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閱讀筆記:伴隨行為過程的認知問題之孤獨,焦慮和害羞

 孤獨

不論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孤獨都是發現社會關係不如想像中豐富多彩和富有意義的一種痛苦體驗。

1. 感到孤獨和被排斥

當缺乏社會聯繫、情感孤獨時,人們可以從物品、動物和超自然存在上發現類似人類特質來進行補償,人們從中能發現友情。

一個人也可以完成孤單,但並不感到孤獨,孤獨感是感到被某一群體排斥、不被周圍的人喜歡、不能和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或像一個另類一樣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由於負性思維和消極行為會傳染,所以孤獨往往會出現社會集群效應。

孤獨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不僅會增加抑鬱和自殺的風險,還會導致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的幾率增加。

孤獨感具有一種適應性,能夠觸發人們尋求社會聯結,從而有助於個體生存。

2. 消極地知覺他人

長期孤獨的人似乎也處於一種自我挫敗的社會思維和行為的惡性循環中。研究表明這些具有消極思維的人的處事方式經常使其處於他們所擔心的社會拒絕中。其結果是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具有社會價值,對他人抱有消極看法,這都會阻礙他們採取行動來減少他們的孤獨,與輕度抑鬱症患者一樣,他們對他人更敏感,而且善於辨識不同的情緒表達。

焦慮和害羞

害羞是一種社會焦慮形式,其特徵是過度的自我意識以及過度擔心他人的想法。

1. 懷疑我們在社會情境中的能力

自我表露理論認為我們都渴望給別人留下美好印象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社會焦慮的含義顯而易見,當我們想給他人留下美好印象但又懷疑自己能否做到時,我們就會感到焦慮。

2. 過分個人化的情境

與不害羞的人相比,害羞的,過分敏感的人或多或少地把一些偶然事件看作是與自己有關的。害羞、焦慮的人還會把情境過分個人化,這種傾向會導致焦慮的產生,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會發展成偏執狂。他們經常會高估他人對自己的關注和評價。

為了減少這種社會焦慮,一些人會求助於酒精,酒精能通過降低自我意識而達到減輕焦慮的效果。

此外,焦慮、害羞和受酒精的影響等,還能成為個體解釋失敗的藉口,在這些症狀的防禦機制下,個體的自我能夠被很安全地保護起來,這是一種對負性結果的無意識策略。

Ref: 《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 著

來源:kknews社會心理學閱讀筆記:伴隨行為過程的認知問題之孤獨,焦慮和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