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T/CAS 342-2020主要修訂內容解讀

吳曉麗 屠冰 趙玲倩 陳康

中家院(北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

摘要

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T/CAS 342-2020正式發佈實施,新版標準增加了待機功率測試及考核方法、除濕時間和推薦除濕面積量化計算方法,並對噪聲限值進行分級,其中待機功率、除濕時間及推薦除濕面積的量化計算是首次在除濕機行業提出,通過試驗方法的研究對行業內主流品牌樣機進行了待機功率摸底測試及數據分析,瞭解代表性除濕機產品待機功率的取值範圍及應提升的方向;最後給出標準執行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便於相關人員理解。

關鍵詞

Keywords

除濕機;待機功率;推薦除濕面積;除濕時間;噪聲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1.02.0014

1
引言

家用除濕機是指在家庭中使用,由一個電動製冷系統和空氣循環裝置組成,包括一個排水裝置用以收集、儲存和/或處理凝結水,用於從周圍空氣中除去水分的帶外殼的除濕機產品,主要採用製冷壓縮循環來實現除濕目的。目前除濕機的國家標準為GB/T
19411-2003[1]《除濕機》,暫無能效標準。近年來,隨著家用除濕機產銷量的不斷提升,其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消費者對除濕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企業對產品質量提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噪聲、高溫除濕量、除濕效果、推薦除濕面積等問題成為企業和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建立健全標準體系,通過標準規範行業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2019年5月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1.0版T/CAS 342-2019[2]《家用除濕機》正式發佈實施,其目的是為了作為除濕機國家標準GB/T 19411-2003《除濕機》的有效補充,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2020年11月30日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2.0版本T/CAS
342-2020[3]發佈,新標準在完善上一版內容的同時,主要增加了待機功率的測試方法及限定值、除濕時間和推薦除濕面積量化計算方法,並對噪聲限值進行了分級。

2
主要修訂內容解讀

2.1 待機功率

待機功率是產品在待工作狀態下的電能消耗,多數家用電器都會有待機功耗,但只有少數的產品在能效標準中有規定,對製冷產品來說,房間空調器是首次將待機功耗列入能效標準的製冷產品,除濕機由於能效標準欠缺,在性能標準GB/T
19411-2003中僅規定了能效限定值,對除濕機正常運行狀態下的電能消耗進行限制,而無待機功率的要求。隨著節能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對節能的要求也從粗獷型向精細化方向發展,使得待機功率成為能效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把除濕機的待機功率寫入標準中,一方面引導企業在設計產品時考慮待機時的電能消耗,另一方面給消費者以參考,提醒消費者待機功耗的存在,使消費者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在不用產品時斷掉電源,避免除濕機長時間處在待機狀態,產生不必要的電能消耗,通過標準,提高企業及消費者的節能意識。

2.1.1 待機功率定義

待機功率參考標準GB/T
35758-2017[4]《待機功率》,其主要是給出低功耗模式下耗電量的測試方法,低功耗模式涵蓋了待機模式、關機模式和網絡模式。待機模式是指除濕機在連接到主電源時,提供一種或多種(如可通過觸發遠程開關或內部傳感器來觸發其他模式,或信息包含時鐘的狀態顯示等)面向用戶功能或保護功能,且為持續狀態的任何產品模式;關機模式是指當產品的供電裝置連接到主電源時,未出現待機模式、網絡模式或活躍模式,且為持續狀態的任何產品模式。網絡模式是指除濕機連接到主電源並且至少有一種網絡功能已啟動(例如通過網絡命令或者完整的網絡通信來重新啟動)但主要功能尚未啟動的模式。

從對除濕機產品的市場調研來看,大多數除濕機連接到主電源後,處在關機模式下,需要按一下開關鍵才能處於打開狀態;少數除濕機既有關機模式,又有待機模式;部分除濕機具有Wi-Fi功能,可通過Wi-Fi實現除濕機的關閉和開啟。T/CAS
342-2020給出的待機功率則是涵蓋了待機模式、關機模式和網絡模式三種情況,並根據是否有Wi-Fi或藍牙功能等特殊功能,給出的待機功率限定值不同。

2.1.2 待機功率限值及實測數據分析

對除濕機待機功率限值要求參考了房間空調器能效標準的要求[5],分成兩種情況,對於不帶有傳感器、Wi-Fi、藍牙等通信協議的產品(或這些功能在測試時可以關閉的,測試關閉這些功能後的產品)其待機功率不大於2W;對於帶有傳感器、Wi-Fi、藍牙等通信協議的產品待機功率不大於5W。

需要注意的是,傳感器指除濕機自身所帶的溫度、濕度傳感器外的其他傳感器,如健康凈化監測用傳感器、可燃製冷劑濃度監測用傳感器等等。

2.1.3 待機功率測試

除濕機待機功率測試的環境溫度為23℃±5℃,將除濕機連接電源運行10min後,關機進入待機模式,在關機至少30min後開始待機功率的測試,測試時間為30min,採樣頻率應小於等於10s,通過積分電能值折算出待機功率值。

選取不同除濕量、不同廠家的樣機共17台,如表1所示,高溫除濕量在(8~60)L/d。從待機功率模式上來看,17台樣機中11台樣機接通電源後處於關機模式,無待機模式和Wi-Fi功能;6台樣機接通電源後為待機模式,且有Wi-Fi模式,通常接通電源後為待機模式,需要通過操作Wi-Fi模式打開,之後可通過Wi-Fi模式進行待機和運行的操作,通過Wi-Fi功能關閉至待機模式後,Wi-Fi指示處於閃爍狀態。

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T/CAS 342-2020主要修訂內容解讀

對17台代表機型進行待機功率測試,每組測試2次,其中選取5號帶Wi-Fi功能的樣機,增加一組Wi-Fi開啟狀態的測試,測試結果對照圖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17台樣機的測試數據均在0.5W~2.5W之間,其中待機功率在0.5W~1W之間的樣機6台,占比35.3%;待機功率在1W~1.5W之間樣機7台,占比41.2%;待機功率在1.5W~2W之間的樣機3台,占比17.6%;待機功率在2W~2.5W之間的樣機1台,占比5.9%。對於5號樣機,在Wi-Fi模式關閉和Wi-Fi模式開啟狀態下待機功率差別較大,分別為1.7W和2.4W,分析其功率運行曲線發現(詳見圖2和圖3所示),當Wi-Fi處於開啟狀態時,樣機多數情況以2.5W左右的功率運行,而在Wi-Fi關閉模式下,樣機則以1.1W左右功率運行。可見在Wi-Fi模塊開啟狀態下,Wi-Fi模塊的持續運行會占據待機功率的主導地位。因此,對待機功率,後續在研發設計時一方面應降低關機狀態的功率消耗,另一方面對含Wi-Fi的器具,應降低Wi-Fi模塊的功率消耗以及由於Wi-Fi模塊的開啟而產生的其他輔助功能的開啟所消耗的功率。

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T/CAS 342-2020主要修訂內容解讀

圖1 實測功率值

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T/CAS 342-2020主要修訂內容解讀

圖2 Wi-Fi功能關閉時的功率值

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T/CAS 342-2020主要修訂內容解讀

圖3 Wi-Fi功能開啟時的功率值

2.2 推薦除濕面積與除濕時間

推薦除濕面積是消費者關注比較高的一項指標,消費者通常根據推薦除濕面積來選擇購買多大除濕量的除濕機。通過對除濕機廠家的調研發現,推薦除濕面積的計算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廠家給出的推薦除濕面積各不相同,導致相同除濕量的除濕機,推薦除濕面積相差很大,給消費者的選購帶來困擾,部分產品宣傳的推薦除濕面積過大導致實際使用時除濕效果不佳,市場投訴率很高。除濕機的推薦除濕面積成為商家和廠家的痛點問題,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為了規範市場,在除濕機團標T/CAS
342-2020制定時,制定了除濕效果測試方法,通過大量試驗室數據分析找出除濕機的除濕量與除濕時間及除濕房間面積的量化關係,表2給出了用團體標準推薦除濕面積量化計算公式計算出的典型除濕量下除濕機推薦面積上限與下限的值。

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T/CAS 342-2020主要修訂內容解讀

標準從環境舒適濕度的角度,提出了除濕時間的概念,來表示除濕機在規定條件下達到舒適濕度所需的時間,並考慮到不同除濕量大小的除濕機適用的場景不同,如適用在臥式、客廳等不同空間,給出了建議的除濕時間最大值和最小值,詳見表3所示,通過該值來確定推薦除濕面積的上限與下限,並給出不同除濕時間下,推薦除濕面積與高溫除濕量的量化關係。

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T/CAS 342-2020主要修訂內容解讀

為了確保企業設計的產品與宣稱一致,標準還給出了除濕時間的測算方法,並規定測算出的除濕時間不應超過表3給出限值的115%,以此來評價除濕機的除濕效果,確保除濕機的設計能夠滿足要求。

2.3 噪聲

家用除濕機通常用在臥室、客廳等家庭居住場所,其噪聲的大小直接影響消費者的使用,噪聲也是消費者關注的一項性能指標。除濕機國家標準GB/T
19411-2003給出了噪聲的限值,但該指標要求較為寬鬆,廠家按照該標準設計生產除濕機,雖然可以滿足國家標準的要求,但卻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除濕機團體標準1.0時,對除濕機噪聲指標有過一定的提升,但仍不能滿足消費者「靜音」的需求。因此,在團體標準2.0版本中,我們將除濕機噪聲指標進行了分級,分為優質級、普通級及國家標準入門級噪聲限值要求,各等級對應噪聲值詳見表4所示。通過團體標準的制定,使得家用除濕機在噪聲指標體系上形成優質級、普通級及入門級三個3個等級,不僅為企業設計優質噪聲的產品提升一定的空間,也為消費者選購提供指導。

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T/CAS 342-2020主要修訂內容解讀

3
標準執行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問題

新版除濕機團體標準T/CAS342-2020已正式發佈實施,其目的是給行業高品質除濕機提供執行的標準,在新標準的執行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如下問題:

(1)企業設計人員在設計產品時,應重點關注

設計產品時應考慮待機功率的消耗,包括關機狀態、待機狀態及待機狀態且Wi-Fi開啟狀態下的電能消耗,應合理設計電路,使得在關機或待機模式下,耗能的部件儘可能少。此外,還應優化電路設計,使得關機、待機及Wi-Fi開啟狀態下的電能消耗儘可能低;

設計或宣稱除濕機除濕能力時,除了考慮不同工況下除濕量的大小外,還應綜合考慮除濕時間的影響,宣稱推薦除濕面積時,應確保在規定的除濕時間內可以達到舒適效果;

設計產品時,應考慮如何降噪,選擇適合的噪音等級,來進行相應的設計和改進,使得其能達到相應噪聲等級的要求。

(2)檢測人員應重點關注

能效測試時,應注意測試樣機狀態的設定,待機功率測試時應注意關機狀態或待機狀態,對待機狀態應確認Wi-Fi模塊是開啟狀態還是關閉狀態;

除濕能力測試時,注意樣機功能的選擇,通常在乾衣或連續除濕狀態下測試能力;除濕效果測試時,環境工況穩定後應關閉試驗室的工況,打開被測樣機來測試,通常選擇的模式和設定與除濕量的設定方式保持一致;

噪聲測試時,應注意傳聲器的擺放位置、樣機的設定狀態是否與標準規定一致。此外,噪聲測試時運行週期及數據的選擇,都應嚴格按照標準的規定進行。

(3)從消費者角度應重點關注

安全是底線,選購產品時應選擇獲得CCC認證的安全產品;

性能上優選高能效的產品,尤其是新團標的制定,能效指標的選擇上可綜合考慮能效係數和待機功率參數;在選擇除濕機時,相同除濕量大小的產品,並不是宣稱的適用房間面積越大越好,而應兼顧除濕效果;

噪聲上,根據自身對噪聲的承受程度,對噪音比較敏感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噪音優質級的產品。

4
結論

通過對新版團體標準的在待機功率、除濕時間和推薦除濕面積以及噪聲等級的解讀及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1)從對除濕機典型型號的樣機分析發現,目前除濕機樣機多數為停機模式,僅帶有Wi-Fi功能的除濕機有待機模式;待機功率的值分佈在0.5W~2.5W之間,其中待機功率在0.5W~1.0W之間占比僅為35.3%,這與本行業此前並無待機功率考核指標,企業並沒有降低待機消耗功率的意識有很大的關係;通過對帶Wi-Fi模式的樣機研究,Wi-Fi模式開啟對待機功率的影響較大;

(2)對團體標準除濕時間和推薦除濕面積解讀中得出,推薦除濕面積是在一定的除濕時間下獲得的高溫除濕量與推薦除濕面積的量化計算公式;通過對除濕時間進行測試可以考核企業宣稱的推薦除濕面積是否合適;

(3)對噪聲限值的解讀得出,新版除濕機團體標準在噪聲限值上進行了分級,結合除濕機國家標準,這種分級給除濕機行業提供了噪聲優質級、普通級、入門級的三級分類,為除濕機行業提升噪聲值提供可選的空間。

家用除濕機行業仍處在發展的初期,對於除濕機標準的制修訂,一方面可以解決行業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要解決由於標準缺失導致的市場虛標等問題。制定並建立健全標準,用標準來規範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除濕機團體標準2.0的發佈,標誌著其修訂告一段落,將進入到下一採信階段,接受行業和市場的檢驗。希望其能夠充分發揮團體標準的作用,推動和引領除濕機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GB/T 19411-2003 除濕機[S].

[2] T/CAS 342-2019 家用除濕機[S].

[3] T/CAS 342-2020 家用除濕機[S].

[4] GB/T 35758-2017 待機功率[S].

[5] 吳曉麗, 蔡寧. 房間空調器新版能效標準解析[J]. 家電科技, 2019(03) : 22-25+22.


來源:kknews家用除濕機團體標準T/CAS 342-2020主要修訂內容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