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結束後,教育焦慮卻並不比高考小家長應該如何「自救」?

高考余溫還未退,中考又接踵而至。中考熱度看似沒有高考高,但實際上中考對於孩子的影響並不比高考弱,壓力也不比高考小。有些地區的學生,被一所當地重點高中錄取甚至比進入名牌大學還要難。對於家長來說,早些年為了孩子就讀更好的高中而花幾百萬買學區房的大有人在。在這個時候,各地重點高中的升學率在又成為了家長集體關注的話題。

重點高中意味着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也就意味着離名牌大學更進一步,家長對於重點高中的追逐從未停止。然而,一個殘酷的事實是,2018年的中考數據顯示,僅有7%的學生能被重點高中錄取。從這個角度看,無論在哪個階段,家長都會因為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爭奪而產生避不開的教育焦慮。隨着留學潮的全面普及,在某個階段選擇出國求學已經變成了許多家長為孩子教育規劃的不二之選。

中考結束後,教育焦慮卻並不比高考小家長應該如何「自救」?

有數據統計:相比之前出國留學幾乎清一色地集中於研究生階段,近年來本科階段以及中小學階段的出國留學人數急劇增加,2018年出國讀高中(及以下)的學生占該年所有出國留學學生的36%,而在2013年,這一數字僅為23%。因此可見,留學的低齡化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也說明低齡留學已經成為一眾家長的共識。

中考結束後,教育焦慮卻並不比高考小家長應該如何「自救」?

但是針對低齡留學家長仍舊存在許多顧慮,比如英美公立小學對國際生的年齡有明確限制,而英美的私立中小學給中國學生的名額又非常有限,究竟去哪讀、怎麼讀就對家長來說是一頭霧水。

而且,眾所周知本地生和國際生有巨大的學費差異,十幾年讀下來就是一筆不菲的費用,如何降低成本是家長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同時,家長還會擔心低齡留學對小孩的適應能力也是一個考驗。

中考結束後,教育焦慮卻並不比高考小家長應該如何「自救」?

針對低齡留學面臨的問題,僑外出國通過對家庭的教育和身份進行整體規劃,幫孩子以「本地生」身份進入當地中小學,打破中國學生的名額壁壘,又可節省大量的學費花銷。

同時,通過身份辦理,幫家長順利實現陪同孩子讀書的願望,可以減少孩子的孤獨感和融入障礙,讓他們更健康地成長。擁有當地身份,對孩子畢業後的擇業也大有裨益,讓「留學留不下」的難題迎刃而解。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低齡海外教育一站式解決方案,歡迎參加僑外出國舉辦的僑外2019海外教育規劃展北京站活動,活動將邀請海內外知名教育專家、各國教育參贊、名校招生官、教育規劃專家、海外名校留學生等嘉賓,一同聚焦全球教育熱點、剖析出國留學及海外就業趨勢、指導專業及院校選擇、分享海外就讀真實經驗……為您提供教育及海外生活的「全齡段、全世界、全規劃」解決方案,其他城市活動也期待您的蒞臨!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教育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