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土古戰場,遍地屍骨被製成化肥,學者:難怪白起被踢出武廟

公元前260年,秦武安君白起於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0萬,一戰而獲「殺神」之名。早早就在先秦的戰國時代,奠定了冷兵器殲滅戰之最。

此後,兩千年冷兵器戰史上,再無人能刷新「殺神」白起的殲滅記錄。而白起也憑藉著長平戰績,與孫武、韓信、吳起、樂毅、張良、田穰苴、諸葛亮、李靖、李勣,並稱「武廟十哲」。

山西出土古戰場,遍地屍骨被製成化肥,學者:難怪白起被踢出武廟

那麼盛名之下,白起能打出冷兵器時代,最強殲滅戰的指揮藝術是什麼?

首先,白起打長平殲滅戰的前提,是離間了趙國名將廉頗。《孫子兵法》曰:「兵者,詭道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一個優秀的將領除了決定戰爭的勝負,還影響著戰鬥的方式。

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 ——《史記》

老成持重的廉頗,在秦國君臣銳意進取,趙國國力不足的情況下。採取高築壁壘,打持久戰的方式,顯然是現有條件下的最佳選擇。

如此,趙軍就算自損一千,傷秦軍八百,長平之戰早晚也是不了了之。因為,戰國不止有秦趙,七雄並非一團和氣。

對於秦國來說,慘勝不如不勝。慘勝的秦軍,縱使打敗了趙軍,也無法消化勝利的果實。對白起來說,長平之戰要勝而且必須是大勝。只有絕對的勝利,才能打殘趙國的同時,讓五國不敢趁亂竊取戰果。

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史記》

於是,白起施展了反間計,讓趙國廟堂用趙括替換了廉頗。此次交鋒,白起在戰略上完勝廉頗——廉頗是做了現有條件下的最佳選擇,而白起是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創造出了條件。

山西出土古戰場,遍地屍骨被製成化肥,學者:難怪白起被踢出武廟

白起向廉頗秀完戰略後,又向趙括秀了戰術。白起明白,趙括需要勝利,而且是短時間內取勝!第一,趙國缺糧,趙王需要勝利;第二,趙括初為主帥,需要立威服眾。

白起夢寐以求的殲滅戰,就這樣到來了。白起先是詐敗,以秦軍的後撤,激起了趙括的求生慾望。而後敗退的秦軍,又在後退過程中,建造了壁壘。以防禦姿態,換取了趙括的完全信任。

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史記》

就在趙括窮追猛打,攻擊秦軍壁壘的時候,白起動手了。他先是派遣秦軍25000,繞到趙軍壁壘後方,斷絕來自趙國方向的糧草輜重。

而後以5000精銳騎兵,縱橫於趙國追兵、壁壘之間。自此,趙括完全陷進了白起所布之局,趙軍糧草斷絕、步入死地。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史記》

為了策應白起的殲滅戰,秦昭襄王親自駕臨河內。賜爵位一等,發動河內所有15歲以上男丁,阻擊趙國援軍和運糧隊伍。

在白起的策劃下,趙軍斷糧整整46日。飢餓的趙軍,分別朝東、西、南、北4個方向,對秦軍的包圍圈發起衝鋒。趙括在最後關頭,親自披甲衝鋒,與秦軍貼身肉搏。

山西出土古戰場,遍地屍骨被製成化肥,學者:難怪白起被踢出武廟

最終,一支流箭射殺了趙括,也終結了接近40萬趙軍的鬥志。主將趙括的死亡,成了壓垮趙軍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成群結隊的趙軍,紛紛走出營盤,向白起投降。

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 ——《史記》

可是面對這群骨瘦如柴,已經完全放棄抵抗了的趙軍,白起卻選擇了最毒辣的手段。接近40萬趙國降兵,全數為白起坑殺;加上此前戰死者,趙國長平一戰損失精壯45萬有餘;只有240個孩童,重新回到了趙境。

而殺降這種行為,是會引起極大爭議的。何晏就曾說過:「白起之降趙卒,詐而坑其四十萬,豈徒酷暴之謂乎?」因此,白起雖然打贏了長平之戰,但坑殺趙國降兵一事,卻一直為人所詬病。

到了宋代,宋太祖趙匡胤,更是直接將白起逐出了「武廟十哲」。用趙匡胤的話說,就是:「這種屠殺降兵,為了勝利不擇手段的人,有什麼資格位列武廟」?

此人殺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於此? ——《資治通鑑》

那麼趙匡胤所說,究竟有無道理?

1995年,山西省高平市永錄村,一個叫李珠孩的農民,耕地時發現的一個古戰場解開了這個兩難的問題。這片古戰場,位於高平市城北7公里處,那不到30公分厚度的土層下。儘是如山堆積的白骨,這些白骨橫七豎八、老少皆有,骨形各異卻層層疊疊。

山西出土古戰場,遍地屍骨被製成化肥,學者:難怪白起被踢出武廟

有的白骨縫隙中,遺留著青銅箭頭;有的殘留軀幹,則丟失了整個頭顱。大量的屍骨、制氏的青銅箭頭、一串串古老的刀幣,和零落的青銅劍戈,加上獨特的地理位置。

這個古戰場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長平之戰遺址。一切的人間慘狀,歷經兩千年風雨洗禮,而依舊堆積如山的白骨。無聲控訴著長平趙軍的慘劇,和「殺神」白起的暴虐無情。

而根據更古老的記憶,這里每逢暴雨時節,就有白骨出現在地面。而在日常的農耕中,古老的錢幣、殘缺的青銅箭頭、斷劍戈矛,更是層出不窮。《高平縣誌》記載:

後趙括自出博戰,以秦射殺之,四十萬人降武安君,誘入谷盡坑之。

當地人稱這里為「殺谷」。在特殊的年代,甚至有村民將這里的骨末取走,用於製作化肥的原料。骷髏廟、省冤谷、殺谷、哭頭等,一個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地名,承載著當地人對那段夢魘經歷的遙遠記憶。

根據《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知網發佈的《北宋殺降現象研究》一文中:趙匡胤為避免重蹈五代軍閥混戰覆轍,而連續下達的禁止殺降律令來看。

山西出土古戰場,遍地屍骨被製成化肥,學者:難怪白起被踢出武廟

在宋代殺降兵,不僅不為傳統的「殺降不祥」道德觀念所不容,就是律令詔書也是明令禁止的。這就是趙匡胤,將坑殺40萬趙國降兵的白起,移出「武廟十哲」之列的原因。

站在中立的角度來看:白起能擊敗趙軍主力,不失為一代戰神;但坑殺近40萬手無寸鐵的降兵,這種行為慘無人道。那武安君揚名的背後是——

趙國上下,家家孤寡;易水之西,儘是哀嚎之聲!

來源:kknews山西出土古戰場,遍地屍骨被製成化肥,學者:難怪白起被踢出武廟