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岔縣以伊春第一個地方黨支部為根拓展黨史教育成效

林都伊春 森林里的家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南岔縣委以黨史教育活動為契機,深入挖掘伊春地方第一個黨支部——浩良河鎮大吉星村的黨史,加速推進南岔紅色教育基地建設,叫響「紅地盤」旅遊品牌。

南岔縣浩良河鎮大吉星村是重要的革命老區村。大吉星村及周邊的山嶺舊稱雞心溝,後來百姓圖興旺吉利由諧音演變為吉興溝。抗日鬥爭時期,吉興溝是當年遠近聞名的「紅地盤」,在這里發展了伊春林區第一名共產黨員——高玉斌,成立了伊春林區第一個抗日救國組織——吉興溝抗日救國會。抗戰勝利後,在這里誕生了伊春林區第一個黨組織——吉興村黨支部。1946年5月,中共湯原縣委派黨員到吉星村開展建黨工作,發展村民奚廣佩、李世榮、徐海良、齊奎芳4名黨員,隨之又建立了黨支部,奚廣佩任書記,這也是伊春林區第一個地方黨支部。

2017年6月,原南岔區委為充分挖掘大吉星村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探索紅色文化旅遊與康養生態旅遊相結合的有效路徑,在浩良河鎮大吉星村建設了「紅地盤」紀念碑,「紅地盤」先後被批准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市黨員教育基地,吉星村順勢而為,抓住契機,扛起紅色旅遊的大旗。「紅地盤」成立以來,參觀人數和旅遊人數達到7000多人,產生直接收益3.85萬元,間接帶動當地收入420多萬元。

南岔縣以伊春第一個地方黨支部為根拓展黨史教育成效

圖為「紅地盤」施工現場。

2020年,南岔縣為進一步掀起南岔紅色旅遊熱潮,在紅色旅遊中拓展黨史教育成效,借勢引爆紅色旅遊、革命傳統教育和老區脫貧致富產業,投資2072萬元,啟動了南岔紅色教育基地項目建設。項目建設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紀念碑廣場,面積2800平方米。第二部分為歷史教育區,面積1200平方米。第三部為研學體驗區,面積240平方米等。第四部分為憶苦思甜大飯堂,面積450平方米。第五部分為農特產品展銷區,面積240平方米。項目建成後,不僅可以帶動當地就業近百人,還可以帶動周邊貧困戶及農戶養殖笨雞、笨鵝、椴木耳、蜂蜜等山特產品,預計年接待遊客2.8萬人,預計年銷售508萬元,利潤123萬元。

南岔縣以伊春第一個地方黨支部為根拓展黨史教育成效

來 源:掌上林城

監 制:張 強

責任編輯:方 爽

編 輯:李 琳 柏 慧

來源:kknews南岔縣以伊春第一個地方黨支部為根拓展黨史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