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闊的念想——在生日這天為自己寫一首詩


文:何春筍

出生的那天我哭了,天空下了一場雨

雨過天晴,在後山的竹林里

母親笑了,笑出一道彩虹

就掛在,那些菩薩的石像上

一個村莊,都聽見了春筍破土的聲音

父親粗糙的掌紋里,在正月十九這天

誕生出了他人生的第一個春天

那是一九七七年,隨着一聲陣痛

我像一顆種子,開始在香火中

延續一片莊稼地的生長

拔一次節,就痛或者幸福的生長過一次

當你看見我身體上有多少氣節

就會知道,從地面到天空的距離有多遠

我在努力靠近,從春天靠近冬天

用一種挺立的姿態

在已經大不一樣的土地上

開始非分之想,想像每一次的疼痛

都是天空中躲不過的一朵白雲

以雨的方式遺落在人間

也許不需要飛翔,只要把根扎進土里

就可以觸碰到一份

足夠遼闊的念想

何春筍 |男,成都資深策劃人,《雨後春》詩歌平台主編,自讀書時代熱愛詩歌,在全國各省市發佈作品,並收錄進詩集,有作品多次獲獎,後丟棄多年,終因無法丟掉詩歌的情懷,重新拾筆。

詩觀:詩品即人品。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何春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