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華人建築師設計了法國盧浮宮金字塔入口

30年前華人建築師設計了法國盧浮宮金字塔入口

當盧浮宮的新入口玻璃金字塔於30年前首次亮相時,法國許多人對其革命性的設計感到震驚。但是沒有人會想到:30年後的今天正是「金字塔」使盧浮宮成為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博物館。而這一創造性的建築是由中國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

貝聿銘在1984年首次公佈了他的設計,大眾的反應殘酷而尖銳。評論家們將裴的金字塔稱為「眼中釘」,「建築笑話」,「巴黎市中心的埃及死亡象徵主義的不合時宜的入侵」和「密特朗施加的狂妄自大的愚蠢行為」。

30年前華人建築師設計了法國盧浮宮金字塔入口

它由當時的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Mitterand)委託製作,許多法國精英認為這不僅僅是一種瘋狂的奢侈浪費,而是他們擔心的奢侈品會對法國的國際文化聲譽產生巨大影響。

「你對我們偉大的盧浮宮做了什麼?」事實上,在長期項目的早期,貝聿銘本人被公開嘲笑。「當我第一次向公眾展示這個想法時,90%的人反對它,」貝聿銘後來說。「第一年半真的很糟糕。我不能走在巴黎街頭,沒有人看着我,好像在說:’你又去了。你在這里做什麼?你對我們偉大的盧浮宮做了什麼?「 」

30年前華人建築師設計了法國盧浮宮金字塔入口

由於密特朗不會再次當選總統,似乎項目就要中止了。

但在這時,貝聿銘向巴黎市長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展示全面模擬時,希拉克很喜歡他看到的東西,之後所有的事情變得順利起來。

今天的金字塔入口與貝聿銘的願景沒有變化。它由70個三角形和603個菱形玻璃窗格組成,高22米,由訓練有素的登山者清理,他們按比例縮放形狀以拋光玻璃。

盧浮宮目前館長,讓-呂克·馬丁內斯,認為貝聿銘的建築一直是中央博物館的成長和成功。去年有超過1000萬人通過博物館大門,而1989年則為350萬人。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世界36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