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 1 個留學生配 3 個異性學伴 ? 回應 為友好交流

“1 個留學生配 3 個學伴,學伴以女生為主 “。日前,網友對山東大學留學生 ” 學伴 ” 制度的質疑,讓這一制度再次引發爭議。

山東大學 1 個留學生配 3 個異性學伴 ? 回應   為友好交流

2018 年山大 ” 學伴 ” 參與現場 圖片來自山大研究生會微信公眾號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早在 2016 年,山東大學官網曾發布一份《關於學歷生報名 ” 學伴 ” 項目的通知》,其中寫道,留學生辦公室可以為你介紹一位 ” 學伴 “,你可以和 ” 學伴 ” 一起學習語言,一起討論生活,一起參加活動,一起品味美食。

山東大學 1 個留學生配 3 個異性學伴 ? 回應   為友好交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2018 年,山東大學對學伴制度進行調整,一名留學生可以與 3 名中國學生結為學伴。根據山東大學公布的 2018 學伴成組結果,在 270 份報名信息中,成功選拔出 141 名中國學生與 47 名留學生組成 47 個友好學伴小組。從配對結果來看,申請學伴的中國學生以女生居多。此外,網上還傳有一份尋找學伴的申請表,申請表的分類很細,從專業到性別,到性格,到興趣,到交友目的(比如 ” 結交外國異性友人 “)均有。

很快,網上出現一份 《山東大學關於舉辦中外學生 ” 學伴 ” 活動的說明》,落款為山東大學國際事務部,日期為 2019 年 7 月 7 日 。

《說明》中稱:

中外學生互為學伴,全部為自由報名,並非單獨為國際學生尋找學伴;

在學伴舉辦之初,就已經制定了規章制度,督促中外學生遵守。

7 月 10 日,紅星新聞致電山東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桑曉旻,他表示,該聲明並非學校對外發布,而是通過其他途徑泄露出去的,” 工作人員的一個東西,不是學校的正式聲明。” 而對於網友對學伴活動的爭議,桑曉旻及山東大學相關工作人員都未給予回應。

山東大學學生:

有助文化交融 支持的人更多

根據山東大學官網公布的學伴選拔標準,報名者需為正式注冊的在校學生;思想積極向上,具有較強的組織紀律;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具有較高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有一定的外語水平等。

對於網上出現的對學伴活動的質疑,一位自稱當年參與過學伴活動的網友在微博發文表示:學伴活動是留學生組織辦的活動,自願參與,沒有強制分配一說;參與前,會有關於學伴意向的事前調查,學伴的國籍性別都可選擇,且學伴之間以什麼形式互動都取決於自己;把友好互助的活動說成是 ” 拉皮條 “,甚至上升到山東人道德品質層面,” 也不知道評論區的高貴路人有什麼好驕傲的。”

山東大學一名在校女學生告訴紅星新聞,自己雖然沒參與學伴活動,但認為這樣的活動有助於兩種文化交融,也幫助留學生更好適應生活,國內還有不少學校有這種學伴或者 ” 一對一 ” 幫扶活動,” 我覺得其實還是支持的人多一些。”

對於參與學伴活動的女生偏多,該學生表示很好理解,” 畢竟女生學外語的人多,也比較好溝通一點。”

她告訴紅星新聞,自己雖然對學伴活動的細節不是很了解,但學校有制度上的設計來避免學伴活動出現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學伴管理暫行規定:

不得留宿 外出須經同意

紅星新聞從山東大學官網下載了一份《山東大學 ” 學伴項目 ” 管理暫行規定》,從中看到:

參加學生自主接觸交流,交流活動應遵紀守法,不得以項目為由參與政治活動和各類其它活動,不得宿舍留宿,不得影響本人正常學習和生活。

參加 ” 學伴項目 ” 的中外學生應相互尊重,相互幫助,不得騷擾他人,不得出現任何歧視性語言或行為。

規定還對學伴外出活動作出明確要求,如與學伴外出活動,須報相關負責人同意。超過一天的外出活動,須書面提出申請,獲得批准後方可實施。市區外活動須另外簽署安全責任保證書。外出活動須時刻注意人身和財產安全,並將在外活動情況隨時報相關負責人。

專家:

應對所有學生平等對待

對於學伴制度引發的爭議,21 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學伴制度的意義不用贅述,但 ” 質疑者,也並不是質疑學伴制度,而是質疑給留學生當學伴。

熊丙奇表示,大學重視留學生招生,從辦一流大學角度,這並沒有錯。評價一流大學有一項基本指標,是攻讀學位的國際生所占比例,世界一流大學這個比例大多超過 20%,而在大學攻讀學位的留學生比例還很低。

山東大學 1 個留學生配 3 個異性學伴 ? 回應   為友好交流

在山東大學官網,能搜到多個關於學伴的通知

他認為,客觀而言,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越來越高,可是,這並沒有真正轉化為對國外一流生源的吸引力。雖然已經成為第三大留學生輸入國,但從留學生的來源國,和攻讀學位的情況來看,留學生質量還有待提高。

據統計,來華留學人員中,亞洲學生占 59.95%,非洲學生占 16.57%,攻讀學位的占 52.44%。

” 由於學伴制度並不只針對留學生,因此,要說留學生學伴制度是崇洋媚外是故意扣帽子。” 熊丙奇補充道,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對留學生特殊對待的問題。隨着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大學應該平等對待所有學生,包括執行一樣的培養標準。

” 發展留學生教育,重要目的之一是促進大學多元文化建設,而建設多元文化,就必須消除身份特權,對所有學生平等對待。對於留學生,不應再配專門的宿舍,進行專門的集中管理,而是當成普通學生的一員。” 熊丙奇說。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教育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