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出演你自己——觀電影《何以為家?》

本色出演你自己——觀電影《何以為家?》

近期,一部非常不錯的片子進入了大眾的視線,由黎巴嫩、法國和美國聯合拍攝的影片《何以為家?》,獲得了觀影者的高度贊譽。

(一)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12歲小男孩贊恩的故事。作為一個沒有身份的難民,從小過着混亂又沒有尊嚴的生活,但卻從來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父母已經有七個孩子,但在如此艱難的日子里還在不斷的生,生出來又無法好好撫養。他在經歷了種種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後,終於勇敢地向這個世界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並將生身父母告上了法庭。

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部片子里找到很多有意義的看點:倔強無奈又努力善良的贊恩、痛苦迷茫又愚昧不自知的父母、拉希爾對自己孩子的愛,以及這些人物交織在一起碰撞出的觸動人心的火花,還有為孩子們受教育、健康等基本權利等的吶喊。

影片拍攝製作周期長達5年,前期調查花了3年,6個月的拍攝期,後期剪輯2年才最終完成。但整個部片子最打動人的還是這種紀實的拍攝手法和真實立體的人物形象。

本色出演你自己——觀電影《何以為家?》

(二)

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觀眾看到的卻都是來自於真實生活的記錄。導演娜丁·拉巴基為此深入貧困地區、拘留中心、少年監獄等地觀察體驗,然後把這些寫進了劇本,很多拍攝也都是在難民區進行的。

影片里大部分演員都是非專業演員,尤其是里面的難民,幾乎都是他們作為難民的「本色」演出。飾演贊恩的小演員本身就是難民,拍攝時也是12歲,同樣不識字,據說是從無數難民中海選出來的,而且與主角有着相同的經歷;飾演拉希爾的演員,在現實中也是沒有合法身份的人。

在拍攝過程中,也有無數和電影情節相似的地方。飾演拉希爾的演員真的因為身份問題被捕了,飾演拉希爾兒子的黑人小男孩只有一歲多,演完以後也被遣返了。這些現實與電影情節如出一轍,更增添了這部電影的真實性。

在拍攝期間,導演娜丁·拉巴基,花了很多時間來引導演員,力求帶來最自然的表演。尤其是小演員贊恩,他並沒有去演,而就是在活他自己,去再次經歷自己的生活,所以那憂郁敏感的神情、無聲的倔強、欲哭無淚的辛酸,都是他生活狀態的自然的呈現。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影片的真情實感,呈現出了一個有立體感的故事。

幸運的是,因為這部電影,小演員贊恩的生命也發生了改變。電影拍攝完以後,他獲得了聯合國的幫助,有了合法身份,並且和他的家人一起順利移民到挪威定居。

電影能否改變世界,改變現實,改變這些人的命運,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但是只有去做了,才有可能發生。

影片的結尾,贊恩已經長成了一個更加安靜的少年,開始了求學生活。雖然現在有更多的人認識他了,但他的新生活才剛剛開始,療愈過去的心靈陰影,面對未來的新世界,他會再演出一個怎樣的自己呢?很期待。

本色出演你自己——觀電影《何以為家?》

(三)

最後有個突發奇想,如果把你自己的人生拍成一部電影,讓你來本色出演自己,你呈現的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良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