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前幾天冷眼君探討了規則的刺激感對於綜N代的意義,提到很多綜N代為了尋求突破,對規則的制定更加追求刺激感。

不僅綜N代如此,大部分綜藝都在規則制定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當年的《中國有嘻哈》,憑借極其殘酷的賽制製造了許多天然衝突,也加強了這檔節目的劇情感。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但過度追求規則感反而有可能暴露節目核心內容已經在走下坡路的事實,這使得存在感越來越高的規則成了綜藝節目的雙刃劍。

而今年Netflix剛剛推出的綜藝《Dating Around》則劍走偏鋒,完全放棄了一切規則的設置。目前第一季中每期有一位主人公,他們同時和五個對象相親,經過三輪的交流,主人公可以選擇和其中一位繼續相親,或者保持單身。

當規則缺席,更加接近真實相信狀態的這檔節目似乎更加自然,節目動機也更合理了。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去規則化讓這檔節目更真實

《Dating Around》很有意思,雖然節目本身名字十分直白,但正片中沒有任何的節目信息介紹,也沒有任何的規則制定,直入正題開始約會流程。以至於冷眼君在觀看的時候一再確認這是否確實是一檔綜藝節目。

《Dating Around》也有一個相對較為固定的流程:Drink; Dinner; After Hours。相親雙方先喝點兒酒,如果有繼續瞭解的意願可以共進晚餐,晚餐之後如果還想繼續,那麼就可以進入到After Hours環節。但很難說這是節目的「規則」,因為這是真實狀態相親的常規流程。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在整個相處環節中沒有任何的限制,互動主要以交流為主,全程沒有任何工作人員進行干涉。雖然規則感讓綜藝看起來更有「秩序」,也能讓觀眾更快瞭解節目的動機,但相對自由的無規則相親似乎讓素人嘉賓們更輕松的展現出了真實的一面。比如第一期中Luke和自己相對較喜歡的女性在晚餐之後會很自然的擁抱親吻,絲毫感受不到綜藝節目錄制給嘉賓帶來的壓力。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而這種輕松的狀態也讓嘉賓們在交談過程中展現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首先《Dating Around》在嘉賓選擇方面是極其優秀的,六期節目中包括異性戀、同性戀、老人等各種不同狀態的單身。嘉賓選擇的多樣化其實側面展現了這檔節目對於戀愛的多樣化的態度。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同時進行約會的嘉賓們也存在相對較大的年齡差和文化差異,這種差異下的平等友善的交流讓節目的多元文化內核展現的十分出色。在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36歲的單身女性對談及自己的年齡毫不顧慮,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討論自己的本源文化和當下在紐約的生活狀態。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當然也會存在文化碰撞的情況,Gurki在和一位男性約會時,對方對Gurki父母的婚姻狀態提出質疑和不解,甚至抨擊了Gurki對於婚姻的狀態,繼而憤然離席。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然而Gurki在傷心落淚後選擇繼續保持單身狀態,她自信的走在街上,多名男性被她吸引,忍不住回頭看她,這種自信和樂觀讓文化碰撞可能帶來的傷害被消解了。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Dating Around》的好看之處在於,這種無限趨近真實相親狀態的節目能讓人迅速的跟隨嘉賓們一起進入狀態。並且由於持續性的聊天,嘉賓們的性格展現十分輕松的就展現出來了,完全不需要任何規則和賽制的推進。比如一位十分漂亮的女嘉賓面對男嘉賓持續性的不合時宜的玩笑選擇了忍受,最後十分禮貌的選擇先行離開。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通過這樣的描述大家應該能感受到,雖然《Dating Around》徹底放棄了規則帶來的可預見的看點,但這檔節目在選嘉賓方面做到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六期節目幾乎所有的內容都是語言交流的情況下,聊天內容的多樣化就必須要有保證,而這種保證來自於精準的多樣化選角。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現有婚戀交友類節目中規則感對節目內核的損傷

看過《Dating Around》之後,冷眼君開始思考婚戀交友類節目是否真的需要規則來保證節目的秩序感。像冷眼君剛才提到的,《Dating Around》是完全沒有任何規則可言的,本應該由規則完成的情節推進任務都在嘉賓們聊天的過程中慢慢被完成了。那麼規則在婚戀交友類節目中到底起着怎樣的作用?

上一週冷眼君向大家介紹了一檔婚戀交友類節目《Married at fist sight》,所有嘉賓要在專家的科學配對下與陌生人結婚並體驗婚姻生活。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這檔節目就是典型的規則感極強的節目,婚姻過程中還會穿插對嘉賓們的采訪,即時紀錄嘉賓們對目前婚姻狀態的看法。然而冷眼君也提到了,這檔節目的成功率極低,五季節目播出後,目前只有一對夫妻沒有選擇離婚。初見時緊張和未知創造的火花也轉瞬而逝,變成了磨合期的不滿和爭吵。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心動的信號》的規則感也很強,所有住在心動小屋的嘉賓都要遵循規則進行約會,比如第一天不能問職業,每晚要給心動對象發短信,選擇單獨約會對象等等。說實話《心動的信號》中的心動是十分真實的,這也是這檔節目極其受歡迎的原因,但被規則和流程約束的約會還可不可以算做是純粹的心動?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嘉賓選擇搖擺不定的情況,這種搖擺不定有時候可能不是出於心動,而是規則帶來的茫然和不知所措。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最早期的《非誠勿擾》也屬於規則感極強的一類,男性在短時間內和24位女嘉賓進行交流,最後選擇兩位留燈女生和心動女生進行進一步瞭解,成功約會即可獲得獎勵。一旦交友動機摻雜進物質獎勵,那就更難保證相親的純粹性。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那麼冷眼君認為,對於婚戀交友類節目來說,是否真正需要規則,節目組要想清楚自己節目的定位。比如《心動的信號》很明確的提出了「交友推理」向綜藝,那麼推理環節是必須要有規則來輔助的,相對削弱交友環節的絕對真實也無傷大雅。可是《心動的信號》最吸引人的仍然是嘉賓之間出現「心動的信號」的時刻。

婚戀交友類節目到底需不需要規則?

冷眼君曾經提過,在所有綜藝中,婚戀交友類節目幾乎擁有最多樣化的玩法,就連明星戀愛觀察向也會衍生出更加細化的方向。但有時候婚戀交友類節目被規則裹挾,更像是同樣的內核披上了不同的外衣,畢竟人和人之間基於戀愛交友基礎之上的溝通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規則可以帶來刺激感和懸念感,也可以最高效的做到與其他節目進行區分,但有時候規則方面的化繁就簡反而另闢蹊徑的獲得了意外的效果。

《Dating Around》也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方向,那就是讓婚戀交友回歸到最真實最純粹的狀態。畢竟真實的戀愛場中,沒有人制定規則。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冷眼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