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中百花嶺 參天古樹各不同 藤蔓纏繞成奇觀

瓊中百花嶺 參天古樹各不同 藤蔓纏繞成奇觀

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內,古樹與海南藤芋結合成獨特景觀。 熱帶雨林里的每分每秒,幾乎都有新鮮的生命誕生。無論是低矮的灌木、寄生於樹乾的蕨類,或是長滿各種菌類的苔蘚,都能在這個立體的綠色世界里爭得一席之地。

可若要論最為醒目的主角,聳入雲天的高大喬木自然拔得頭籌。它們挨着青山的額頭,一棵棵賽着長高,也一寸寸往地底下鑽,耗上經年累月的光陰,終於生成遮天蔽日、獨木成林的奇觀,與天羅地網似的藤蔓一道,編織出一個迷幻的雨林秘境。

瓊中百花嶺 參天古樹各不同 藤蔓纏繞成奇觀

藤本植物多花山豬菜。 參天古樹各不同

似乎每一個古老村莊的村口,都會屹立着一兩株古樹。它們枝繁葉茂,為搖着蒲扇話家常的村民們撐起陰涼,也在百年以續中見證着一代代人生命的輪回。與熱熱鬧鬧的村口老樹不同,熱帶雨林里的古樹只是自顧自地生長着,肆意地往上開枝散葉,從不理會人間的悲歡聚散。

步入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左側一株蒼勁雄偉的高山榕躍入眼簾。開放生長的特性,讓這株榕樹撐起濃密的枝椏,從樹枝上垂掛而下的「氣根」多達數十根,落地後又成為「支柱根」,衍生成另外三株粗壯的大樹。就這樣,柱根相連,柱枝相托,枝葉擴展,底部最為粗壯的樹幹甚至需要三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環抱。

可若與臨近百花嶺望天閣景觀旁的「神樹」相比,這棵高山榕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

瓊中百花嶺 參天古樹各不同 藤蔓纏繞成奇觀

藤本植物過江龍。

站在樹蔭下抬頭仰望,這棵被當地人稱為「神樹」的古樹可謂遮天蔽日,青枝綠葉聚生樹頂,枝蔓間附生出50多種植物,恰似一座鬱鬱蔥蔥的「空中花園」。更讓人驚嘆的是,長達數百米的大型藤本植物過江龍,如同巨蟒般蜿蜒而來,一條條「黃金索」也不甘示弱地從空中垂下,最粗的幾乎可抵成年人的小臂。

據海南植物專家黃青良介紹,這些「黃金索」學名叫海南藤芋,以氣生根攀援,在海南中部各林區較為常見,但長得這麼壯觀的倒也少見。略顯遺憾的是,這棵「神樹」枝葉太高,種類繁多的附生植物又將其枝幹遮掩得嚴嚴實實,讓人一時難以辨別具體種類。

有些樹憑藉著一己之力獨木成林,也有些樹與同伴相依相偎,共沐風雨。步行至半山腰處的百花嶺瀑布,兩株偉岸挺拔且外形幾乎一致的海南樫木傲然屹立於石縫間,高大粗壯、樹皮黝黑的那株被當地人喻為「丈夫」,另外一株枝幹略細且樹皮稍白的則被喻為「妻子」,由此組成景區頗具人氣的「夫妻樹」。

與「夫妻倆」比鄰而居的,是一株樹干胸徑約1米開外的秋楓。只見這株秋楓交錯盤纏的樹根似虯龍蟠地,牢牢抓住底下幾乎已懸空的一大塊岩壁,賽過底下不斷沖刷的潺潺流水,也賽過數百年的光陰,從而生出一簇簇新鮮的嫩枝。

瓊中百花嶺 參天古樹各不同 藤蔓纏繞成奇觀

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內的古榕樹。

藤蔓纏繞成奇觀

雨林中的古老樹種有的直聳入雲,有的傾斜向上,將它們一一關聯的,是一條條盤根交錯的藤蔓。當陽光從樹梢傾瀉,搖曳生姿的藤本植物便從幽暗的背景中跳了出來。

百花嶺里最為常見的藤蔓之一,當屬扁擔藤。這種植物依靠卷須攀附於大樹或山石,先是委曲求全寄人籬下,而後厚積薄發,迅速擴展生存空間,或摟樹抱石,或左纏右繞,或凌空斜飛,或貼地直竄,或迂折結環,或編結成圖,巧妙地將大多數枝葉佈局於喬木林冠、山石之巔等人們不易察覺且陽光雨露充沛之處,可謂「機關算盡」。

扁擔藤之所以得名,只因其藤莖扁寬,形如扁擔。作為熱帶雨林中為數不多具有老莖開花、老莖結果現象的藤本植物之一,扁擔藤開花後會結出一串串葡萄般的果實,成熟時汁多微甜,當地人會用這種野果來釀酒。而將扁擔藤莖切斷,又有甜美可口的汁液流出,稱其渾身是寶,實不為過。

攀附、盤臥、爬行、纏繞……形態各異的藤蔓看似胡生亂長,卻又秩序井然。與蠻橫強壯的扁擔藤相比,遍佈百花嶺中的蜈蚣藤看起來似乎要顯得柔軟得多。蜈蚣藤,顧名思義形似蜈蚣,是一種多分枝、攀爬或匍匐的藤本植物。它在大樹的枝幹上劃地為營,將自己柔軟而發達的根系深扎於樹皮裂隙間巧取豪奪,又像人的手鈎住旁邊的樹,從而越攀越遠得以繁衍生息。

相較於霸氣的蜈蚣藤,榼藤的學名不算起眼,真正為人熟知的其實是它的眾多別名:過江龍、眼鏡豆、牛眼睛,這是取其外形命名;大血藤、扭骨風,這是取其藥用價值命名。作為一種常綠、木質大藤本植物,榼藤最大的特徵在於其結下的如盤龍般彎曲的巨大豆莢,長達1米,寬8厘米-12厘米,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科植物之一。

據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調查發現,百花嶺植被覆蓋豐富多樣,藤本植物種類繁多,從低海拔至中海拔依次分佈著扁擔藤、三葉崖爬藤、腰骨藤、多花山豬菜、莖花崖爬藤、海南藤芋、麒麟葉、蜈蚣藤、山柑子、簾子藤等眾多藤本植物。它們或圓粗如巨蟒,或纖細如絲線,騰空飛掛於大樹之間,無所不在地顯示着它們「魔高一丈」的生存本領,也將雨林裝扮得愈發動人。(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曾毓慧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新網海南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