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月來首次!紐約愛樂樂團舉辦有現場觀眾的音樂會

【僑報網報導】在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中斷了13個多月之後,紐約愛樂樂團(New York Philharmonic) 周三首次在哈德遜廣場(Hudson Yards)的音樂棚舉辦了有現場觀眾的音樂會,演出地點距離林肯表演藝術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正在翻修的格芬音樂廳(Geffen Hall)約2英里。

13個月來首次!紐約愛樂樂團舉辦有現場觀眾的音樂會

圖片來源:美聯社

據美聯社報導,在這場持續了一個小時的音樂會上,所有演奏者都戴著口罩。樂隊演奏了卡洛琳·肖的《Entr’acte》、讓·西貝柳斯的《Rakastava(The Lover)》和理察·施特勞斯的《Metamorphosen》。昨晚有150名戴口罩觀眾坐在摺疊椅上,每組椅子之間約有10英尺。

13個月來首次!紐約愛樂樂團舉辦有現場觀眾的音樂會

圖片來源:美聯社

演出是在知名的「棚屋」(cavernous Shed)進行,這個場地於2019年4月開放,通常能容納約1200人。

觀眾憑規定時間的電子門票入場,並且在入場時測量體溫。每個人必須出示新冠檢測陰性的證明,或至少在14天前完成疫苗接種的證明。

在沒有演出的這段時間里,樂隊里許多樂手都在教書。他們拿工資,但福利有所減少,這與林肯中心的鄰居大都會歌劇院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長期停止向工會雇員發放工資。

愛樂樂團上一次在觀眾面前演出是在去年3月10日,那天晚上是克勞德·德布西(Claude Debussy)與女中音伊莎貝爾·倫納德(Isabel Leonard)和指揮家路易·蘭格里(Louis Langree)合奏的作品。

從那以後,最多只有少數幾位愛樂樂團的音樂家在公共場合一起演奏,在紐約市地區的「流行音樂」(Bandwagon)演出中一起演出,在新冠防疫規定不那麼嚴格的佛羅里達州以四重奏的形式演出。此外,樂隊還在聖巴特教堂和林肯中心愛麗絲塔利大廳,與音樂總監雅普·范·茨維登一起錄製了在NYPhil+上發行的數碼版本。

愛樂樂團希望在9月恢復定期付費音樂會,並轉移到塔利和玫瑰劇院(Tully and The Rose Theater at Lincoln Center Jazz),直到2022年9月格芬劇院重新開放。它的音樂家們將於6月9日開始在紐約布萊恩特公園(Bryant Park)舉行為期四天的夏季野餐表演,並希望在科羅拉多州的韋爾(Vail)演出。

百老匯的演出有可能在9月恢復。大都會歌劇院的演出也將在9月27日重啟,如果它能達成新的勞動協議的話。

(編譯:GC)

來源:kknews13個月來首次!紐約愛樂樂團舉辦有現場觀眾的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