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有一些論文題目因為 ” 太接地氣 “,而被大家覺得這些論文沒有 ” 高高在上 ” 的學術感,其實二者並不衝突,反而一些生活里的日常現象,其背後卻有着深刻的學術研究價值。

近日,一篇題為《關於屁的社會學研究》的碩士畢業論文在網上流傳,引發爭議。有網友 ” 譏諷 “:寒窗苦讀那麼多年,還真是研究了個 ” 屁 “。也有網友讀後評論稱,看似無意義的被嗤之以鼻的事物,” 深究起來,是嚴肅的事 “。這篇論文出自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的碩士研究生高建偉之手,他不僅憑藉此篇論文順利通過答辯,而且還被評為優秀。

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多年過去,高建偉的導師李亞雄對這篇論文仍記憶猶新:”《關於屁的社會學研究》的選題是他自己提出來的,我一聽,就覺得這個學生動了腦筋,不是應付性地寫論文,也的確很有意思。”

據李亞雄回憶,論文開題時,老師們剛看到這個題目都笑了起來,但 ” 笑 ” 過之後,大家還是都很快從專業角度探討它的學術價值,不是簡單地就事論事,而是運用社會學的理論進行分析。

嚴謹的學術研究態度

” 他文筆很不錯,思路也很清楚,” 李亞雄對高建偉的論文頗為贊賞,” 因為不方便做實際調查,所以他主要是通過文獻分析,引經據典,把屁的發生學、在不同時代的縱向發展、背後的社會含義呈現出來。

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高建偉在他論文中的摘要寫出(節選):

…… 其次 , 深入分析了屁行為及現象如何從一種生理行為轉化為一種社會忌諱的社會發生學過程,從中揭示了這一運作過程的復雜機制,即從無差別的人類行為到更經常地發生在部分社會成員中的行為,再到道德評價中的否定性行為,最終演化為一種社會忌諱的存在形態。……

在具體研究中,高建偉通過和 300 位受訪者進行訪談,並逐一記錄資料、整合歸納,總結出了一些表面現象:

小孩對屁沒什麼忌諱,長大後卻予以鄙視和嘲笑;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對待屁的態度也不同。在具體的論述中,他又引用弗洛伊德、考夫曼等人的理論進行解釋。

比如他在第四章《從生理現象到社會忌諱的社會發生學》中,引用佛洛伊德的理論:文明人看到任何使他們過多想起自己動物本源的事物,都會明顯地感到侷促不安。

高建偉由此而分析到:

在這里,弗洛伊德依從心理學的路徑,從對人類潛意識的分析出發,認為人類把自身自然本性的一些事物視為 ” 塵世的羈絆 ” 而否認他們的存在,如此人類文明的歷史就是不斷否認我們自身的自然本質,再通過相互間的互相隱瞞,即通過一種類似於 ” 掩耳盜鈴 ” 的方式,來脫離這種人類自身的困境,這就是文明的法則。

另外一篇發表在國內核心期刊《經濟學(季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好男人都結婚了嗎 ? ——探究男性工資婚姻溢價的形成機制》。

該論文摘要寫到:

本文利用 1989 — 2009 年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 ( CHNS ) 研究男性工資婚姻溢價及其產生的原因。本文發現在控制相關特徵變量之後,在婚男性工資比非在婚男性工資顯著高出 6.8%。究其原因,本文發現的男性婚姻溢價無法使用婚後家庭內部專業化分工、男性婚後責任感增強以及女性選擇優秀的男性作為配偶來解釋,但是可以由妻子的 ” 相夫 ” 特徵所解釋。

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從摘要中就可以看出該論文的數據樣本橫跨中國二十年,如此扎實的數據基礎,在目前中國的學術界並不是很常見。同時,在這篇多達 94 頁的學術論文中,充滿了一些經濟學的計算公式:

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以及從學術的角度來談 ” 相夫 “:

學術研究應該適當關照日常生活

這樣被大家 ” 戲虐 ” 的論文還有不少,比如另外一篇博士論文《八角茴香對鹵雞肉揮發性風味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該篇論文的作者孫靈霞在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香料對傳統肉製品風味到底有什麼影響,我們想把這塊做起來,八萬字的論文就講了八角茴香(簡稱八角)這一種大料對鹵雞肉風味的影響,這只是一個非常基礎的研究,我們的出發點和目的就是要走上應用。

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 傳統肉製品使用的傳統工藝有一定的弊端,很多都是手工作坊的生產,工藝質量穩定性差,不能很好的保證品質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包括風味的一致性。”

她還說到,風味是比較難控制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進入工業規模化生產的時候就很難做到和原始品質風味保持一致,這也是目前傳統肉製品在工業化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難題,也是重點需要攻克的重點問題。

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孫靈霞還表示,論文主要講了加入八角茴香和沒有加入八角茴香的鹵雞肉到底有什麼區別,通過這種對比來了解風味在鹵煮過程中有什麼影響,風味是如何形成的,了解鹵煮的溫度、火力、加熱時間,讓風味達到可控,對於後面的風味的調控和控制才能起到指導作用。

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這些論文題目之所以被 ” 戲虐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論文的選題都從生活中的常見事務切入,與我們心中 ” 高冷 ” 的學術研究不太相符合,甚至覺得這些選題 ” 不配 ” 進行學術研究。

這種心理其實反映出了目前大學校園內的論文選題往往遠離生活現實的現狀。

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在這樣的論文研究氛圍中,這些源於生活的選題反而顯得十分必要,而且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些論文寫作者在自己的選題背後依舊傾注了相對扎實的學術研究,並沒有成為嘩眾取寵的標題黨。

研究「屁」的碩士論文火了 專家 怪題也能成經典

當然,我們不可否認,在一些學術研究領域,註定無法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無法有交集。

但是,在這里忍不住想到前段時間因為科普衛星定位系統 ” 北斗 ” 和其他航天科技知識而受眾多網友歡迎的那位美女學者。

她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讓科學接地氣,讓科學走入我們普通人的生活。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魯南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