ” 面具臉 ” 的患者,60 多歲的李女士原本胃口很好,體重 1 百多斤的她,在短短 1 個月內暴瘦 20 多斤,現在每天只能靠牛奶、蛋白粉等流質飲食維持營養,行走都需要人攙扶。

李女士說,因為長時間咳嗽咳痰,在醫院診斷為肺部感染合並真菌感染後,她服用了抗真菌藥伊曲康唑,過了十來天就出現了食慾減退,張口進食困難等情況,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急性藥物性肝炎,經治療後黃疸已消退,但現在仍不能正常進食及獨自行走。

根據李女士的說法,是因為服用了抗真菌藥導致了藥物性肝炎,而藥物性肝炎又導致了她的進食困難、全身乏力等情況,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對此,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唐曦副主任醫師介紹,藥物性肝炎是由於藥物或及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肝臟炎症性損害,是一種非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功能異常的常見原因,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厭食、腹脹、皮膚瘙癢、黃疸、皮疹等,嚴重者可引起肝衰竭。任何通過肝臟代謝的藥物都可能引起藥物性肝炎,而女性和 40 歲以上人群以及長期服用藥物人群的發病率較高。

據瞭解,伊曲康唑是臨床上治療真菌感染常用藥,該藥通過肝臟代謝,可能導致肝損傷,但在普通人群中,除非長期用藥,否則直接導致藥物性肝炎的幾率較小。而為什麼會對李女士產生如此嚴重的後果呢?

原來,李女士患有 2 型糖尿病、哮喘,長期使用降糖藥及激素,本身肝臟代謝負擔重,在此情況下使用伊曲康唑,從而加重了肝損傷,導致了急性肝炎。李女士當前表情僵硬、進食及行走困難,提示其存在表情肌、咀嚼肌及口輪匝肌、環咽肌及四肢近端肌力減退,可能與藥物性肝炎後肝臟代謝功能受損致體內藥物中毒,且並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機體內環境及免疫功能紊亂導致周圍性運動神經受損有關,考慮診斷為周圍神經病,尚需要進一步完善頭顱 MRI 及肌電圖檢查以確診。

目前,李女士已接受了針刺、面部運動訓練、吞嚥功能訓練等一系列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方法,功能已明顯改善。

唐曦副主任醫師提醒,” 是藥三分毒 “,臨床上常見的多種化學藥物,如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降糖藥(阿卡波糖、格列苯脲等)、心血管藥物(維拉帕米、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等)以及鎮靜藥(阿普唑侖、奮乃靜等)都具有一定的肝毒性,患者在用藥期間一定要嚴格按照醫囑服用藥物,嚴禁私自增加藥物用量及品種,同時定期監測肝功能,如出現食慾減退,腹脹,黃疸等情況請及時就醫。

此外,一部分常用中藥,如大黃、三七、何首烏、野百合、天花粉、艾葉、川楝子等也被證實可能導致肝損害,服用中藥單方或複方也需在正規醫院處方並嚴格遵照醫囑服用,避免服用 ” 土單方 ” 及來歷不明草藥行為,長期服用中藥調理者亦需定期監測肝功能。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 唐曦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ZAKER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