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流浪地球》做了 400 個高難度特效鏡頭之後,成都這家公司還將參與《刺殺小說家》

春節檔的電影混戰已經結束,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無意是最大的贏家。截至 3 月 5 日,《流浪地球》累計票房已突破 45 億元,升至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僅次於吳京的《戰狼 2》。

《流浪地球》斬獲了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除了劉慈欣小說展示了無窮無盡的想象力之外,特效帶來視覺上的震撼是另一大燃點。值得一提的是,全片 2003 個特效鏡頭,超過一半的特效鏡頭均出自國內公司之手。其中,MORE VFX 承接了 800 多個鏡頭,200 餘名製作人員參與其中,內部製作完成 400 多個鏡頭,包括影片中最難的特效部分。

3 月 5 日,公司創始人兼 CEO 徐建揭秘了《流浪地球》特效鏡頭如何出爐。他透露,公司計畫在成都高新區建立千人製作基地,並將核心製作中心從北京遷至成都,未來還將參與製作《刺殺小說家》《征途》中的生物角色表演。

給《流浪地球》做了 400 個高難度特效鏡頭之後,成都這家公司還將參與《刺殺小說家》《流浪地球》海報

給《流浪地球》做了 400 個高難度特效鏡頭之後,成都這家公司還將參與《刺殺小說家》吳京飾演劉培強

打造冰封的北京城,” 死磕 “9 個多月

逼真的冰封城市、鐵甲洪流般的運載車、極具工業感和未來感的行星發動機、精密的空間站……《流浪地球》的視效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也讓觀眾看到了特效的可能性。而開篇的北京冰雪世界、到達蘇拉威西後的地面部分、劉啟最後安裝火石以及發動機和壩體等特效,都出自這家成都公司之手。

在影片開頭,劉啟開着運載車從北京礦區採石場駛出,鏡頭從運載車的車頭開始往外拉,一路看到整個礦區,再到行星發動機的一條腿、發動機引擎口,然後再向後拉呈現出地球上一排排行星發動機的藍色光柱,再到越來越小的地球,最後直到太空站入鏡……這個長鏡頭時長接近 1 分鍾,徐建他們從 2018 年 4 月着手開始製作,直到今年 1 月中才全部交付。

給《流浪地球》做了 400 個高難度特效鏡頭之後,成都這家公司還將參與《刺殺小說家》冰封的北京

為這個長鏡頭,團隊死磕了 9 個月。” 這個長鏡頭有將近 2400 幀的全 CG 製作渲染,也是影片中製作難度級別最高的鏡頭。鏡頭里要呈現出礦區、發動機引擎、地球、太陽、空間站等各個元素的真實比例大小和空間位置關系,相當於我們要重新建造一個不存在的世界觀,這當中需要大量的細節堆疊。” 徐建透露,為了體現所有環境的真實效果,他們在一個場景文件里製作和搭建了近千億面的資產、2000 多盞燈,總共做了 45 個渲染層。

給《流浪地球》做了 400 個高難度特效鏡頭之後,成都這家公司還將參與《刺殺小說家》劉培強引爆空間站

電影開頭,北京冰封國貿帶給觀眾極度逼真細膩的視效。為了營造真實感,團隊除了每棟大樓模型上有一場冰雪覆蓋質感以外,也在整個城市中加了層層疊疊的冰雪覆蓋效果,另外還在大樓表面上加了很多寒氣吹出來的效果,讓人如墜入世界末日般冰冷。

給《流浪地球》做了 400 個高難度特效鏡頭之後,成都這家公司還將參與《刺殺小說家》蘇拉威西引擎發動機

中國特效還不成熟,未來挑戰生物毛發

盡管《流浪地球》讓中國特效工作者揚眉吐氣,徐建還是清醒看到了與國外特效公司之間的差距。” 國外的特效始於《星球大戰》,已經有 40 多年的歷史,相比之下,特效還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徐建說。

從《黃金大劫案》到《一出好戲》《悟空傳》《羞羞的鐵拳》《西遊記女兒國》《記憶大師》《繡春刀 · 修羅戰場》等電影的視效製作,再到為《流浪地球》製作特效,這家公司已多次獲得金像獎、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提名,製作視效的能力和挑選電影的眼光都可見一斑。

給《流浪地球》做了 400 個高難度特效鏡頭之後,成都這家公司還將參與《刺殺小說家》引擎發動機細節圖

” 視效工作如今已滲透到了前期,例如雷佳音、楊冪主演的《刺殺小說家》,我們從第一稿劇本開始接觸。我們接活兒有自己的標準,劇本吸引力、導演能力、主創團隊三觀、投資方的興趣等等都要考慮,有點像電影出品公司。” 學油畫出身的徐建笑言,自己的接活兒標準有些 ” 奇葩 “。

談及特效的現狀,徐建直言不諱,目前在大環境、大氣氛、坍塌破碎等特效鏡頭技術方面,國內水平與國外越來越接近,但在一些生物類型的角色表演上,國內外差距還比較大。他們公司已開始向生物角色毛發方面發起挑戰,包括製作中的《征途》和接下來要製作的《刺殺小說家》,都有生物角色的表演。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