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西夜話〗梆子團往事•劇團的建立與解體

來 源:遷西縣文史資料第7輯《藝苑雜談》(孫法仲主編,百花文藝出版社2011.7出版)作 者: 郭景斌

該劇團自1962年9月歸屬遷西縣,到1984年7月徹底落下帷幕,中間經歷了兩起兩落。其中不包括「文革」中的紅衛兵組團。本卷主要介紹縣梆子團兩次組建和兩次解散的簡要過程。

〖遷西夜話〗梆子團往事•劇團的建立與解體

唐山專區河北梆子劇團全體演職員歡送團長劉樹勛。時間為劇團調至遷西縣的前5日(原劇團演員劉桂珍提供)

劇團的身世

講述人:王芝民

遷西縣梆子團,全稱「遷西縣河北梆子劇團」。其前身是一個個體演出團體——北京市金鑲鑽河北梆子劇團。該團始建於1954年6月,基地在天津漢沽劇場。

1956年,國家對個體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文化部建議將該團歸屬河北省通州地區。當時唐山專區也有收編該團的要求,並把這個意見上報了文化部。文化部最終意見是,根據演員個人意向,願意留通州地區的原地不動,願意去唐山專區的另組一團,於是該團一分為二。志願到唐山專區的演員有15人,其中有蓋叫天、王芝民、宋國華、王占亮、王小計、張志久、王福恩、王文友、李福義、董玉林、郭洪奎、董月先、李艷苓、金翠雲、郗連貴。其餘人全部隨「金鑲鑽」留在了通縣組團。

1956年4月始,唐山專區行政公署文化科負責組建「唐山專區河北梆子劇團」。團長韓勇民,副團長蓋叫天、張寶山,主演有蓋叫天〔工老生〕、王芝華〔工青衣〕、齊再紅〔工青衣、花旦〕、趙有祿〔工武生〕、郝文英〔工武生〕,劇目主要有《大破天門陣》、《蝴蝶杯》等十幾個,基地在昌黎縣城關糧食局舊址。

1957年是劇團比較忙亂的一年。此前的一年劇團發展迅速,演出隊伍擴大很快,單是主演就在原基礎上增加了金翠雲、金翠霞、張少卿、張桂苓、張美華、郗連貴、劉金霞等7人,加上樂隊和其它閒雜人員,總數達到200多人。主演一多,人浮於事的情況就開始出現了,致使演員來去匆匆,流動計200多人次,劇團極不穩定。期間劇團曾分成兩個隊下鄉巡迴演出,以金翠云為領隊的第二演出隊奔薊縣一帶活動,以蓋叫天為領隊的第一演出隊赴遵化一帶演出,先後持續6個月。

1958年4月,劇團整體下放到玉田縣,更名「唐山專區玉田縣河北梆子劇團」。

1959年10月,該團與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青年躍進」劇團、天津市河北梆子劇院「小百花」劇團一道進京,在人民大會堂為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副主席、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首長演出。為此,《人民日報》曾在頭版頭條發表題為《河北梆子三枝花》的文章。

1960年3月中旬,專區行署文化局舉行戲劇會演,該團參演劇目是《虎丘山》中的「打虎」和《蝴蝶杯》中的「藏舟」、「投縣」3折戲,受到廣泛好評。同年4月,該團調歸唐山市,更名為「唐山市河北梆子劇團」。

1961年,省委決定唐山市河北梆子劇團隨河北省人民慰問團赴福建前線慰問,但後來未能成行。然而,此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卻大大加強了劇團的實體建設。同年5月地、市分設,劇團劃歸唐山專區,名為「唐山專區河北梆子劇團」。

1962年,經唐山專區研究,同意將劇團劃歸遷西縣。同年9月中旬,劇團到達遷西,改稱「遷西縣河北梆子劇團」。當時演員88人。唐山專署文化局副局長、劇團領隊王義安任劇團黨支部書記兼團長,趙乃章任副團長。主要演員有蓋叫天、王占亮、郝文英、王艷苓、王杏林、何顯威等。

〖遷西夜話〗梆子團往事•劇團的建立與解體

初來時的歡迎午宴

講述人:何顯威 孫麗雲

1962年7月下旬,應遷西縣委的要求,地委研究認為,遷西縣經濟相對落後,文化生活比較貧乏,初步同意將劇團調歸遷西。8月下旬劇團歸屬問題確定下來,9月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姜啟文、縣文教衛生局副局長曾繼漢去唐山辦理有關手續,9月中旬劇團到達遷西。

當時來遷西的並不是劇團全班人馬。劇團原有120人,聽說劇團要劃歸遷西,有些人就離開了。劇團當時人員變動比較隨便,還沒有嚴格地講究什么正式工、集體工,也不存在什麼合同工、副業工,劇團領導看上的就錄用,看不上的就走人。按專區領導意見,該團只限建團時的老同志和省調來的演員必須留用,其他人留去自由。這樣,除閻金花、馮喜陽、董玉林、郗連貴、范翠雲、張志久、呂會生等十幾個知名演職員走了之外,實到遷西的演職員共有88人。

劇團到遷西當天,縣委、縣政府在縣聯社大會議室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出席歡迎儀式的有縣委書記張逸生,副書記李玉山、李子仕,副縣長林祥,宣傳部長崔會新,文教衛生局局長吳振興、副局長曾繼漢。午宴時,縣委書記張逸生作了簡短而熱情的講話。大意是,為活躍遷西群眾文化生活,劇團的同志們遠離家鄉和親人,很不簡單;希望全體演職人員把遷西當作自己的家,以主人翁的姿態,充分發揮專長,把遷西建設好。言語不多,但親切感人,博得大家陣陣掌聲。午宴在熱情洋溢的氣氛中結束。

首場演出

講述人:劉桂珍

1962年10月中旬,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劇團開始下鄉演出。第一個台口〔也稱「台點」,即演出地點〕是縣領導出面安排的,在南觀公社所在地。常務副縣長李玉山、縣文教衛生局副局長曾繼漢曾親臨演出現場過問演職人員的生活安排情況,並觀看了演出。因為是第一個台口,又是首場戲,演員非常賣力,質量高,效果好,領導和觀眾都很滿意。這次的演出形式是包場,每場400元,統由公社支付。劇團推出的劇目是《穆桂英挂帥》《秦英征西》《楊家將》《胡延慶打擂》《挑滑車》《南北合》《四郎探母》《秦香蓮》《王寶釧》《萬花船》《寶蓮燈》《陳三兩》《擋馬》《收秦明》。演出持續了6天。

〖遷西夜話〗梆子團往事•劇團的建立與解體

《穆桂英挂帥》劇照。劉桂珍飾演穆桂英。(劉桂珍提供)

初期的演出高潮

講述人:何顯威 劉桂珍

劇團到遷西兩個多月後,工作基本步入正軌。1963年初,團長王義安、吳瀾認為已經完成了領帶任務,準備返回原單位〔地區文化局〕。因此,縣委、縣政府對劇團及領導班子成員做了新的定級和選派:劇團按局級單位對待,黨支部書記由縣委組織部門選派,團長由縣政府任命;姜啟文任黨支部書記,趙乃章由副團長提任為團長,王漢卿〔原劇團秘書〕、蓋叫天二位同志任副團長。內部機制也做了相應調整。首先明確了各隊負責人:演出隊隊長何顯威、副隊長郝文英,舞台隊隊長王芝民,樂隊隊長馬冠英,總務股股長溫玉豐,學員組組長鄭小旺、王德順,編導室主任董玉林〔1963年受邀入團〕。同時成立了團委會,以便研究決定演員流動、演出計劃、演出路線、劇目生產等。

劇團黨支部在團縣委的支持下適時抓了共青團建設。團支部成員團結一心,積極開展工作,要求團員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鼓勵團外青年積極向團組織靠攏,團組織迅速發展壯大。截止1963年底,40多名青年演員中有15人加入了共青團,團員總數從原來的9名增加到24名,占劇團總人數的28%。團支部被團縣委選定為共青團建設模範點,團縣委書記徐樹庭、組織部長朱長欣、副部長樊樹生、宣傳部長崔會新、副部長鄭如凱等多次到劇團考察工作。

劇團每到一處都組織青年演職員為當地群眾做好事,如搞「三凈一滿」〔屋子凈、院子凈、門外凈、水缸滿〕,慰問軍烈屬和敬老院的老人等。在灤南縣演出時,劇團青年的公益活動引起了灤南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縣委宣傳部部長和團縣委書記親自到劇團看望了演職人員,並贈送了一面錦旗,還通過縣廣播站和地區電台、報刊進行了多次報導。

1963年下半年,劇團曾赴東北演出,歷時兩個多月。後又到綏中、秦皇島、唐山等地演出,9月份返回遷西。先後演出700餘場,觀眾80多萬人次,收入12萬多元。演出的劇目主要是《雷鋒與紅領巾》、《霓虹燈下的哨兵》〔移植〕。此期演出大大提高了劇團在全國戲劇界的聲望,是劇團演出史上的一個高峰。

劇團第一次解散

講述人:何顯威 劉桂珍 孫麗雲

1964年,「四清」運動開始。趙乃章〔團長〕、王漢卿〔副團長〕、宋國華〔黨支部委員〕、劉桂珍〔主演〕4人去撫寧搞「四清」,韓文生因工作需要調出,縣文教衛生局副局長曾繼漢隨團主持工作,王芝民任副團長,蓋叫天為名譽團長。

1965年9月,劇團從外地演出返回,做短期休整。此時,演出隊伍更加齊整〔主要演員有蓋叫天、王占亮、王艷苓、王杏林等〕,演出水平日益提高,戲路日趨寬廣,頗受觀眾稱讚。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發,此時我縣在搞粗線條「四清」,「文革」首先在教育系統展開。6月中旬,劇團開始文藝整風,完全停止了演出,大部分演員到北京等地搞串聯去了,留在家里的一小部分演員也開始「鬧革命」。6月末,縣「文化革命辦公室」成立。8月,我縣在城關召開七千人大會,對全縣「文革」進行部署,會後各單位派駐了工作隊,派進劇團的工作隊有3人。此時,先前被抽調去搞「四清」的領導和演員,除兩人抽去新集蹲點外,其餘全部被要求回團參加運動。

1966年9月初,工作隊指揮全團演員,排成長隊,頭頂演出道具,或用棍子挑著演出服裝,打著「破四舊」的旗子,喊著「立四新」的口號,到原縣電影院放映大坑,將價值數萬元的傳統戲服裝、道具全部焚毀。升騰的黑煙半日方消,圍觀者痛心疾首。

1966年9月底,劇團成立「文革領導小組」,原劇團領導班子成員全部靠邊站,劇團在縣工作隊和劇團「文革領導小組」的組織下,與全縣其他單位一道,開始了「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在此聲勢下,劇團先後有13人被當作「走資派」或「黑幫分子」揪了出來,並遭到禁閉反省、戴高帽遊街示眾等不同程度的迫害。

同其他單位一樣,劇團內部也出現了觀點對立的兩派——「衛東派」和「主義派」。「衛東派」操縱著劇團前期的運動,「主義派」很有被壓制的感覺。後來,「主義派」人數不斷增多,聲勢迅速擴大,決心反戈一擊。1967年1月,「主義派」紅衛兵在外單位「主義兵」的支持、聲援下,把13人中的11人,連同駐團工作組的一名成員,拉到北京東單東大橋旅館。那里是全國各地造反派「大串聯」的集結點。在一個大餐廳里,「主義派」紅衛兵與來自其他地方的造反派把派進劇團的工作組成員揪上臨時主席台,進行了長達3個小時的批鬥,歷數了他們執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壓制真正的革命造反派、政治路線不清、整人不分青紅皂白、保護黑幫分子、焚毀劇團設備、造成劇團損失等「罪行」,並讓他們低頭「認罪」。

1967年2月,縣委被造反派奪權。隨之,各級黨組織陷於癱瘓,局勢失去控制,社會秩序一片混亂。當年5月,劇團宣告解散。

因為解散劇團,當時縣里成立了兩個小組。一個是「劇團解散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宣傳部、財政局、人事局等,縣文教衛生局無人參加。另一個是「劇團解散工作小組」,成員有趙乃章、王漢卿、何顯威、宋國華、王芝民等。兩組的共同職責是:清點資產,做好演職員的思想穩定工作,摸清人員分流底數,為下步安置做好前期工作。當時的安置辦法是,屬國家幹部的由縣安排,也允許自謀出路;聯繫好外單位〔包括外縣單位〕的,縣里幫助辦理調轉手續;臨時工一律辭退,在劇團工作滿一年的發給一個月工資,年限多的依此類推。最後,縣里負責安置的有13人:調縣文教局的有趙乃章、王漢卿、何顯威3人,調去盧龍的有王小計、孫麗雲、范惠芹3人,安排在遷安大化的有劉桂珍、李福義、李洪生、劉慧芹、邊永芬、孫寶倫、代永芬等7人。其餘44人全部辭退。劇團資產由工作小組清點造冊,交由財政部門封存。

紅衛兵組團

講述人:孫麗雲

1967年冬,原劇團「主義兵」在總部的支持下,將王占亮、孫麗雲、傅淑芹、孫桂萍、王素梅、趙連英、王德順、董玉林、郝文英、馬冠英等原劇團的多數演職員請了回來,重新組建了劇團。

這次組團縣政府沒有參與,資金由紅衛兵組織自籌,演出使用的是原劇團殘留的設備和服裝道具,名稱依舊稱「遷西縣河北梆子劇團」。內設領導小組,但沒有團長;有演出隊、舞台隊、後勤等大致分工,但沒有明確負責人,都是臨時指派。

基於經費有限,加之人手少,只有30人,劇團只能精減裝備,走劇場演出。但是,由於當時各地黨政機關已被造反派奪權,處於癱瘓狀態,紅衛兵腰杆硬,只要派系相通,無須辦理多少手續就可以演出,甚至可以說想演就演,想演多少天就演多少天,經費由紅衛兵籌集,好辦得很。

當時劇目只有兩個。一個是《紅燈記》,表現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地下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擊隊轉送密碼的任務後,由於叛徒的出賣遭日寇殺害,李玉和的女兒鐵梅繼承父志,將密電碼送上山,有力地配合了游擊隊的抗日鬥爭。另一個是《杜鵑山》,表現的是秋收起義之後,湘贛邊界杜鵑山,一支由雷剛領導的農民自衛軍揭竿而起。1928年春,黨組織派柯湘前去與他們聯繫,途中被捕,恰好雷剛救了她。柯湘把農民起義軍改編成自衛軍,用無產階級建軍思想對部隊進行改造,使部隊得到蓬勃發展,並最終會合紅軍主力,消滅了地方反動武裝,正式改編為工農革命軍,開赴井岡山。這兩齣戲是當時盛演的劇目,很吃得開,到哪兒演出都受歡迎。我們首先在縣工會禮堂進行了公演,因為演員們都有「老底子」,觀眾反映還不錯。隨後就拉出縣城,在唐山礦院俱樂部、鋼廠禮堂、開灤俱樂部、古冶俱樂部和二礦〔開灤林西礦〕演出,歷時4個多月。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1968年5月的一天,劇團在二礦演出時出了大麻煩。那時派系鬥爭白熱化,劇團是「唐山礦派」請去的,這種影響很大的風光事給「唐山礦派」帶來了極好的影響,但也讓他們的對立派「林西工代會」非常不滿,這種不滿如火填膺,很快發展成了一場見血的武鬥。

那天晚上散戲後,「林西工代會」的人突然闖進劇場,推倒桌椅,扯下帷幕,撕破服裝,砸碎門窗,把舞台毀了個稀巴爛,還打傷了多名演員。當時受傷較重的有王振江〔樂師〕、王永善〔電工〕、孫桂萍〔旦角〕、王占江〔武戲〕、馬冠英〔樂師〕等8人。馬冠英傷勢最重,大腿上被梭標扎了8個窟窿。此外,輕傷者無數,服裝道具不是被毀就是被搶。來人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人們各顧性命,東奔西跑。混亂之中,除馬永善、馬勝山跳窗逃出,其餘演職員全被「林西工代會」的人蒙上雙眼,集體帶到礦部辦公大樓的一個黑屋里關了起來。事後有人說,這一夜馬冠英身下流了很多血。

第二天早飯後,一個戴紅袖章的造反派頭頭進了屋,問誰是劇團的頭頭,找出來後就揪出去帶走了,其他人再也無人過問。因此時設備行裝已全部被砸被搶,劇團寸絲片縷皆無,演職員只好淚別林西,各奔東西。

屈指算來,此次紅衛兵組團,壽命只有6個月。

〖遷西夜話〗梆子團往事•劇團的建立與解體

恢復劇團

講述人:何顯威 孫慶平

1971年8月,根據政治形勢需要,「遷西縣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1969年建立〕要排樣板戲,但當時在隊的演員沒有戲劇基本功,排出來的戲很不像樣,因此有意把原劇團的演員再找回來,仍以文藝宣傳隊為主,只是在歌舞、曲藝表演形式之外增加一種河北梆子內容。為此,宣傳隊領導和演員們進行了討論,絕大多數同意擴大隊伍,建一個像樣的劇團。討論結果上報後,縣「革委」有關領導表示支持。

1971年12月下旬,縣「革委」通過重組劇團的提議。1973年3月上旬即召開了各有關單位〔財政、人事、文教、糧食四部門〕參加的會議,傳達了重組劇團的決定,並決定成立劇團「籌建小組」具體負責劇團演職員的選調和設備的置辦事宜,同時要求有關單位在調入手續、戶口遷移、糧轉關係等環節上優先提供方便,以加快建團進程。

在縣「革委」的大力支持下,「籌建小組」馬不停蹄地工作,很快從滄州請來了王占亮、周素梅、王杏林、王艷苓、劉柱成、王素蘭,從承德請來了潘金生、王德順,從保定請來了何仿瑞、屈春樂、程元朝、陳金水、曹更銀、田文生、閆金花、馮春旭,從任丘請來了馬志國、宏圖,從廊坊請來了於寶森、高鳳春、陳章富、黃志敏、張可新、王長江、王輝等30名演員和學員。加上縣文藝宣傳隊的人員和分散於縣直各單位的原劇團人員,演員達到了40多名。

劇團架子搭起以後,「籌建小組」又提議將趙乃章調回劇團,並徵得縣領導同意,確定了劇團領導班子。趙景文任黨支部書記,趙乃章任團長,孫慶平、王芝民、何顯威任副團長。團內各攤亦做了初步安排,孫慶平主持辦公室工作,何顯威分管業務工作,王芝民管理舞台隊及演出工作,王占亮為文戲隊長,王杏林、岳樹海為武戲隊正、副隊長,王孝章為樂隊隊長,於秀珠、趙彥春為舞台隊正、副隊長。

當時確定,新建劇團為差額事業單位,經費配給比例按上級有關規定執行,每個人的工資按75%列入縣財政預算,每年給劇團撥款3.15萬元。至此,劇團組建工作基本完成,先後歷時3個月。

劇團恢復不久,時任唐山地區組織部部長的艾松同志就到遷西看望了劇團演職人員,縣委領導傅景瑞同志向艾松匯報了劇團的基本情況,艾松聽後連聲夸好。他說:「過去我在玉田時有兩顆『眼珠子』,一顆是籃球隊,一顆是劇團。劇團要發展不投入不行。幹什麼工作都一樣,認準了就干,瞻前顧後不行。」一席話讓大家很受鼓舞。他向演員們一一問好,以趙乃章為首的那些從玉田到地區又從地區到遷西的老演員、老同志,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放。

〖遷西夜話〗梆子團往事•劇團的建立與解體

劇團演職員在承德演出期間遊覽外八廟(董玉林提供)

鼎盛時期

講述人:何顯威 吳清泉

1974年至1980年,劇團領導曾有過暫時變動,趙景文因身體不適調回縣文教局,由張寶豐任代理書記。1975年,張寶豐、何顯威同時調回縣文教局,自此書記一職空缺3年,直到1978年張寶豐再次調任劇團書記。這段時間儘管劇團領導力量相對薄弱,但縣文教局、宣傳部一直沒有放鬆對劇團的領導,劇團一直處於火爆時期。

分析當時情況,一是劇團領導班子在縣局領導下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各攤負責人和全體演職人員工作熱情高;二是年輕一代演員已經成長起來,並發揮出了積極作用;三是劇團領導與劇團業務步調一致,把握住了山區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演出的基本規律,並遵循規律制定演出計劃、安排演出路線。在這一點上,表現較為明顯的是1977、1978、1979、1980四年。1977年去東北遼寧一線演出,入冬返程;1978年去寬城、豐潤、廊坊演出,秋末回縣;1979年去北京周邊的順義、平谷、密雲等各縣演出,入冬返程;1980年出關去寬城、興隆、承德等地演出,小雪收戲。而本縣及周邊各縣都是留作農閒時演出。總之,非常有規律。所以,劇團在那一時期一直有很多演出機會,演職員們情緒高,士氣盛,創造了劇團演出史上長達7年的輝煌時期。

〖遷西夜話〗梆子團往事•劇團的建立與解體

1981年以後

撰稿人:郭景斌

劇團自1981年以後,演員流動情況日趨嚴重。它與1957年〔當時屬唐山地區,名為「唐山專區河北梆子劇團」〕時的人員流動不同,那時是因為人浮於事〔演職員達200餘人〕,這回卻是因為劇團不景氣。

1980年已經走了5位,1981年王占亮又走了。到1982年5月,又有王芝民、溫玉豐、王淑芳、金世波、王福恩、王振江退休返籍;同年10月,馬冠英、孫艷芳又告老還鄉。

這些名演員的謝台,使劇團演出實力明顯下降。當時劇團經費實行75%配給,演員工資儘管得到部分保障,但日常活動經費仍很緊張,並導致演出次數減少,收入銳減。

總之,1981年以後劇團明顯開始走起了下坡路,沒錢了就找政府,且漸漸養成了習慣,各方面矛盾也漸漸顯露,散漫之風日盛,以至三年半之後縣政府不得不宣告梆子團解散。

在此三年半的時間里,劇團里到底發生了什麼?由於涉及到許多人、許多具體事,鑒於本書編者的意見和筆者自身的顧慮,在此筆者只想通過館存記錄和當事人的工作筆記、個人講述,讓後人了解一下大致情況。

據縣檔案館現存資料:1981年3月30日,主管局有關領導向縣委宣傳部匯報對劇團改革的想法:

一是要明確〔劇團〕性質,可以定為差額事業單位,實行自負盈虧、多勞多得的企業管理模式,但必要時應適當給予一定補貼;

二是明確劇團的政治方向,劇團要為政治宣傳服務,為人民服務,要生產豐富多彩、藝術水平高、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劇目,多演出、多創收;

三是劇團演出隊伍必須精幹,實行定員;

四是除劇團主要領導由縣委、縣政府任命外,其他崗位的責任人應實行民主選舉,任期2年;

五是新的民主管理模式確定之前,縣、局領導應首先幫助解決3個問題,即精簡人員的安排、劇團虧損狀況的扭轉、劇團領導班子的加強。在場領導表示要認真研究。

據原縣委宣傳部部長李作九同志的工作備忘錄:

〔1〕1981年6月26日,縣政府主管領導召集會議,確定由趙乃章繼續擔任原職,王芝民擔任副職,同時再次明確了各攤負責人。要求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儘快把劇團拉出去演出。

〔2〕1981年7月10日,縣政府、宣傳部責成勞人局、文教局組成考察組,對劇團領導班子的擬任人選進行考評。全團65人,座談56人。投票結果,10票以上者4人。考評結果於7月13日上報。

〔3〕1981年10月12日,縣委宣傳部召集有關人員專門研究劇團整頓問題,拿出整頓意見八條:劇團人員臃腫,人浮於事,必須壓縮人員,減輕財政負擔;確定以演文戲為主,下鄉演出要以本縣為主要服務對象;財政實行集體定額補貼;劇團定編40人,在調整過渡階段可適當多一點,但不能超過50人,精減人員除臨時工外,勞動人事部門負責給予安置;實行民主理財;鼓勵演員全面發展,努力做到一專多能;有選擇地招收部分小學員,儲備後續力量;加強劇團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劇團領導班子建設,建議縣委、縣政府儘快調配劇團領導班子。此八點是構想的初步整頓思路,沒有正式確定下來並形成意見去貫徹執行。

〔4〕1981年11月12日,縣委宣傳部召開會議,研究劇團人員精減問題。總的原則,凡不適宜繼續在劇團工作的,不論是正式工還是臨時工,一律調出或辭退;對已被列為辭退對象的人員,只要愛團敬業,在起步整頓期間暫緩除名,以保證劇團人員基數,保證劇團的正常演出。當時劇團實有人員67人。

〔5〕1982年3月4日,召開劇團新班子組建會,縣委、縣團委、縣總工會、縣直機關黨委有關領導出席會議。公布了劇團新班子成員:書記孫榮先,團長趙乃章,副團長王恩順、王德順、孫麗雲。有關領導要求,新班子組建後,要明確分工,加強團結,步調一致地把劇團工作搞上去。當日下午,新班子在縣文教局領導的參與下做了明確分工:孫榮先抓全面工作,趙乃章協助孫做好黨務工作,王恩順抓行政,王德順抓學員管理,孫麗雲抓演出。

據原劇團團長王恩順的工作日記:

〔1〕1982年3月5日上午,召開劇團全體會議。出席會議的有縣委、縣政府及主管局有關領導。會議強調,全團演職員要在新班子的領導下,以大局為重,加強團結,同心同德,共同把劇團工作搞上去。同日下午,新班子成員組織全體演職員進行了討論。討論的議題是:領導對搞好劇團決心很大,我們應該怎麼辦;劇團現存哪些問題,應採取哪些對策;劇團硬體建設哪些地方有待加強和改善。通過討論,演職員信心大增,有的演員馬上要回了請調申請。會後,劇團提出了制服裝、修舞台、加固水塔、整修房屋等建議和年內演出200場的業務計劃,並上報縣文教局、縣政府。

〔2〕1982年3月16日,縣政府撥款6,000元作為劇團改善設施的經費。

〔3〕1982年3月18日,劇團制定了全年新劇目生產計劃,其中包括2個大劇目和10台傳統戲,有《劉公案》1—5本、《王華買父》1—4本、《蕭湘夜雨》1本。同時,大體安排了下一步演出路線,並在縣城開始演出。上午排戲或學習,晚上演出1場,共5天。而後,自3月31日起,至4月19日止,在道馬寨、南莊、釣水院演出,共30場,凈收入600元。劇團形勢漸現轉機。

據孫麗雲、孫占希提供的相關資料:1982年4月上旬,劇團在南觀公社南莊售票演出《蝴蝶杯》。戲演完散場時,擁擠的觀眾將門垛擠倒,一名趕巧走到牆根兒外的觀眾被砸死,後由文教局出面調解,出錢1,500元平息其事。

據縣檔案館現存資料:1982年8月中旬,劇團領導班子就劇團發展問題向縣政府寫了一個請示:今後劇團以不超過70人為宜,劇團對人員的調進或調出應有選擇權;劇團在不突破3.15萬元包干經費的前提下,自主掌握財權,以便機動解決臨時危急事宜;新調來的演員落戶興城鎮;再招收一部分新學員,培養後備力量。

據原劇團團長王恩順的工作日記:

〔1〕1982年9月15日,劇團排演完《瀟湘夜雨》、《萬花船》、《王華買父》〔1—4本〕,並向縣委宣傳部做了匯報,準備23日出發,依次去建昌營、遷安、遵化、平安城、道馬寨演出,預計50天。

〔2〕1982年9月22日上午,劇團召開動員會,縣委、縣政府領導到會並講了話。

〔3〕1982年11月18日下午,縣委宣傳部召集主管局及劇團有關領導會議,聽取劇團近期工作匯報。劇團主要匯報了四點:一是經費壓力太大。為說明這個問題,劇團詳細匯報了9月24日至11月8日的演出收支情況。其間,劇團依次在建昌營、遷安縣、遵化、平安城、馬蘭峪、道馬寨演出45天,共55場。其中,城鎮演出18場,每場收入143.8元;農村37場,每場收入254.3元。總收入10,188.365元。開支6,649元,其中包括差旅費162元,運輸費748元,補助費1,688元,業務費326元,生活費530元,另開工資3,282元,買樂器200元,僅餘57.65元。也就是說,目前劇團下鄉演出只能勉強維持生計,演出稍有耽擱就會出現很大的經費虧空,況且劇團根本不可能一天不停地演出。確保劇團收入平衡,不讓演員餓肚子,當是劇團的首要任務,也是頭等困難。假定能夠維持現狀,那麼,歷年拖欠的內外債只能有增無減。二是演出隊伍不穩定。班子中有不團結現象,演員中無組織、無紀律狀態日益嚴重,且病號太多,所以儘管人數不少,但維持正常演出已十分困難。三是劇目問題。《王華買父》不讓演,《十二寡婦征西》排到一半就排不下去了。如果《金鈴記》、《薛剛反唐》這些本子不及時排出,再演出就困難了。四是設備老舊,舞台、鋼管、布帷子急需更換。

〔4〕1982年11月19日,劇團召開全體會議,傳達上級主管部門的指示精神,布置下步工作:第一,今年是農業取得大豐收的一年。作為上層建築的文化藝術事業也會隨之發展,活動高潮即將到來。身為文化藝術工作者,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做繁榮文化藝術事業的弄潮兒,工作要比以往更起勁,活動要比以往更活躍、更豐富。第二,演出劇目要重新調整,要演現代戲,減少古裝戲的演出比例,把演現代戲與搞好精神文明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積極主動地擔當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第三,演出劇目要做出安排,劇團要對原有劇目重新進行調整,尚未排完的傳統戲不要再排,現代戲必須占絕對多數比例。

〔5〕1982年11月21日,劇團又一次召開全體會議,出席會議的縣領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中心議題是劇團如何辦,主要領導分別談了自己的看法。從會議的氣氛看,領導對劇團的現狀極為不滿。第二天,由縣文教局領導參加,劇團領導組織,對各位領導的意見進行了討論。

〔6〕1982年11月25日,劇團綜合討論情況後,向縣委、縣政府做了匯報。

〔7〕1982年12月26日,由縣委有關領導主持,召開了有主管局領導參加的1982年度最後一次劇團全體會議。會議要求劇團:第一、要在八月份公布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建一個團章,讓工作、學習、生活有章可循。第二、要端正服務方向,為廣大農民群眾服務。第三、要加強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第四、要打破原有經濟分配模式,實行民主管理,落實多勞多得的分配製度。第五、對下步工作要拿出整體規劃,劇目生產計劃、演出計劃、收入預算,都要有,今後要按這個預定指標考評工作。會議提出了新口號:堅定事業心,增強責任感,下定決心,破釜沉舟,把劇團辦好。

〔8〕1983年1月22日,劇團領導班子召開會議,綜合演職員的意見,對1983年工作做出安排,計劃全年演出250場,爭取300場,收入保3.75萬元;年內生產新劇目15個;定員60人,慎重做好冗員裁減工作。

據筆者對王恩順、何顯威、孫麗雲、張景波、趙彥春等人的訪談記錄:1983年3月下旬,劇團人員分為兩隊分頭演出。一隊由趙彥春、劉桂珍、王曉奎負責,二隊由姜敬昌、王寶森、吳斌、張景波負責;原下撥經費數額不變,以後不再另行撥款,一切活動經費自己解決;各隊負責人有自主權,收入自行分配,演員自主選拔。以上內容均寫進承包合同,由王恩順與各隊隊長簽字生效〔合同已失落〕。自此,劇團一分為二。此一做法,是在學習貫徹1982年12月全省「四好劇團雙服務劇場表彰大會」精神的基礎上,參照保定地區文工團的承包做法,並徵得有關領導同意後提出的。劇團為此成立了「改革領導小組」,並在3月3日至3月21日間,經過了演職員們19天的討論。劇團分開以後演出情況基本正常,一隊一直在縣內活動,二隊出縣在廊坊、保定、山西一帶活動,從1983年3月底開始至1984年1月末結束,歷時10個月。

另據原劇團團長王恩順的工作日記:1983年12月份,省文化局召開全省劇團團長會議,提出對全省劇團進行整頓的意見。整頓的總體思路是:各地要保證劇團數量、劇種布局的合理性;要加強劇團建設,提高演出質量,充分發揮專業文藝團體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特殊作用。

據縣檔案館現存資料:1984年1月4日,縣文教局與縣財政局聯合向縣政府提交了一份解散劇團的請示。兩局一致認為,劇團現在的問題很多,藝術水平下滑,演出場次漸少,收入平平,年年吃國家補助。1972年至1983年,已吃掉財政補助70多萬元,平均每年6萬多元。雖經多次整頓,但收效甚微。如果繼續保留,整頓難度太大,還會產生新的矛盾,帶來不良後果。接下來,報告講了3個問題:第一個是人員問題。對在冊的71人〔全民工7人,集體工25人,合同工26人,臨時工13人〕按工種性質合理安置。正式職工,願意去外地文藝團體的可以批准並提供調轉方便,願意留本縣的由縣勞動人事部門安排,不服從調動的,以調令到達3日起,滿一個月不到崗的扣發工資的10%,滿3個月不到崗的停發工資,保留公職;合同工、副業工一律辭退,按勞動法規定發給一次性補助;在冊的臨時工亦一律回鄉生產,發給路費;承包隊自行招用的臨時工,回鄉路費由承包隊自己負責。第二個是經濟問題。劇團14,000元外債,2,125元的內債,以及人員分流所需費用〔路費、補助、臨時公務費〕7,000元,合計23,125元,由縣財政解決。第三個是善後工作。服裝道具及其他固定資產認真清點,上帳入庫,派專人保管,不准任何人動用。該請示上報後,縣政府認為,河北梆子劇團在唐山地區只有一個,應該保留;劇團問題是存在的,但不能消極對待,要下力解決。

據原劇團團長王恩順的工作日記:1984年1月29日,由縣文教局領導主持召開全體會議,宣布解除1983年3月簽屬的分隊合同,並隊合團。合團後,領導班子不變,韓文生任黨支部書記,王恩順任團長,何顯威任業務副團長,趙彥春負責外交,於寶森、高勝山任正、副演出隊隊長,馬殿春任舞台隊隊長,戴寶來任後勤組組長。

據筆者與縣梆子團老演員何顯威訪談記錄:1984年4月中旬,劇團組織全體演職員認真學習省文化廳〔84〕第10號文件,即《河北省文化廳關於振興河北梆子的意見》。通過學習大家一致認為,省領導對河北梆子劇種很重視,文件下發得很及時,並為劇團的下步工作提出了許多指導性意見。

據縣檔案館現存資料:

〔1〕1984年6月6日,劇團在結合省廳文件精神,廣泛傾聽演職員意見的基礎上,拿出了一套較為具體的改革方案上報給了縣文教局,縣文教局完全同意此方案並於當日下午提交縣政府。該方案涉及7個方面的內容,其總體精神是:劇團要搞好搞活,必須徹底解決「大鍋飯」問題;縣委關於劇團要承包、不再加大投資的精神是正確的,完全符合省三廳〔文化、財政、勞動人事〕關於調整、整頓全省專業劇團的精神,符合我縣實際;劇團必須堅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實行經濟承包,自負盈虧,不要國家一分錢,把劇團搞好。

〔2〕1984年6月17日,縣委、縣政府召開會議,就劇團改革方案進行了研究。會後批覆:實行承包後的劇團屬集體性質,經費自負盈虧,1984年的補貼縣政府繼續給付,1985年以後補貼停撥;劇團的財產〔房產除外〕歸劇團,所有外債由劇團自己負責償還,排演傳統劇目所需經費自行解決;從1985年開始,劇團幹部〔包括轉乾的演員〕的工資仍由縣財政給付;全民、集體固定工的調進調出必須經縣勞動人事部門審批。

〔3〕之後,劉振豐副縣長曾責成文教、財政、勞動人事三部門,會同宣傳部,在1984年7月10日至17日之間,共同研究劇團改革問題。〔因相隔日久,當時是誰參加的會議、會議研究過程以及最後研究的結果,已無從查考。檔案館亦無存檔。只了解到,1984年7月27日曾討論通過一份《關於解散劇團幾個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參加人有趙景文、李永富、王合、鄭蘭中、韓文生、何顯威等〕

〖遷西夜話〗梆子團往事•劇團的建立與解體

《瀟湘夜雨》劇照。孫洪雲飾崔通,李小鳳飾張翠蘭(李小鳳提供)

最後一輪演出

講述人:孫麗雲 李小鳳

1984年1月29日,按照上級文化主管部門的指示精神,由縣文教局領導主持,召開了劇團全體成員會議。在學習文件,統一認識之後,宣布解除1983年3月簽屬的分隊合同,並隊合團。合團後的第一場戲,是同年2月6日〔農曆正月初五〕為縣三級幹部會議開出的專場,劇目是《瀟湘夜雨》。這是一部情感劇,表現的是秀才崔通中舉做官後棄妻再娶,原配張翠鸞尋夫反被誣陷,受盡苦楚。後來,張翠鸞與時任提刑廉訪使的父親張天覺在臨江驛重逢。張天覺了解女兒實情後,將崔通刁妻治罪,使女兒冤屈得伸,家人團圓。劇中,張天覺由孫麗雲飾演,張翠鸞由李小鳳飾演,崔通由孫洪雲飾演。演出很成功,受到普遍好評。

劇團領導抓住這一良好開端,對原有劇目又進行了近10天的加工、鞏固,於2月15日〔農曆正月十四〕帶團出征。第一個台口在遵化鐵廠,首場演出的是《十二寡婦征西》。演員陣容,舞台排場,博得台下觀眾陣陣掌聲。第二場戲是《竇娥冤》。這是觀眾點的戲,當時讓團長王恩順很為難,因為飾演竇娥的演員因故未能到場,幸虧演員劉桂珍主動救場。

在第三個台口王莊子演出時,觀眾對劇團的演出質量非常滿意,招待得非常盡心,演員們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在第五個台口馬蘭峪演出時,演出的劇目是《十二寡婦征西》、《寶蓮燈》、《擋馬》、《佘太君》、《楊金花》、《青天吏》。當地村民看後非常滿意,誇我們的劇團比他們自己的評劇團演得好。經村民提議,村幹部出面與東陵文物管理處聯繫,全體演職員以半價遊覽了全部景點。要不是劇團被召回基地,地方上還要續演兩日。

這次演出自鐵廠起,經黨峪、王莊子、王各莊,再到馬蘭峪,共5個台口,歷時一個月零五天。領隊王恩順、何顯威。

〖遷西夜話〗梆子團往事•劇團的建立與解體

《寶蓮燈》劇照。孫麗雲飾劉彥昌(孫麗雲提供)

劇團第二次解散

講述人:何顯威

1984年7月底,縣委、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解散縣梆子劇團,同時拿出了四點意見:〔一〕劇團解散後,演員是全民固定工、集體固定工的,縣里安排工作。〔二〕夠退休條件的辦理退休手續。〔三〕本著自願原則,樂意到外地劇團的,個人聯繫,縣里幫辦手續。〔四〕個人有意辦劇團的,可利用劇團設備,設備作價,團址可以借用。

為保證這一意見得以全面順利實施,縣政府成立了解散劇團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宣傳部、政府文衛科、財政局、勞動人事局、縣文教局。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小組,成員有劇團和主管局的老同志韓文生、何顯威、宋國華、李慶綿、郭勝芝等。

第一件要辦的事是人事安排。工作小組拿出的方案是:〔一〕全民固定工最好安排在行政事業單位,因為劇團屬事業單位,演員去廠礦重新學技術難度太大。〔二〕個人自謀出路的,縣里要支持,保證調轉手續順暢。〔三〕除國家正式固定工之外,在劇團工作多年的合同工、副業工也要安排工作,單位條件可放低。

第二件要辦的事是財產清理。工作小組的意見是,將劇團的物資、服裝、道具、燈光、舞台等設備一一清點造冊,移交財政局。所有物資歸置到劇團倉庫,加封暫存。

上述兩件事的提議上報後很快獲得通過。隨後,又召開了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會議,對人員流動做了具體安排:韓文生、何顯威、馬殿春調縣文教局;趙彥春調勞動服務公司;張小燕調三屯營陶瓷廠;王孝敏調縣文化館;孫洪雲調種子公司;岳樹海、張印忠、傅建軍、陳章富調物資局;李波、高勝山調鏈條廠;崔彥文調鄉鎮企業局;李小雲、李福邁、吳斌調縣一中;王孝章調交通局;郭振和調檔案局;孫慧珍調城建局;黎麗華調糧食局;楊秀調工業局;李洪生調民政局;吳淑芹、張景波、李小鳳〔因人在保定未去報到,後將關係辦到保定二團〕調縣二中;黃志敏調一實小;馮鵬程、王加利、張福文聯繫回唐山;宋國華、金世波聯繫去開平;董玉林、王德順由縣文教局辦理退休手續;王曉奎、王燕、劉柱成、於寶森、張小樂、張子勝自選劇團調走。其餘臨時工下放回家,工資、路費參照前文規定辦理。人員安置工作進展較為順利,同時物資亦責專人如期清點入庫。

到1984年8月中旬,劇團解散後的一切應辦事宜全部處理完畢,在遷西存續17個春秋的河北梆子劇團最終落下帷幕。

附1. 1984年1月一、二隊合併後全體演職人員名單〔計67人,錄自當時劇團團長王恩順的工作日記〕

韓文生 王恩順 何顯威 趙彥春 董玉林 王德順 於寶森 高勝山 陳章富

朱新征 王曉奎 程元朝 王留群 屈春樂 趙志軍 劉寶平 朱志剛 盧振波

陳富生 何光輝 李成群 崔建軍 劉金柱 張萬明 王永閣 張志平 王志剛

孫麗雲 劉桂珍 黎麗華 孫慧珍 李小鳳 張小燕 王 艷 李秀敏 盧桂珍

劉夢仙 胡鳳羅 孫洪雲 王艷敏 賈翠芳 張賀俠 齊香蕊 何文閣 郝建閣

王孝章 王孝敏 吳 斌 張子勝 宋連發 李洪生 崔彥文 楊國忠 甄義山

金世波 魏增民 梁炳澤 馬殿春 張景波 黃志敏 孫惠萍 戴寶來 白萬林

蔣桂合 姜敬昌 徐向東 尹洪波

溫馨提示:尊重原創,拒絕抄襲

來源:kknews〖遷西夜話〗梆子團往事•劇團的建立與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