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懸崖之邊的紙媒該如何生存?

處於懸崖之邊的紙媒該如何生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假如讓我決定我們應該有一個無報紙的政府,還是有一個無政府的報紙,我將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托馬斯·傑斐遜,1787(《致愛德華·卡林頓上校的信》)

紙媒的衰落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無論從哪一指標來看——銷量/發行量、收益、活躍記者的數量、活躍報紙的數量或是廣告收入——我們都能得出必然結論:紙媒正處於懸崖之邊。

在互聯網時代,隨着社交媒體的迅速崛起,紙媒及在線報刊必須同其他廣告、傳播模式競爭,承受讀者閱讀興趣下滑、收入顯著削減等諸多風險。

處於懸崖之邊的紙媒該如何生存?

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美國的日報預計發行總量穩步下滑,從約6300萬跌至目前的3100萬;美國報紙的廣告收入也從2005年的490億美元暴跌至2017年的170億美元;另外,新聞編輯部的員工人數也從2006年的74410人跌至39210人(下降47%)。

矛盾的是,正是它們的衰落提醒了我們它們的重要性。紙媒和在線報紙是民主與法治的守護者。它們為公民提供信息,針對具體問題動員人民群體,還充當着錯誤行為、權力濫用的監督者。

處於懸崖之邊的紙媒該如何生存?

當前,混亂龐雜的可用信息並沒有貶損報紙的價值——事實恰恰相反。研究人員已將地方新聞的衰落與公民政治參與度下降二者聯繫起來,還發現了獨立媒體在幫助20世紀90年代非洲重返民主中起到的作用。與此類似,哈佛大學教授Robert Putnam在《使民主運轉起來》一書中有關意大利公民參與度的調查表明,報紙讀者人數最多的地區往往也是強大的公民社區。正如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寫道:「如果沒有報紙,人們就沒有共同的活動。」

但是,盡管報紙具有固有價值,但它卻仍被全球資本流動所限制,只有建立新的途徑才能將盈餘與稀缺聯繫起來。

為瞭解決這一問題,Granito集團智囊團,Granito影響經濟中心(the Granito Center for the Impact Economy)如今推出了報紙影響評級(NIR),這是一種衡量報紙相關性及其社會影響力的工具。NIR測試版針對四個大類提出了38個問題:「內容」(15個問題);「覆蓋面與參與度」(10個問題);「獨立性」(10個問題);「資歷」(3個問題),四大類問題總分220分。最終,根據得分將把報紙分為四個梯度,包括:超級影響力(176分以上);高影響力(110-175分);普通影響力(68-109分);低影響力(22-67分);無影響力(22分以下)。

「內容」一類涉及通過公平、有影響力、客觀、符合道德標準、來源正規的方式所創作出的解釋性、調查性或垂直新聞;「覆蓋面與參與度」指受眾——有多少人願意出錢購買——以及他們的參與度——有多少人願意超越消費,進行一系列更具參與性的行為,如分享、評論或做出行動;而「獨立性」則涉及到不受限制地傳達思想、觀點及信息的權利。

最後,「資歷」則暗指報紙能夠記錄歷史上有關社會進步信息的能力。瑞典發行的《英里克斯郵報》(Post-och Inrikes Tidningar)是世界上最早出版的報紙,歷史可追溯到1645年。其他主流歐洲報紙如《泰晤士報》(1785年)、《衛報》(1821年)、《費加羅報》(1826年)或是《金融時報》(1888年),都是所有重大政治、經濟、社會變革的一手「見證人」,它們都是需要保護的「紀念碑」。

舊產業中的新資本

根據NIR得分對報紙評級可能會從至少三方面為報紙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大量資金:

1. 更廣泛的讀者群。隨着讀者逐漸接受「付費閱讀優質內容」的想法,報業的收入模式將越來越依賴付費牆,而這改變了遊戲規則。報紙不再專注尋找廣告,而是轉而直接追尋讀者。如果讀者對《華盛頓郵報》與《紐約時報》的閱讀意願類似,但只希望支付一項訂閱費,那麼NIR可能會成為決定因素。報紙將盡可能提高它們的影響力排名以吸引更多讀者,就好似大學爭取取得全球教育排名中的高名次,以吸引最有才華的學生與優質的教授。

2. 影響力投資。作為最時髦的投資學科之一,影響力投資被定義為「對公司、組織以及基金的投資,旨在產生積極量化的財務回報以及積極的社會和/或環境影響」。根據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GIIN),該行業當前價值2280億美元——較去年增長100%。為了調動資本,影響力投資者要求對其所分配的財務及社會角度進行適當量化。因此,影響力投資行業制定了一套衡量影響的指導方針,主要針對教育、醫療保健、住房、以及扶貧(如IRIS)等部門。而對於影響力投資者要考慮的新部門,則需要適當證明其社會相關性。通過NIR評級,影響力投資者可以將獨立的、高質量報紙視為潛在的投資目標。

3. 慈善事業。為社會事業捐款已經從簡單的「個人簽支票」行為轉變為一項復雜行業,而這一行業越來越需要精準定義、有條不紊地衡量其所帶來的影響。全球慈善事業每年收入均超過1500億美元,但這筆資金對報業的支持少之又少。但是,在未來,資源將有機會引入獨立報刊,只要它們的社會角色能被充分規劃,其法律地位能被調整為非營利性公司或基金會。事實上,這在未來可能會成為一種更常規普遍的做法。例如,截至2019年1月,已有188個美國組織成為了非營利新聞研究所(Institute for Nonprofit News)的會員,較2009年增加了27個。在美國,主要非營利性組織包括《哈潑斯雜誌》(美國最古老的綜合性雜誌之一,創刊於1850年)、《瓊斯母親》以及《聖地亞哥之聲》(美國第一家全數字化的非營利性新聞公司)。

事實上,「量化、衡量」對新聞業來說並不陌生。幾乎沒有哪家主流報紙不會通過數量、覆蓋面以及參與度的形式來跟蹤記錄他們的印刷發行量以及網絡流量。但正如國際記者網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所引述的那樣:「媒體在評估它們對世界的價值時,只是浮於表面。為了更好的理解、實現它們的價值,我們需要改進我們衡量新聞業所帶來的真正影響的方式。」

實踐中的報紙影響評級(NIR)

該過程非常簡單直接。若想獲得評級,報紙需要首先完成NIR調查問卷,並提交配套材料。隨後Granito中心團隊將單獨認證答案的准確性,並通過電話與報社聯絡回訪,以進行進一步審查。雖然總體評級完全公開,但具體答案是保密的,這是因為報社認為部分答案涉及敏感話題,也有戰略意義。

我們攜手O Estado de S o Paulo(俗稱Estad o,這是拉丁美洲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報紙之一,創刊於1875年)一同測試了NIR系統。這次評估得到了董事會主席Roberto Mesquita及首席執行官Francisco Mesquita的支持,由執行編輯Jo o Gabriel de Lima在內部率先發起。Jo o Gabriel de Lima與另一位執行編輯David Friedlander一道填寫了調查問卷,並提供了所有必備的配套材料。

在1-220的評分內,Estad o達到了182分,各項得分如下:「內容」(70/80);「覆蓋面與參與度」(40/50);「獨立性」(42/60);「資歷」(30/30)。斬獲182分高分,這家巴西報紙被歸入最高梯度類別(「超級影響力」)。

NIR的出現,為報紙業提供了清晰、透明的評價標準。曾經,報紙業飽受主觀性評價、市場營銷的困擾,人們缺少精準評價手段來辨識「能夠提供重要信息服務的媒體」與「另有所圖的通信工具」。通過精準衡量,記者和媒體人可以更輕松地解釋他們同社區以及出資方的相關性。

1896年,阿道夫·奧克斯成為《紐約時報》的出版人,他是報導新標準的主要提倡者,這種新標準日後被稱作「客觀新聞」,最終帶來了出色的流通發行率。如果獨立性/聲譽與較高銷售額之間的相關性已經被市場義務所擾亂,那麼,「干淨、有尊嚴的、值得信賴的」媒體(奧克斯如是描述《紐約時報》)的未來可能將取決於其相關性與社會影響力。諷刺的是,那些精雕細琢的優良刊物竟需要依靠這些測量數據才能從一眾刊物中脫穎而出。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世界經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