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老子和孔子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處理

「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老子和孔子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處理

” 怨 ” 是人際關系中極為特別的一種情緒。聰明的中國人還創造了個詞 ” 埋怨 “,藉以表達 ” 怨 ” 的重要特徵是埋藏在心里深入的,旁人不易察覺。中國人還有個成語叫 ” 怨天尤人 “,點出了怨恨的對象,即可以是 ” 人 “,還可以是 ” 天 “。典出《論語 · 憲問》”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本意傳達的是正能量,就是樂天知命,學以忘憂,可以說是天人合一的一種體現。而其反面正是既怨天,又尤人,而這種負能量不斷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可能導致自身理為徹底的失敗,不可不慎。

作為孔子的老師,老子對 ” 怨 ” 也其自己的看法。他分別在《道德經》(王弼本)第 63 章和第 79 章中提到 ” 怨 “,並對如何處理 ” 怨 ” 提出了自己的主張。老子在第 79 章就明確指出:”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無論是百姓之間,還是官民之間,都有可能產生 ” 怨 “。而這個 ” 怨 ” 的特點在於開始的委曲,個體得不到最舒服或者自身最滿意的生活狀態,且認為自身的生活受到他人或社會的干擾而導致的,即將自己不理想的生活狀況歸咎於他人或社會,於是在心中產生了 ” 憤恨 ” 的情緒。而且,這種情緒沒有得到疏導,或者沒有馬上威脅到其生存,因此情緒沒有馬上爆發出來,於是就蓄積了起來。如此,日積月累,量變會產生質變。即由小怨演變為難以調和的 ” 大怨 “。而一旦 ” 大怨 ” 產生了,再去 ” 和 “,去解釋,去勸服,卻補償,都無法完全平息其內心深處的 ” 怨 “。老子作為史官,歷記祝福成敗得失古今之道,可以說是見得多,識得廣,歷史的教訓告訴他一個善為道的人,絕不是等到 ” 大怨 ” 產生了再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去感化,已經是產生了傷害。對於 ” 怨 ” 這種有殺傷力的情緒。應當要培養 ”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第 64 章)的先見之明。防範於未然,方是上策。

既然 ” 怨 ” 是如此不好的情緒,那麼就應當有所防範。而防範自然關鍵是從認識與情感兩方面處手。老子在第 63 章中明確提瞭解決之道:”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從理性角度而言,要充分認識到 ” 怨 ” 的巨大危害性。” 怨 ” 不僅於內心深處燃燒着憤怒的火焰,這種火焰可能會傷害到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威脅到他人的身心健康。因為當心中有 ” 怨 ” 時,就可能自殘,可發泄在他人身上,從而害人害己。因此,老子提出 ” 大小多少 ” 的四字真言。” 怨 ” 剛開始的可能只是火苗,只是不開心,不愉快,只是一句抱怨,然而,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當謹小慎微,不能馬大哈。一定要抱着大其小,多其少的態度來看待 ” 怨 “,即便是雞皮蒜毛的小事,也不可大意。都把它當成大事來看待,力爭妥善處置。而不要等到有一天,對象唱起那句名歌詞 ” 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 “,那離報復的時刻就不遠了,你遭殃的可能就突然大增。其實也不突然,所謂突然只是你自己沒有感覺而已。而對長期受壓抑有怨氣的人而言,一點也不奇怪。老子的 ” 大小多少 ” 之教,意在告訴世人,” 怨 ” 不容忽視,要 ” 知常曰明 “,對人的脾氣性格要有瞭解,對人要區別對待,要善於換位思考。還要 ” 見小曰明 “,要特別注意事物細小的變化,盡可能在事物還處於萌芽的時候,及進的解穎釋惑,多做暖人心的工作,化解 ” 怨恨 ” 於無形。

然而,要真正化解 ” 怨恨 “,還得有境界,這就是老子提出的 ” 報怨以德 “。人就非常好要有格局,尤其是那些處於優勢地位的人,更當如此。因為任何事業都需要眾人協助,而贏得人心,人心歸附,依據的正是 ” 德 “。一個有好口碑的人,就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然就易於成功。而 ” 德 ” 的內含是對正義,真理的信奉,走正道,做正事,說真話,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關系和諧。這個德還體現在面對別人的 ” 怨 “,尤其是無理取鬧的 ” 怨 “,怨錯對象的 ” 怨 “,或者,視小怨為大怨,等等一切突如其來的不和諧因素,我們該如何面對,是勇敢地懟回去,還是堅強地承受下來。就是老子所說的 ”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第 78 章)垢、不祥正是怨的表現形態,聖人正是能夠承受住方方面面的 ” 怨 “,才能成為天下的共主。從這個意義上講,” 報怨以德 “,是一種胸懷,一種格局,一種氣魄。

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德是怨的反面。德與怨如同水與火。德可以報怨,克怨,化怨,如同水可以滅火。而孔子當弟子問起 ” 以德報怨,何如?” 時,回答說:” 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 · 憲問》)孔子的 ” 以直報怨 ” 與老子的 ” 以德報怨 ” 還是有區別的。前者有據理力爭的豪氣,我可以幫助您,我可以理解您,但我必須教化您,您的是與非,我的是與非,我們要論一論,以理報人。當然,這個直,有正直,耿直,爽直等含義,也自然體現出一種高尚的德性,不是走歪門邪道。而老子的 ” 以德報怨 ” 顯然,更有着 ” 慈愛 ” 的德性,你的怨,無論有沒有道理,是不是包藏禍心,我不跟你計較。我盡我所能幫助你,既可以擺事實講道理,又可以捨己為人。聖人的特徵就是:”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 81 章)聖人既沒有積累財富的愛好,也沒有與人爭先的習慣。聖人的這種損有餘補不足的行為方式,是化解怨恨的利器。因為老子說過,”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第 13 章)大怨也就是大患,根本上源於 ” 有身 “,即有私。而一旦我 ” 無身 ” 了,我忘我了,我對別人的埋怨也好,怨恨也罷,都能夠向父母對待犯錯誤的小孩一樣,寬容,理解,以最大的耐心、勇氣與智慧來幫助孩子成長。

當然,孔子與老子在面對 ” 怨 ” 的時候,都有一個相同的取向。那就是更多地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來找原因,來處理事情。而不是把事情推給對方,也去埋怨,也對怨恨對象。如果是這樣,那事情就會惡化,就會產生劇烈的衝突,導致兩敗俱傷。《論語 · 衛靈公》中有言 ”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強調的下百多問己非,而不苛責於他人。而上文已言,老子把給予他人,成為他人當成自己的使命,又會有什麼會跟人去計較短長高下的呢。自然也就遠離了怨恨。

其實,解決 ” 怨 ” 的問題,還是從 ” 怨 ” 產生的土壤着手。” 怨 ” 既然生於 ” 心 “,自然就要從心地做文章。《禮記 · 禮運》有言:” 聖王修義之柄,禮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聖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 聖王修治心田的努力,是達到天下大同的根本法寶。而《道德經》中,老子則提出了 ” 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 的制度性安排。聖人手中有債權人的憑證,即不依此苛責於債務人。給對象以充分地時空去完成自己的承諾。或者我們可以說,要實現 ” 天下大同 ” 既要有人的素質提升,又要的制度性建設,以保證 ” 怨 ” 有疏導的渠道,有化解的機制,從而使社會和諧。

作者為廈門大學教授

「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老子和孔子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處理

欄目主編:王多 本文作者:謝清果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