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先講兩個女孩的故事。

第一個女孩,像上天寵兒,生活一路綠燈。

17歲就開始寫作,在當時各大流行雜誌中發表作品嶄露頭角;

大學一畢業的第一本書,就引起一定的轟動獲贊無數;

畢業後做了自由職業者,既不朝九晚五的工作,又有閒錢去世界各地旅行……

第二個女孩,「幸運」一直缺席,生活頻頻亮紅燈。

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跟着媽媽生活得並不寬裕;

而她的17歲一度抑鬱,還被定義為學校的問題少女,不被認可,嚴重到要被老師勸退;

畢業後也沒有穩定的工作,輾轉飄零在長沙和北京……

看到這里,也許你已經猜到了。

是的,這是同一個人的故事。

這個女孩就是今天專訪的主角——作家獨木舟(原名葛婉儀)。

從《深海里的星星》到《你是我的獨家記憶》、《一粒紅塵》、《時光會記得》,她寫過無數牽動人心的故事。

從《我亦飄零久》到新書《萬人如海一身藏》,她用文字記錄着自己的成長與赤子之心。

從第二個女孩的曲折,到第一個女孩的順遂,她就像從自己小說里走出來的女孩那樣,在現實生活中,不動聲色地書寫着自己的人生小說。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不解釋,不動聲色地生長

如果把作家分為兩種:

一種是書香之家,從小就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去接受文學薰陶,順其自然成才。另一種是毫無根基,獨自摸索,自學成才。

很顯然獨木舟,屬於後者。

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她就喜歡上了看書。

17歲,在校園里同學上課,傳紙條,玩鬧的時候,她就已經開始寫作,並陸續在當時的暢銷雜誌《花火》等上面發表短篇小說。

但是,在文學上早早嶄露頭角,並沒有讓她在學校好過一些。

或許因為單親家庭,缺乏愛和安全感,她敏感而叛逆,學習成績不好,那時的她成了老師眼里的「問題學生」。

她在《萬人如海一身藏》里還記錄着,高中班主任勸她退學時對媽媽說的話:

「你帶她回去吧,她畢不了業的呀……」

「她以後啊,只會走歪門邪道。」

面對着一切赤裸裸地否定,她也不辯解什麼,17歲的她早早地懂得:

一個不優秀的孩子,是沒有話語權的。

於是,她一邊繼續寫作,一邊用沉默,忍耐去面對一次次刁難和不理解。

熬過了高中,2009年,大學即將畢業,大家都在忙着實習,忙着找工作。

而她還是那個人群中的異類,不去找工作,也不去計劃未來。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那時她住在一個小出租屋里,把一天當成兩天用,白天實習,晚上就寫小說,每天寫到凌晨,那時出租屋比較破,有時甚至有老鼠爬到床上來。

那時誰也不知道,這本小說會怎麼樣,她也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

「先寫吧,萬一失敗了,再出去找工作。」采訪中獨木舟告訴十點君。

好在天道酬勤,她不動聲色地生長着,時光也沒有虧待她。

剛畢業,第一部長篇《深海里的星星》一出,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受此鼓勵,她畢業後拒絕了實習轉正工作的機會,出去旅遊,然後做起了自由職業者。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從此,一人,一筆,寫作為生。

接着有了第二本,第三本長篇……

「獨木舟」這個名字也被更多人知曉和喜歡。

天好像亮了一點,未來的路好像清晰了一點。

她終於不再是那個和世界格格不入的女孩,有喜歡的職業,愛好,不錯的收入,一批愛她的讀者和朋友,生活都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就在一切順利的時候,暗涌席捲而來。

生活又給她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不慌張,不動聲色地對抗

2015年的初秋,北京還是那樣人潮湧動。

獨木舟和朋友一起看了當時大火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

朋友提醒她,像她這種自由職業者沒有公司安排定期體檢自己要上點心,後來她約了朋友去體檢。

B超報告出來的時候,她隨手把照片發給一個醫生朋友,朋友直接回了電話:

「我不是跟你開玩笑,你這個有很大可能性是癌。」

「如果確定是癌,我會死嗎?」

「人都有一死,不過你這次不會啦。」

通話後,她沒有像一般人接到噩耗那樣驚慌失措,也沒有哭天搶地地抱怨,而是不動聲色地對抗生活給的刁難。

「既然不會死,那就喝杯咖啡吧。」

她喝完一杯咖啡,暗自做了決定。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做進一步的檢查,還有千萬不能讓媽媽知道。

確診患癌症後,她寫了簡短的說明,暫停了准備了很久的全國簽售會,接着就消失在大眾面前。

然後就是一個人住院、一個人接受漫長的治療,一個人手術。

在《萬人如海一身藏》里,她分享了生病的一些故事。

生病期間,她一共請了三次假。

第一次是回家,給家里的植物都澆了水;

第二次是去電影院,看了場心心念念的老電影;

第三次是去見了久違的老朋友。

沒有疾病纏身的無力和頹廢,她還是那樣細膩善良、鮮活有生命力、一如從前地熱愛生活。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2015年的深冬,她接受了第一次手術,一切順利。

醫生說前5年要定期復查,過了這5年就安全了。

她在心里寫到,「我與深淵相逢,而我活了下來。」

然後,出院,擁抱久違的自由。

而然,命運又再一次挑釁她,半年後,疑似淋巴轉移。

2016年,她又進行了第二次的手術。

所有的流程,所有的痛苦,又再重新經歷一遍。

她又挺過來了。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人真是一種特殊的生物,你永遠不知道一個人強大起來可以有多強大。

一個人足以活成一支隊伍,抵禦世界的千軍萬馬。

正如她在《萬人如海一身藏》里寫得非常有力量的一段話:

這一夜後,傷口會癒合,新的血液將重塑我。

等我好了以後,我還是會去買口紅和漂亮的衣服,我還會去看世界。

從第一次檢查到第二次出院,自始至終,我沒流過一次淚。

我知道,不能哭,一哭就會泄氣。

安慰你的人越多,你站起來的速度就越慢。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不依靠,不動聲色地堅強

獨木舟很喜歡植物。

她也說自己像植物,寂靜生長,靜默花開。

世界給她東西她就接住,世界不給她的東西她就扛着。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回顧她的成長經歷,用一句「自己長大的孩子」,來形容她在貼切不過。

沒有人指導,一個人摸索寫作,自學成才;

沒有人陪伴,一個人生病手術,自我治癒;

沒有優渥的家庭條件,她用閱讀豐富內心,用旅行拓寬世界,讓自己蛻變得豐盈強大。

生活不易,但她從不叫苦,笑着熬過去,這是她無師自通的本事;

獨立不易,但她從不依附,不動聲色地堅強,這是她最美的底色。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高中時抑鬱,2015年生病後兩次手術,這些的痛苦大部分是你獨自熬過去的,一個人有沒有熬不下去的時候,怎麼自我治癒的?」十點君問道。

獨木舟告訴十點君:

對於抑鬱,她努力調整自己,在寫作里轉移注意力,然後有規律地寫作,說服自己打開自己的小世界和外界溝通,在微小而確定的小幸福中自愈。

對於生病,她不害怕,她相信科學,選擇好了醫生,配合治療,一切就會好起來。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采訪時,獨木舟穿着碎花裙,笑着溫柔而坦誠地講述着這段經歷,好像說着別人的故事。

她笑得樣子真的很好看。

柔軟,是堅強生出來的繭。

一個人堅強久了,就會柔軟到無堅不摧。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也許,我們不會像獨木舟這樣那麼密集地經歷生活的刁難。

但每個人都會經歷生病、外界的不理解,重重的壓力,不期而至的變故。

我們都會和生活鬧別扭,會和生活撕打,質問抱怨命運的不公,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會單方面地被生活暴擊,跌倒在地,不知所措,毫無還手之力。

但,面對這一切,趴在原地,抱怨,沮喪,憤怒,都沒有用。

唯有自我治癒,自我驅動,不依靠他人,堅強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生活的深淵里劫後餘生。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生活得好,才是最好的報復

亦舒曾說,生活得好,就是最佳報復。

是啊,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面對人生之不如意,生活的疾風驟雨。活得好才是最有力度的反擊。

原生家庭欠她的愛,她在成長中學會愛自己;

別人不理解她的好,她不解釋;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

生活也會欺軟怕硬,她熬過苦澀的今天,生活還給她不一樣的明天。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如今,獨木舟活成了很多人羨慕的樣子。

不被外在的評價所裹挾,寫自己風格的文字;

不被城市的節奏所打亂,在北京依舊慢慢過自己的生活;

不被環境和時間所限制,說走就走,在世界中尋找感動;

有能力照顧自己,有能力照顧媽媽,有餘力帶給讀者力量……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歷經滄桑,在歲月中成熟,她漸漸洗去了青澀熱烈,不再叛逆,不再去找一個答案,而是安心的享受現在。

現在的她,亦如書上寫的一句話:

「我不想成為上帝或英雄,只想成為一棵樹,為歲月而生長,不傷害任何人。」

願你,也能活成自己的樹,為歲月而生,好好生存,好好生活。

獨木舟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十點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