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做的古法扎染!晚報小記者走進青島愛與樂民間藝術博物館

看,我做的古法扎染!晚報小記者走進青島愛與樂民間藝術博物館

看,我做的古法扎染!晚報小記者走進青島愛與樂民間藝術博物館

小記者與作品合影留念。

看,我做的古法扎染!晚報小記者走進青島愛與樂民間藝術博物館

館長牛愛傑給小記者們做指導。

看,我做的古法扎染!晚報小記者走進青島愛與樂民間藝術博物館

小記者展示自己的作品。

傳統,唯美,有格調,千年古法扎染技藝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前,晚報小記者走進青島愛與樂民間藝術博物館,進行純植物古法扎染研學和現場製作,每位小記者在館長的講解和指導下收穫了一件扎染作品,以及「中國傳統文化非遺研學」結業證書。

扎染延續千年美麗

「植物染色顧名思義是用純天然的植物製作染液進行染色。藍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藍草是用來製作染料的植物,具體可分為蓼藍、菘藍等,而大家最為熟悉的板藍就是其中之一。」青島愛與樂民間藝術博物館館長牛愛傑告訴小記者們,1500年前的黃河流域,有繡娘用扎染技法染就布衣。風輕輕吹過去,蒼山洱海相映、落花滿山的盛景,都在布匹之上綻放。有詩讚曰,「紅縷葳蕤紫茸軟,蝶飛參差花宛轉。一梭聲盡重一梭,玉腕不停羅袖卷。
」時至今日,扎染歷經唐時風、宋時雨,延續了千年的美麗。

最簡單又最漂亮的扎染有雲染和角染。雲染是把布緊湊著集中到一起再固定住,布料會被染上猶如藍天白雲一樣的圖案。角染是揪住布料中心的一角,往布料上套皮筋或纏繩子。布料摺疊方式和皮筋纏繞的方式不同,造就了角染作品風格和圖案的不同。 「這一切實在是太神奇了! 」太平路小學的方俊喆興奮地表示。

動手扎染興趣濃厚

這不僅是趣味手工課,也是傳統文化課。小記者們觸摸感受到了不曾深入了解的中國傳統文化,體驗到古法植物染色的魅力。 「今天我們學習扎染工藝,領略跨越千年的非遺文化結晶。扎染工藝也被稱為『藍染中的活化石』。了解了扎染的歷史,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了實踐操作——染一塊藍布!
」青島65中的李昊霖用左手輕輕抓住布料一角,屏息凝神,對準了相對的一角,反覆幾次抓起放下。扎壓的難度不小,他把兩塊小木板緊壓在布料兩面,用皮筋固定,使後面染布時能呈現出白色的花紋。沒想到,接連幾次皮筋都繃斷了。此時李昊霖的手指有些僵硬,牛愛傑見狀笑著教他纏皮筋的方法,「不要一次拉太長,很容易繃斷皮筋,先這樣……」李昊霖和大家一起將固定好木板的布料套上號碼牌放進染缸里,「過了一會兒,只見我染出來的布,藍白相間。藍色的底,配上整齊排列的白色小長方形,猶如藍天白雲。我們應當傳承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結晶,將它發揚光大。

「這真是一次既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什麼是扎染,扎染其實就是對布料的一些地方做保護措施,在染色的時候受保護區域不會被浸染。等染色完成再打開,這些受到保護的區域就會形成留白。我看著眼前的作品,不由得讚嘆祖國五千年的歷史是多麼神聖與神奇!」鞍山二路小學的任奕嘉給自己的作品取名叫
「滿天星」,它像很多白色的星星掛在藍色的夜空中。

收藏作品愛不釋手

「我們的藍染,致力於植物染色的傳承與提高,以及植物染色文化的保護與傳播。堅持環保生產,將古老樸實的植物染色與現代生活相融合,創造出實用且美的產品。我們期待打開植物染色的大門,繼承傳統、富於創新,讓植染文化觸碰到無限的可能。我們經過幾年的推廣,在我市掀起了一股藍染文化熱潮,希望培養更多的傳承人,用更多的力量把扎染推廣到全國甚至全世界。
」牛愛傑介紹說,青島愛與樂民間藝術博物館是經山東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公益性民間藝術博物館。展館共分為五大展區:中國四大傳統印染、藍染文創、魯班工具、陶藝器具、民間生活日用品等50多種500多件民間藝術藏品。該館集收藏、展示、傳承、研發、體驗、教學為一體,為傳承藝術精華,弘揚民族文化而努力。

「在等待染色的過程中,牛館長帶我們參觀了各種文物器具,比如古代的暖水壺,相當於現在的暖水袋。最後,大家拿著作品一起拍照,還得到了研學證書呢。希望還有機會再來學習! 」定陶路小學的蘇墨嵐對自己的作品愛不釋手。

「這一種扎染就像是微風吹動海面時波紋蕩漾的圖案,需要拿一根木棒把布料纏繞在上面,然後用皮筋把兩頭纏好,把兩頭的布往里縮,最後再用皮筋把它纏緊。成品的時候它的一個角是深的,另一個角是淺的,因為淺的那一頭是綁在了里面。扎染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都應該學會它的做法,領悟它的道理。
」重慶路第三小學的卓悅也對自己的作品很滿意。

小記者手記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高天一 (青島新世紀學校):我們把布料放入染料桶中靜置15分鐘,等待奇蹟的發生,最終我成功地染成了波紋。最為奇特的是扎染花色變化萬千,美輪美奐。不同的結紮方式、紮緊力度和印染時間,會變幻成不同的花色,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通過這次有意義的活動,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都應當肩負起保護傳統文化的責任,好好傳承下去。

張子涵(青大二附小):我選擇了一種相對比較難的花色來動手體驗,選好了布料,把布料卷在玻璃柱上,握住兩端用勁向中間擠壓,讓中間產生不規則的皺褶,再用皮筋扎住兩頭,把中間部分也扎幾下,完成綑紮。再通過染色、拆繩、漂洗後,一塊猶如波光粼粼湖面的花布就染成了。經過這次活動,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堅定了傳承的信心!

侯傑譯(青島四方小學):

有很多種複雜的扎染手藝瀕臨失傳,現在大多數事情,都是用機器代替人工,所以這些手工技藝更加珍貴。我希望能儘自己的力量,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它們,讓我們這一代的小朋友,將來能繼續傳承這些文化遺產,保護好我們的傳統手藝!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首席記者 張譯心攝影 宋新華小記者 卓悅 侯傑譯 高天一張子涵 蘇墨嵐 任奕嘉
李昊霖王浚哲 方俊喆

來源:kknews看,我做的古法扎染!晚報小記者走進青島愛與樂民間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