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家長盲目崇洋 黑外教捧成「金牌外教」

內地家長盲目崇洋 黑外教捧成「金牌外教」

內地家長盲目崇洋 黑外教捧成「金牌外教」

北京一所幼兒園的外教對兒童實施體罰

中國家長越來越注重孩子的外語水平,學校和各種培訓機構也以「金牌外教真人授課」丶「外教一對一輔導」作招徠。但這些「洋老師」卻良莠不齊,有些只有初中學歷,甚至有刑事案底,但憑着一張「洋面孔」,在中國大行其道,這一現像已引起官方注意。

一張洋人臉孔,講幾句英文,就可以收取高價學費,但越來越多家長發現,這類洋老師其實不那麼靠譜。

重慶市渝中區法院正在審理的一宗案件,引起公眾對「黑外教」的關注。案中一家中介公司涉嫌非法組織外籍人士偷越國境丶騙取工作許可,在重慶丶成都等地的幼兒園和中小學上課牟利。

涉案的18名「外教」大多來自南非丶巴西丶墨西哥等非英語母語國家,大部分只有高中甚至初中學歷,還有些是沒有工作經歷的來華留學生。中介公司會通過網絡發佈廣告,或通過其他外教的介紹找到這些外籍人士,然後進行網絡面試。

面試一般非常簡單,通過面試後,中介公司會幫他們尋找有需要的學校,再安排他們申請旅遊簽證入境。經過一週簡單的培訓後,這些外籍人士就會以外教的身份進入學校,擔任英語老師。個別學校如果急需用人,連一週的培訓都可以省去,外教直接上崗。而中介公司會和學校簽訂勞動合同,外教月薪可以達到1.5萬到2萬元人民幣不等。由於這些「外教」供不應求,中介公司高峰期有30多個全職外教丶20多個兼職外教,每月收入可以達到10萬元以上。

40萬外教中有一半都是「黑外教」

翻查資料,2017年,一名北京知名國際學校的男性外教被曝光有性侵記錄;2013年,上海一所國際學校的美籍外教更涉嫌性侵至少7名兒童。其實外教良莠不齊,學歷低丶沒有在華工作或教育資質丶甚至有案底的例子比比皆是,有內地媒體引用數據,指2017年中國從事教育行業的外國人已經達到40多萬,超過20萬是「黑外教」,只有三分之一是合法外教。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週四(28日)接受本台采訪,他指不法中介機構把沒有外教資質的外國人包裝成外教的情況,在國內非常普遍,原因是教育機構對外教的需求龐大,而背後就是家長盲目的「外教崇拜」。

熊丙奇說:「 有的家長在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時候, 他們可能會關注的是有多少外教,他們總覺得有外教就代表了(教育機構)水平,在這種情況之下,有的機構可能就找這種外教,只要有外國人的面孔就可以忽悠家長。」

有國內媒體引述業內人士指,一些幼兒園其實對情況心知肚明,但有了外教,他們就可以掛上「國際雙語」 的招牌,學費就可以由原來的一兩千元,漲到三五千元,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所以幼兒園也不會去質疑外教的背景。

其實要在中國申請英語教學工作簽證,按照規定,申請者需要來自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丶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丶有兩年以上工作經歷丶沒有犯罪記錄。熊丙奇認為,要解決「黑外教」橫行的問題,政府丶學校和家長都有責任,缺一不可。

熊丙奇說:「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嚴格按照聘請外國專家的一個工作流程,來要求有關機構審查聘請外教的資質;另外就是具體的教育機構,它其實在聘請外教的時候,要去徹底瞭解這個外教從業的背景,以及他是不是具有外教的資質。受教育者丶家庭來講,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外教,不要看到對方是外國人的面孔就覺得對方優秀。」

中國官方「新華社」也開腔,要求相關部門完善規定,定點定時抽查中介機構,並加強審查外教的出入境資料和教育資格。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環球香港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