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最近在麻省理工的官網中,看到一位麻省理工雙專業學生托尼 · 張的故事報道。他在這篇報道中,提到了自己是如何同時兼顧物理學、數學與鋼琴三門學科,並且還拿到艾默生獎學金的。

在他的經歷中最大的特點,其實也是他學業成功的關鍵,在於他早早建立了跨學科的知識和視野。今天我們與您分享,建立跨學科思維有多重要,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一根橡皮筋激發對物理學的好奇心

今年大四的麻省理工物理系學生托尼 · 張,他說自己最初對物理學的好奇心,是被一個看起來不太可能的東西激發出來的——橡皮筋。

” 我小時候會把橡皮筋穿在櫃子和抽屜把手上拉扯,橡皮筋不同的材質和受到力度的不同,會在彈開時發出不一樣音調的聲音,” 托尼 · 張說,” 所以我當時好奇能不能做出一個完整的音階。”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托尼 · 張坐在實驗室的鋼琴前)

當托尼 · 張真的做成了以後,他就很好奇這其中的原理是什麼。從那以後,托尼 · 張會更關注一些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還演奏出了更傳統意義上的音階。

在麻省理工,他主修計算機數學科學與物理學雙專業,輔修音樂。托尼 · 張說,他的雙專業讓他能夠同時追求三方面的興趣。

托尼 · 張說:” 我之所以對這些學術領域感興趣主要是因為我很喜歡分析事物,計算機很酷,而數學又很有趣,不過我真正喜歡的還是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能夠從最基礎的基本原理中理解事物。”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一次棋類遊戲所激發的思考

托尼 · 張最大的特點是,他幾乎每天都在思考,試圖理解那些他觀察到的現象背後的科學道理。

有一次,在一棟 30 層左右的公寓樓里,他和朋友們一起玩棋類遊戲時,托尼 · 張發現,太陽下山似乎比預想的要晚一些。有人就提出,可能是因為他們身處高樓。

托尼 · 張並沒有信服這個假設,而是進一步思考說:” 一般人可能只會想『可能本來就是這樣吧』,然後就不管了。但我是學物理學的,所以對我而言這不是一個合格的答案。”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當其他人都繼續玩遊戲的時候,托尼 · 張通過他的研究發現,在他們這個高度,日落應該會延遲幾分鍾。

通過這件生活中小小的插曲,托尼 · 張總結:” 有時候問題擋在了路上,你必須去解決它。又或者只是,因為你有能力所以想解決它。”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正是強烈渴望理解身邊的世界這一點,促成了托尼 · 張的學習生涯和他的研究。

從大三開始,托尼 · 張就在艾薩克 · 丘(核磁共振量子計算的先驅,麻省理工量子研究小組的負責人)的實驗室里工作,專注於量子信息,以及原子、分子和光學(AMO)物理學。

正如托尼 · 張說的,雖然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但 AMO 物理學研究的是在極低溫度、或者原子被困在一個自由空間中等條件下,獨特的原子和分子特性。

他目前研究的是,通過對鍶元素的單個離子進行實驗,從而在現實生活中實現簡單的量子算法。

除了研究室里的研究外,托尼 · 張也熱衷於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物理學中的理論現象。

他說:” 你能夠知道,教授說原子表現出的現象怪異是說真的。AMO 實驗能夠讓你有機會,親眼見證理論課堂上提到的怪異現象,你可以真實地看到,並量化這些現象。”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成為一個會彈琴的科學家

進入麻省理工後,托尼 · 張一度以為,雖然他對自己的學術追求很有信心,但還是要放棄彈鋼琴的愛好,才能專注於自己的學習。

但是,作為從 7 歲就開始彈鋼琴的音樂愛好者,托尼 · 張意識到了自己對鋼琴的深厚感情,他做不到為了學業徹底放棄鋼琴。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事實上,托尼 · 張不僅沒放棄這個愛好,還對麻省理工的音樂學院的所有課程都印象深刻,最後他甚至因此申請了艾默生獎學金(這個獎學金可以為那些天賦異稟的學生,支付鋼琴課程費用),並且成功獲得獎學金。

現在,除了主修計算機科學和物理學之外,他還輔修音樂,跟着麻省理工的音樂高級講師大衛 · 德沃學習。

托尼 · 張說:” 鋼琴漸漸成為了我生命中越來越重要的部分,而沒有越來越淡出我的生活。”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 人們經常會問我音樂對物理學是否有幫助,或者反之。” 托尼 · 張說,” 我覺得答案是:並沒有,但是我覺得它們是互補的。這是因為,能思考並去做一件和學術完全無關的事情,還是非常棒的。”

彈鋼琴對他來說不僅是一種休息,也是他結識新朋友的好方法。比如,他在學校里的一次演奏會上認識的小提琴手,現在成了他最親密的朋友之一。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跳得一手 ” 爛舞蹈 “

卻成就非凡自信力

在麻省理工上學的第一年,托尼 · 張還參加了另外一項令人感到有些意外的非學術活動——在朋友的鼓勵下,加入了麻省理工亞洲舞蹈隊。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 我來麻省理工之前真的毫無跳舞經驗,但是我整個本科時間一直在跳舞——補充一下,我跳得比較爛。”

雖然他自嘲說自己跳得並不好,但這段跳舞的經驗,除了讓他減壓和鍛煉身體之外,對他本人的成長也非常有幫助。

比如,音樂讓他更懂得關注時間的利用方法,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學習和練習時間。

跳舞和彈鋼琴的經歷,也讓托尼 · 張變得更自信。他說:” 我進麻省理工的時候並不害羞,但對自己也並不是很滿意。我認為深入彈鋼琴和嘗試跳舞,兩者都讓我更加自信,對自己也更加滿意。”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托尼 · 張還參加了另一項非學術活動。

加入麻省理工台灣學生協會(ATS),並最終在大二和大三時間擔任了聯合主席。盡管托尼 · 張不是台灣人,但他表示加入 ATS,主要是為了建立社交圈子,以及與興趣相投的人一起相處。

他認為:”與其他人分享你獨有的文化是非常好的,盡管其他人可能並不是在和你相同的文化環境下長大,但他們也會覺得你說的很有意思。”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給自己

留一些即興發揮的空間

盡管他所追求和學習的這些東西,都成為了他在麻省理工的經歷,托尼 · 張也承認,自己有時候很難應付過來。

他說:” 我把我的大部分時間花在麻省理工,做了太多事情了,因為我總是想着信守承諾。”

直到大四時,托尼 · 張課程的課程負擔變得比較輕,課外活動也比較少。他說,這樣的減負能讓自己喘口氣,盡情享受自己在麻省理工的最後一年。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托尼 · 張說:”大學對你未來的准備是很重要的,但同時也是一段讓自己樂在其中的體驗。有更多自由的內心時間,真的很贊。”

” 這里是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突破性事件發生的地方。” 打個比方,在鋼琴演奏會的排練期間,托尼 · 張記得有個特殊的瞬間,當時他憑着自己的直覺在演奏。

” 我突然想到,如果這里我踩下腳踏,就輕輕地踩一點,會不會聽起來更好。實際上確實是更好了。如果我只是埋頭默默地練習,我就不會意識到這一點了。”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留出一些即興發揮的空間,只是托尼 · 張在麻省理工學到的其中一點而已。他說:” 我之所以決定來這里,是因為我認為我會遇到很多喜歡的人,而且這里應該也是最適合我成長的地方。而過去四年,所有這一切都得到了證實。”

畢業之後,托尼 · 張計劃去研究生院繼續學習物理學,滿足他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在物理學里,還有太多東西等待着人類去探索。

麻省理工學霸給青少年的建議 從小學會這種能力,比只懂讀書更重要

托尼 · 張總結:” 這就是科學大都很酷炫的原因:任何事物在你弄清楚它的原理之後,或者是當你發現沒有人知道它的原理時,都會獲得一種額外的酷炫感。”

托尼 · 張的麻省理工學習經歷,呼應了我們一直在說的:真正有遠見的教育,不會把孩子培養成為某一特定領域的專才,而是培養成為具有完善世界觀、知識面廣泛且在自己領域能有所深耕的 T 型人才。

所以從這個維度來說,建立跨學科的知識和視野,比只懂讀書更重要。只有視野非常開闊,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非常強的,才是能更好適應未來的孩子。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少年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